武王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5114 |
上一章 三十三纪晋 下一章 ( → ) | |
起屠维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二年。 安皇帝丙 ◎ 隆安三年己亥,公元三三九年 舂,正月,辛酉,大赦。 戊辰,燕昌黎尹留忠谋反,诛,事连尚书令东 ![]() ![]() 庚午,魏主珪北巡,分命大将军常山王遵等三军东道出长川,镇北将军⾼凉王乐真等七军从西道出牛川,珪自将大军从中道出駮髯⽔以袭⾼车。 壬午,燕右将军张真、城门校尉和翰坐谋反诛。 癸未,燕大赦,改元长乐。燕主盛每十⽇一自决狱,不加拷掠,多得其情。 武威王乌孤徙治乐都,以其弟西平公利鹿孤镇安夷,广武公傉檀镇西平,叔⽗素渥镇湟河,若留镇浇河,从弟替引镇岭南,洛回镇廉川,从叔吐若留镇浩亹;夷、夏俊杰,随才授任,內居显位,外典郡县,咸得其宜。 乌孤谓群臣曰:“陇右、河西,本数郡之地,遭 ![]() ![]() 二月,丁亥朔,魏军大破⾼车二十馀部,获七万馀口,马三十馀万匹,牛羊百四十馀万头。卫王仪别将三万骑绝漠千馀里,破其七部,获二万馀口,马五万馀匹,牛羊二万馀头。⾼车诸部大震。 林邑王范达陷⽇南、九真,遂寇 ![]() 庚戌,魏征虏将军庾岳破张超于 ![]() 段业即凉王位,改元天玺。以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右丞。 魏主珪大猎于牛川之南,以⾼车人为围,周七百馀里;因驱其禽兽,南抵平城,使⾼车筑鹿苑,广数十里。三月,己未,珪还平城。 甲子,珪分尚书三十六曹及外署,凡置三百六十曹,令八部大夫主之。吏部尚书崔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置五经博士,增国子太生学员合三千人。 珪问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对曰:“莫若书籍。”珪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珪从之,命郡县大索书籍,悉送平城。 初,秦王登之弟广帅众三千依南燕王德,德以为冠军将军,处之乞活堡。会荧惑守东井,或言秦当复兴,广乃自称为秦王,击南燕北地王钟,破之。是时,滑台孤弱,土无十城,众不过一万,钟既败,附德者多去德而附广。德乃留鲁 ![]() 燕主宝之至黎 ![]() ![]() ![]() ![]() ![]() 南燕右卫将军慕容云斩李辨,帅将士家属二万馀口出滑台赴德。德 ![]() ![]() ![]() 丙子,魏主珪遣建义将军庾真、越骑校尉奚斤击库狄、宥连、侯莫陈三部,皆破之,追奔至大峨⾕,置戍而还。 己卯,追尊帝所生⺟陈夫人为德皇太后。 夏,四月,鲜卑叠掘河內帅户五千降于西秦。西秦王乾归以河內为叠掘都统,以宗女 ![]() 甲午,燕大赦。 会稽王道子有疾,且无⽇不醉。世子元显知朝望去之,乃讽朝廷解道子司徒、扬州刺史。乙未,以元显为扬州刺史。道子醒而后知之,大怒,无如之何。元显以庐江太守会稽张法顺为谋主,多引树亲 ![]() 燕散骑常侍馀超、左将军⾼和等坐谋反诛。 凉太子绍、太原公纂将兵伐北凉,北凉王业求救于武威王乌孤,乌孤遣骠骑大将军利鹿孤及杨轨救之。业将战,沮渠蒙逊谏曰:“杨轨恃鲜卑之強,有窥窬之志,绍、纂深⼊,置兵死地,不可敌也。今不战则有泰山之安,战则有累卵之危。”业从之,案兵不战。绍、纂引兵归。 六月,乌孤以利鹿孤为凉州牧,镇西平,召车骑大将军傉檀⼊录府国事。 会稽世子元显自以少年,不 ![]() ![]() 魏前河间太守范 ![]() ![]() 辛酉,燕主盛下诏曰:“法例律,公侯有罪,得以金帛赎,此不⾜以惩恶而利于王府,甚无谓也。自今皆令立功以自赎。勿复输金帛。 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卒。 秦齐公崇、镇东将军杨佛嵩寇洛 ![]() ![]() 燕辽西太守李朗在郡十年,威行境內,恐燕主盛疑之,累征不赴。以其家在龙城,未敢显叛, ![]() 初,魏奋武将军张衮以才谋为魏主珪所信重,委以腹心。珪问中州士人于衮,衮荐卢溥及崔逞,珪皆用之。 珪围中山,久未下,军食乏,问计于群臣。逞为御史中丞,对曰:“桑椹可以佐粮。飞鸮食椹而改音,诗人所称也。”珪虽用其言,听民以椹当租,然以逞为侮慢,心衔之。秦人寇襄 ![]() ![]() ![]() ![]() 燕主宝之败也,中书令、民部尚书封懿降于魏。珪以懿为给事⻩门侍郞、都坐大官。珪问懿以燕氏旧事,懿应对疏慢,亦坐废于家。 武威王秃发乌孤醉,走马伤胁而卒,遗令立长君。国人立其弟利鹿孤,谥乌孤曰武王,庙号列祖。利鹿孤大赦,徙治西平。 南燕王德遣使说幽州刺史辟闾浑, ![]() ![]() ![]() ![]() ![]() ![]() ![]() 燕李旱行至建安,燕主盛急召之,君臣莫测其故。九月,辛未,复遣之。李朗闻其家被诛,拥二千馀户以自固;及闻旱还,谓有內变,不复设备,留其子养守令支,自 ![]() 秦主兴以灾异屡见,降号称王,下诏令群公、卿士、将牧、守宰各降一等;大赦,改元弘始。存问孤贫,举拔贤俊,简省法令,清察狱讼,守令之有政迹者赏之,贪残者诛之,远近肃然。 冬,十月,甲午,燕中卫将军卫双有罪,赐死。李旱还,闻双死,惧,弃军而亡,至板陉,复还归罪。燕主盛复其爵位,谓侍中孙勍曰:“旱为将而弃军,罪在不赦。然昔先帝蒙尘,骨⾁离心,公卿失节,惟旱以宦者忠勤不懈,始终如一,故吾念其功而赦之耳。 辛恭靖固守百馀⽇,魏救未至,秦兵拔洛 ![]() 魏主珪以穆崇为豫州刺史,镇野王。 会稽世子元显, ![]() 孙恩因民心 ![]() ![]() ![]() ![]() ![]() ![]() ![]() ![]() ![]() 自帝即位以来,內外乖异,石头以南皆为荆、江所据,以西皆豫州所专,京口及江北皆刘牢之及广陵相同雅之所制,朝廷所行,惟三吴而已。及孙恩作 ![]() ![]() 西秦以金城太守辛静为右丞相。 十二月,甲午,燕燕郡太守⾼湖帅户三千降魏。湖,泰之子也。 丙午,燕主盛封弟渊为章武公,虔为博陵公,子定为辽西公。 丁未,燕太后段氏卒,谥曰惠德皇后。 谢琰击斩许允之, ![]() 初,彭城刘裕,生而⺟死,⽗翘侨居京口,家贫,将弃之。同郡刘怀敬之⺟,裕之从⺟也,生怀敬未期,走往救之,断怀敬 ![]() ![]() ![]() ![]() ![]() 初,恩闻八郡响应,谓其属曰:“天下无复事矣,当与诸君朝服至建康。”既而闻牢之临江,曰:“我割浙江以东,不失作句践!”戊申,牢之引兵济江,恩闻之,曰:“孤不羞走。”遂驱男女二十馀万口东走,多弃宝物、子女于道,官军竞取之,恩由是得脫,复逃⼊海岛。⾼素破恩 ![]() ![]() 东土遭 ![]() 以元显录尚书事。时人谓道子为东录,元显为西录;西府车骑填凑,东第门可张罗矣。元显无良师友,所亲信者率皆佞谀之人,或以为一时英杰,或以为风流名士。由是元显⽇益骄侈,讽礼官立议,以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百揆皆应尽敬。于是公卿以下,见元显皆拜。时军旅数起,国用虚竭,自司徒以下,⽇廪七升,而元显聚敛不已,富逾帝室。 殷仲堪恐桓玄跋扈,乃与杨佺期结昏为援。佺期屡 ![]() ![]() ![]() ![]() 佺期勒兵建牙,声云援洛, ![]() ![]() 仲堪多疑少决,咨议参军罗企生谓其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必及于难。吾蒙知遇,义不可去,必将死之。” 是岁,荆州大⽔,平地三丈,仲堪竭仓廪以赈饥民。桓玄 ![]() 仲堪遣殷遹帅⽔军七千至西江口,玄使郭铨、苻宏击之,遹等败走。玄顿巴陵,食其⾕;仲堪遣杨广及弟子道护等拒之,皆为玄所败。江陵震骇。城中乏食,以胡⿇廪军士。玄乘胜至零口,去江陵二十里,仲堪急召杨佺期以自救。佺期曰:“江陵无食,何以待敌!可来见就,共守襄 ![]() ![]() ![]() ![]() 仲堪之走也,文武无送者,惟罗企生从之。路经家门,弟遵生曰:“作如此分离,何可不一执手!”企生旋马授手,遵生有力,因牵下之,曰;“家有老⺟,去将何之?”企生挥泪曰:“今⽇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见企生无脫理,策马而去。及玄至,荆州人士无不诣玄者,企生独不往,而营理仲堪家事。或曰:“如此,祸必至矣!”企生曰:“殷侯遇我以国土,为弟所制,不得随之共殄丑逆,复何面目就桓求生乎!”玄闻之,怒,然待企生素厚,先遣人谓曰:“若谢我,当释汝。”企生曰:“吾为殷荆州吏,荆州败,不能救,尚何谢为!”玄乃收之,复遣人问企生 ![]() 凉王光疾甚,立太子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以太原公纂为太尉,常山公弘为司徒,谓绍曰;“今家国多难,三邻伺隙,吾没之后,使纂统六军,弘管朝政,汝恭己无为,委重二兄,庶几可济。若內相猜忌,则萧墙之变,旦夕至矣。”又谓纂、弘曰:“永业才非拨 ![]() ![]() ![]() ![]() 弘密遣尚书姜纪谓纂曰:“主上暗弱,未堪多难。兄威恩素著,宜为社稷计,不可徇小节也。”纂于是夜帅壮士数百逾北城,攻广夏门,弘帅东苑之众斧洪范门。左卫将军齐从守融明观,逆问之曰:“谁也?”众曰:“太原公。”从曰:“国有大故,主上新立,太原公行不由道,夜⼊ ![]() ![]() ![]() ![]() ![]() 纂惮弘兵強,以位让弘。弘曰:“弘以绍弟也,而承大统,众心不顺,是以违先帝遗命而废之,惭负⻩泉!今复逾兄而立,岂弘之本志乎!”纂乃使弘出告众曰:“先帝临终,受诏如此。”群臣皆曰:“苟社稷有主,谁敢违者!”纂遂即天王位。大赦,改元咸宁,谥光曰懿武皇帝,庙号太祖;谥绍曰隐王。以弘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改封番禾郡公。 纂谓齐从曰:“卿前斫我,一何甚也!”从泣曰:“隐王,先帝所立;陛下虽应天顺人,而微心未达,唯恐陛下不死,何谓甚也!”纂赏其忠,善遇之。 纂叔⽗征东将军方镇广武,纂遣使谓方曰:“超实忠臣,义勇可嘉,但不识家国大体,权变之宜。方赖其用,以济世难,可以此意谕之。”超上疏陈谢,纂复其爵位。 是岁,燕主盛以河间公熙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左仆 ![]() 刘卫辰子文陈降魏;魏主珪 ![]() ◎ 隆安四年庚子,公元四零零年 舂,正月,壬子朔,燕主盛大赦,自贬号为庶人天王。 魏材官将军和跋袭卢溥于辽西,戊午,克之,禽溥及其子焕,送平城,车裂之。燕主盛遣广威将军孟广平救溥,不及,斩魏辽西守宰而还。 乙亥,大赦。 西秦王乾归迁都苑川。 秃发利鹿孤大赦,改元建和。 ⾼句丽王安事燕礼慢;二月,丙申,燕王盛自将兵三万袭之,以骠骑大将国熙为前锋,拔新城、南苏二城,开境七百馀里,徙五千馀户而还。熙勇冠诸将,盛曰:“叔⽗雄果,有世祖之风,但弘略不如耳!” 初,魏主珪纳刘头眷之女,宠冠后庭,生子嗣。及克中山,获燕主宝之幼女。将立皇后,用其国故事,铸金人以卜之,刘氏所铸不成,慕容氏成,三月,戊午,立慕容氏为皇后。 桓玄既克荆、雍,表求领荆、江二州。诏以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染、益、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以中护军桓修为江州刺史。玄上疏固求江州,于是进玄督八州及扬、豫八部诸军事,复领江州刺史。玄辄以兄伟为雍州刺史,朝廷不能违。又以从子振为淮南太守。 凉王纂以大司马弘功⾼地 ![]() ![]() ![]() ![]() ![]() 弘将奔秃发利鹿孤,道过广武,诣吕方。方见之,大哭曰:“天下甚宽,汝何为至此!”乃执弘送狱,纂遣力士康龙就拉杀之。 纂立妃杨氏为后,以后⽗桓为尚书左仆 ![]() 辛卯,燕襄平令段登等谋反,诛。 凉王纂将伐武威王利鹿孤,中书令杨颖谏曰:“利鹿孤上下用命,国未有衅,不可伐也。”不从。利鹿孤使其弟佺檩拒之,夏,四月,傉檩败凉兵于三堆,斩首二千馀级。 初,陇西李暠好文学,有令名。尝与郭黁及同⺟弟敦煌宋繇同宿,黁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李君终当有家国;有骒马生⽩额驹。此其时也。”及孟繁为沙州刺史,以暠为效⾕令;宋繇事北凉王业,为中散常侍。孟敏卒,敦煌护军冯翊郭谦、沙州治中敦煌索仙等以暠温毅有惠政,推为敦煌太守。暠初难之,会宋繇自张掖告归,谓暠曰:“段王无远略,终必无成。兄忘郭暠之言 ![]() ![]() 吐⾕浑视罴卒,世子树洛⼲方九岁,弟乌纥堤立。 ![]() ![]() 燕前将军段玑,太后段氏之兄子也,为段登辞所连及,五月,壬子,逃奔辽西。 丙寅,卫将军东亭献侯王珣卒。 己巳,魏主珪东如涿鹿,西如马邑,观灅源。 戊寅,燕段玑复还归罪;燕王盛赦之,赐号曰思悔侯,使尚公主,⼊直殿內。 谢琰以资望镇会稽,不能绥怀,又不为武备。诸将咸谏曰:“贼近在海浦,伺人形便,宜开其自新之路。”琰不从,曰:“苻坚之众百万,尚送死淮南;孙恩小贼,败死⼊海,何能复出!若其果出,是天 ![]() 秦征西大将军陇西公硕德将兵五千伐西秦,⼊自南安峡。西秦王乾归帅诸将拒之,军于陇西。 杨轨、田玄明谋杀武威王利鹿孤,利鹿孤杀之。 六月,庚辰朔,⽇有食之。 以琅 ![]() ![]() 甲子,燕大赦。 凉王纂将袭北凉,姜纪谏曰:“盛夏农事方殷,且宜息兵。今远出岭西,秃发氏乘虚袭京师,将若之何!”不从。进围张掖,西掠建康。秃发傉檩闻之,将万骑袭姑臧,纂弟陇西公纬赁北城以自固。傉檀置酒硃明门上,鸣钟鼓,飨将士,曜兵于青 ![]() 秋,七月,壬子,太皇太后李氏崩。 丁卯,大赦。 西秦王乾归使武卫将军慕兀等屯守,秦军樵采路绝,秦王兴潜引兵救之。乾归闻之,使慕兀帅中军二万屯柏杨,镇军将军罗敦帅外军四万屯侯辰⾕,乾归自将轻骑数千前候秦兵。会大风昏雾,与中军相失,为追骑所 ![]() 乾归奔金城,谓诸豪帅曰;“吾不才,叨窃名号,已逾一纪,今败散如此,无以待敌, ![]() ![]() ![]() 秦兵既退,南羌梁戈等密招乾归,乾归将应之。其臣屋引阿洛以告晋兴太守 ![]() 丁亥,尚书左仆 ![]() 九月,癸丑,地震。 凉吕方降于秦,广武民三千馀户奔武威王利鹿孤。 冬,十一月,⾼雅之与孙恩战于馀姚,雅之败,走山 ![]() 会稽世子无显求领徐州,诏以元显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兗、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 ![]() 乞伏乾归至长安,秦王兴以为都督河南诸军事、河州刺史、归义侯。 久之,乞仗炽盘 ![]() 秦王兴遣晋将刘嵩等二百馀人来归。 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叛,移檄六郡,推李暠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领敦煌太守。暠赦其境內,改元庚子。以瑶为征东将军,郭谦为军谘祭酒,索仙为左长史,张邈为右长史,尹建兴为左司马,张体顺为右司马。遣从事中郞宋繇东伐凉兴,并击⽟门已西诸城,皆下之。 酒泉太守王德亦叛北凉,自称河州刺史。北凉王业使沮渠蒙逊讨之。德焚城,将中曲奔唐瑶,蒙逊追至沙头,大破之,虏其 ![]() 十二月,戊寅,有星孛于天津。会稽世子元显以星变解录尚书事,复加尚书令。吏部尚书车胤以元显骄恣,⽩会稽王道子,请 ![]() ![]() 壬辰,燕主盛立燕台,统诸部杂夷。 魏太史屡奏天文乖 ![]() ![]() 珪常以燕主垂诸子分据势要,使权柄下移,遂至败亡,深非之。博士公孙表希旨,上《韩非》书,劝珪以法制御下。左将军李粟 ![]() 丁酉,燕王盛尊献庄后丁氏为皇太后,立辽西公定为皇太子。大赦。 是岁,南燕王德即皇帝位于广固,大赦,改元建平。更名备德, ![]() ![]() ![]() 段译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己亥、399) 晋纪三十三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 [1]舂,正月,辛酉,大赦。 [1]舂季,正月,辛酉(初四),东晋实行大赦。 [2]戊辰,燕昌黎尹留忠谋反,诛;事连尚书令东 ![]() ![]() [2]戊辰(十一⽇),后燕昌黎尹留忠 ![]() ![]() ![]() [3]庚午,魏主北巡,分命大将军常山王遵等三军从东道出长川,镇北将军⾼凉王乐真等七军从西道出牛川,自将大军从中道出髯⽔以袭⾼车。 [3]庚午(十三⽇),北魏国主拓跋去北方巡视,分别命令大将军常山王拓跋遵等三支军队从东路向长川进发,镇北将军⾼凉王拓跋乐真等七支军队从西路向牛川进发,拓跋则自己带领大军从中路在髯⽔出发,准备袭击⾼车部落。 [4]壬午,燕右将军张真、城门校尉和翰坐谋反,诛。 [4]壬午(二十五⽇),后燕右将军张真、城门校尉和翰因谋反罪被杀。 [5]癸未,燕大赦,改元长乐。燕主盛每十⽇一自决狱,不加拷掠,多得其情。 [5]癸未(二十六⽇),后燕大赦,改年号为长乐。后燕国主慕容盛每隔十天,亲自审理判决一次讼事,虽然并不加以严刑拷打,但也能获得很多实真情况。 [6]武威王乌孤徙治乐都,以其弟西平公利鹿孤镇安夷,广武公檀镇西平,叔⽗素渥镇湟河,若留镇浇河,从弟替引镇岭南,洛回镇廉川,从叔吐若留镇浩;夷、夏俊杰,随才授任,內居显位,外典郡县,咸得其宜。 [6]南凉武威王秃发乌孤把都城迁到乐都,派遣他的弟弟西平公秃发利鹿孤镇守安夷,广武公秃发檀镇守西平,他的叔叔秃发素渥镇守湟河,另一个叔叔秃发若留镇守浇河,堂弟秃发替引镇守洪池岭以南的地区,另一个堂弟秃发洛回镇守廉川,派堂叔秃发吐若留镇守浩。对于其他夷族和汉族的一些贤俊杰出人士,也都 ![]() 乌孤谓群臣曰:“陇右、河西,本数郡之地,遭 ![]() ![]() 秃发乌孤对大臣们说:“陇右、河西,本来不过就是几个郡大的地方,经受动 ![]() ![]() [7]二月,丁亥朔,魏军大破⾼车三十余部,获七万余口,马三十余万匹,牛羊百四十余万头。卫王仪别将三万骑绝漠千余里,破其七部,获二万余口,马五万余匹,牛羊二万余头。⾼车诸部大震。 [7]二月,丁亥朔(初一),北魏北征的军队将⾼车的三十多个部落打得大败,俘虏七万多人,缴获马三十多万匹,牛羊一百四十多万头。卫王拓跋仪另外带领三万骑兵,深⼊沙漠一千多里,攻破了⾼车的七个余部,俘虏二万多人,缴获马五万多匹,牛羊二万多头。⾼车的各个部落非常震惊、恐慌。 [8]林邑王范达陷⽇南、九真,遂寇 ![]() [8]南方的林邑国国王范达攻克了东晋⽇南、九真两个郡,于是进犯 ![]() ![]() [9]庚戌,魏征虏将军庾岳破张超于 ![]() [9]庚戌(二十四⽇),北魏征虏将军庾岳在 ![]() [10]段业即凉王位,改元天玺;以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右丞。 [10]段业即北凉王位,改年号为天玺。任命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尚书右丞。 [11]魏主大猎于牛川之南,以⾼车人为围,周七百余里;因驱其禽兽,南抵平城,使⾼车筑鹿苑,广数十里。三月,己未,还平城。 [11]北魏国主拓跋在牛川以南的地方大规模打猎,让⾼车人作为围子,周围七百多里。这样,他把圈子里的走兽向南驱赶到平城,又让⾼车人修筑起鹿苑,鹿苑方圆达数十里。三月,己未(初三),拓跋回到平城。 甲子,分尚书三十六曹及外署,凡置三百六十曹,令八部大夫主之。吏部尚书崔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置五经博士,增国子太生学员合三千人。 甲子(初八),拓跋将原尚书三十六曹以及一些京外官署整理划分为三百六十曹,派设八部大夫主管。吏部尚书崔宏负责统领原来的三十六曹,像令、仆 ![]() 问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对曰:“莫若书籍。”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从之,命郡县大索书籍,悉送平城。 拓跋向博士李先询问说:“天下什么东西最好,可以用来补益人的智慧、精神?”李先回答他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书籍。”拓跋说:“书籍一共能有多少,怎么样才能把它们搜集到一起呢?”李先又回答说:“自从文字产生,一直到现在,图书的数量每代都有发展增加,已经不可能准确统计了。如果陛下有这方面的 ![]() [12]初,秦王登之弟广帅众三千依南燕王德,德以为冠军将军,处之乞活堡。会荧惑守东井,或言秦当复兴,广乃自称秦王,击南燕北地王钟,破之。是时,滑台孤弱,土无十城,众不过一万,钟既败,附德者多去德而附广。德乃留鲁 ![]() [12]当初,前秦王苻登的弟弟苻广率兵众三千人投顺了南燕王慕容德,慕容德任命他为冠军将军,安置在乞活堡。正赶上火星侵⼊井宿,有人说这种星象表示前秦应当复兴,苻广于是自称秦王,进攻南燕北地王慕容钟,并将他打败。这时,南燕慕容德驻地的滑台势单力薄,所辖治的地方不到十个城池,军队也不过一万人,慕容钟失败之后,依附慕容德的人大都离开了慕容德而依附苻广。慕容德留下鲁 ![]() 燕主宝之至黎 ![]() ![]() ![]() ![]() ![]() 国主慕容宝来到黎 ![]() ![]() ![]() ![]() ![]() 南燕右卫将军慕容云斩李辩,帅将士家属二万余口出滑台赴德。德 ![]() ![]() ![]() 南燕右卫将军慕容云斩杀了李辩,率领将士的家属共二万多口人冲出滑台城,去投奔慕容德。慕容德打算进攻滑台,部将韩范说:“过去魏人是客人,我们是主人;现在我们是客人,魏人却变成了主人。我们军中人人都非常害怕,不可以再让他们去打仗了。不如先据守一个地方,自己重新创立 ![]() ![]() ![]() ![]() ![]() ![]() ![]() ![]() [13]丙子,魏主遣建义将军庾真、越骑校尉奚斤击库狄、宥连、侯莫陈三部,皆破之,追奔至大峨⾕,置戍而还。 [13]丙子(二十⽇),北魏国主拓跋派遣建义将军庾真、越骑校尉奚斤率兵袭击库狄、宥连、侯莫陈三个部落,并且把它们全部击破,追击奔袭到大峨⾕,在那里安置了守卫队部之后才返回。 [14]己卯,追尊帝所生⺟陈夫人为德皇太后。 [14]己卯(二十三⽇),安帝追尊他的亲生⺟亲陈夫人为德皇太后。 [15]夏,四月,鲜卑叠掘河內帅户五千降于西秦。西秦王乾归以河內为叠掘都统,以宗女 ![]() [15]夏季,四月,鲜卑族叠掘部落的首领河內率他所辖属的五千户居民,向西秦投降。西秦王乞伏乾归任命河內为叠掘都统,并把自己宗族的一个女儿嫁给他做 ![]() [16]甲午,燕大赦。 [16]甲午(初九),后燕实行大赦。 [17]会稽王道子有疾,且无⽇不醉。世子元显知朝望去之,乃讽朝廷解道子司徒、扬州刺史。乙未,以元显为扬州刺史。道子醒而后知之,大怒,无如之何。元显以庐江太守会稽张法顺为谋主,多引树亲 ![]() [17]会稽王司马道子有病,而且又嗜酒成癖,没有一天不酩酊大醉。他的嫡长子司马元显知道他在朝廷已经没有声望。于是便委婉地劝说,请求朝廷解去了司马道子的司徒、扬州刺史职务。乙未(初十),安帝任命司马元显为扬州刺史。司马道子清醒之后知道了这件事,虽然忍不住暴跳如雷,但也没有办法。司马元显把庐江太守、会稽人张法顺作为自己的主要谋士,并且大量地引用亲信,树立 ![]() [18]燕散骑常侍馀超、左将军⾼和等坐谋反,诛。 [18]后燕散骑常侍馀超、左将军⾼和等人,以谋反罪被杀。 [19]凉太子绍、太原公纂将兵伐北凉,北凉王业求救于武威王乌孤,乌孤遣骠骑大将军利鹿孤及杨轨救之。业将战,沮渠蒙逊谏曰:“杨轨恃鲜卑之強,有窥窬之志,绍、纂深⼊,置兵死地,不可敌也。今不战则有泰山之安,战则有累卵之危。”业从之,按兵不战。绍、纂引兵归。 [19]后凉太子吕绍、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王段业向南凉武威王秃发乌孤求救,秃发乌孤派遣骠骑大将军秃发利鹿孤,与杨轨一起前去救援。段业准备 ![]() 六月,乌孤以利鹿孤为凉州牧,镇西平,召车骑大将军檀⼊录府国事。 六月,秃发乌孤任命秃发利鹿孤为凉州牧,镇守西平,召回车骑大将军秃发檀,叫他⼊朝处理家国的大事。 [20]会稽世子元显自以少年,不 ![]() ![]() [20]会稽王的嫡长子司马元显,知道自己还年轻,不打算马上担负起家国的重大责任。戊子(初四),朝廷任命琅 ![]() [21]魏前河间太守卢溥帅其部曲数千家就食渔 ![]() [21]北魏前河间太守范 ![]() ![]() [22]辛酉,燕主盛下诏曰:“法例律,公侯有罪,得以金帛赎,此不⾜以惩恶而利于王府,甚无谓也。自今皆令立功以自赎,勿复输金帛。” [22]辛酉(初七),后燕国主慕容盛下诏书说:“法令判例规定,公、侯如果犯了罪,可以用金钱、布帛来赎罪,这不能达到惩罚罪恶的目的,却有利于王府,因此,毫无意义。从今往后,犯罪的人必须立功才能赎清自己的罪责,不得再收取金钱、布帛。” [23]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卒。 [23]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去世。 [24]秦齐公崇、镇东将军杨佛嵩寇洛 ![]() ![]() [24]后秦齐公姚崇、镇东将军杨佛嵩进犯东晋的洛 ![]() ![]() ![]() [25]燕辽西太守李朗在郡十年,威行境內,恐燕主盛疑之,累征不赴。以其家在龙城,未敢显叛, ![]() [25]后燕辽西太守李朗,担任郡守十年,在郡內威信很⾼,他害怕后燕国主慕容盛猜疑忌恨,因此几次被征召都不去。因为自己的家眷全在龙城,没有公开叛变,只是私下里招引北魏大军前来,答应统领全郡向北魏投降。他于是派遣信使跑到龙城去禀报,夸张辽西那里受到寇贼犯侵的形势。慕容盛说:“这一定是骗局。”把那个信使召来仔细审问,果然没有那么一回事。慕容盛把李朗的家人全部杀掉;丁酉(十四⽇),派遣辅国将军李旱前去讨伐。 [26]初,魏奋武将军张衮以才谋为魏主所信重,委以腹心。问中州士人于衮,衮荐卢溥及崔逞,皆用之。 [26]当初,北魏奋武将军张衮因为才⼲出众、谋略过人而得到北魏国主拓跋的信任与重用,把他当做心腹。拓跋向张衮询问中州的读书人谁比较有名,张衮荐举了卢溥和崔逞,拓跋都加以任用。 围中山久未下,军食乏,问计于群臣,逞为御史中丞,对曰:“桑椹可以佐粮;飞食椹而改音,人所称也。”虽用其言,听民以椹当租,然以逞为侮慢,心衔之。秦人寇襄 ![]() ![]() ![]() ![]() 那时,拓跋围困中山城很长时间也没有攻克,队部的粮食非常缺乏,向群臣询问办法,当时崔逞是御史中丞,他回答说:“桑椹可以用来做辅助粮食。飞来飞去的猫头鹰吃了桑椹而改变了叫声,这是诗人说的。”拓跋虽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允许百姓用桑椹充当地租 ![]() ![]() ![]() ![]() ![]() ![]() 燕主宝之败也,中书令、民部尚书封懿降于魏。以懿为给事⻩门侍郞、都坐大官。问懿以燕氏旧事,懿应对疏慢,亦坐废于家。 国主慕容宝失败的时候,中书令、民部尚书封懿向北魏投降。拓跋任命封懿为给事⻩门侍郞、都坐大官。拓跋向封懿询问燕氏权政过去的一些事情,封懿在回答时,疏略而且傲慢,也被免去一切官职,在家闲居。 [27]武威王秃发乌孤醉,走马伤胁而卒,遗令立长君。国人立其弟利鹿孤,谥乌孤曰武王,庙号烈祖。利鹿孤大赦,徒治西平。 [27]南凉武威王秃发乌孤醉酒之后,骑马奔驰,伤了肋骨而死。留下遗命让年纪大的人为国君。国人拥立他的弟弟秃发利鹿孤,追谥秃发乌孤为武王,庙号烈祖。秃发利鹿孤下令大赦,把都城迁到西平。 [28]南燕王德遣使说幽州刺史辟闾浑, ![]() ![]() ![]() ![]() ![]() ![]() ![]() [28]南燕王慕容德派遣使节前去游说东晋幽州刺史辟闾浑,打算拿下幽州,辟闾浑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慕容德派遣北地王慕容钟率领步、骑兵共两万人进攻辟闾浑。慕容德向前推进占据琅 ![]() ![]() ![]() ![]() ![]() ![]() ![]() [29]燕李旱行至建安,燕主盛急召之,君臣莫测其故。九月,辛未,复遣之。李朗闻其家被诛,拥二千余户以自固;及闻旱还,谓有內变,不复设备,留其子养守令支,自 ![]() [29]后燕辅国将军李旱,讨伐李朗行进到建安,后燕国主慕容盛把他紧急召回,大臣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九月,辛未(十八⽇),又派他出征。李朗听说他的家眷全部被杀害,便集结二千多户居民,用以固守自己的城池,等到听说李旱突然回去,认为后燕国內部一定出现变化,所以不再设防,只是留下他的儿子李养据守令支,自己却去北平 ![]() [30]秦主兴以灾异屡见,降号称王,下诏令群公、卿士、将牧、守宰各降一等;大赦,改元弘始。存问孤贫,举拔贤俊,简省法令,清察狱讼,守令之有政迹者赏之,贪残者诛之,远近肃然。 [30]后秦国主姚兴因为天灾和异兆多次出现,降低名号,由皇帝改称王,并下达诏书,命令诸公卿、将帅、地方官吏,全部降职一级。下令大赦,改年号为弘始;安抚 ![]() [31]冬,十月,甲午,燕中卫将军卫双有罪,赐死。李旱还,闻双死,惧,弃军而亡,至板陉,复还归罪。燕主盛复其爵位,谓侍中孙曰:“旱为将而弃军,罪在不赦。然昔先帝蒙尘,骨⾁离心,公卿失节,惟旱以宦者忠勤不懈,始终如一,故吾念其功而赦之耳。” [31]冬季,十月,甲午(十一⽇),后燕中卫将军卫双因罪被赐死。李旱回朝之后,听说卫双已死,非常害怕,便抛下军队,只⾝逃亡,到板陉之后,又回去自首认罪。后燕国主慕容盛恢复了他的爵位和职务,对侍中孙说:“李旱作为将军却抛弃了自己的军队,他的罪过绝对是不可饶恕的。但是过去先帝遭受挫折、流亡的时候,自己的骨⾁都离心离德,公卿们失去节 ![]() ![]() [32]辛恭靖固守百馀⽇,魏救未至,秦兵拔洛 ![]() [32]东晋辛恭靖在洛 ![]() ![]() ![]() [33]魏主以穆崇为豫州刺史,镇野王。 [33]北魏国主拓跋任命穆崇为豫州刺史,镇守野王。 [34]会稽世子元显, ![]() [34]会稽王的嫡长子司马元显,生 ![]() ![]() ![]() 孙恩因民心 ![]() ![]() ![]() ![]() ![]() ![]() 逃到海上去的孙恩因为百姓 ![]() ![]() ![]() 恩据会稽,自称征东将军, ![]() ![]() ![]() 孙恩占据了会稽,自称为征东将军, ![]() ![]() 自帝即位以来,內我乖异,石头以南皆为荆、江所据,以西皆豫州所专,京口及江北皆刘牢之及广陵相⾼雅之所制,朝政所行,惟三吴而已。及孙恩作 ![]() ![]() 自从安帝即位以来,朝內朝外都是变 ![]() ![]() ![]() ![]() ![]() [35]西秦以金城太守辛静为右丞相。 [35]西秦任命金城太守辛静为右丞相。 [36]十二月,甲午,燕燕郡太守⾼湖帅户三千降魏。湖,泰之子也。 [36]十二月,甲午(十二⽇),后燕燕郡太守⾼湖率部属三千多户居民投降北魏。⾼湖是⾼泰的儿子。 [37]丙午,燕主盛封弟渊为章武公,虔为博陵公,子定为辽西公。 [37]丙午(二十四⽇),后燕国主慕容盛封他的弟弟慕容渊为章武公,慕容虔为博陵公,封他的儿子慕容定为辽西公。 [38]丁未,燕太后段氏卒,谥曰惠德皇后。 [38]丁未(二十五⽇),后燕皇太后段氏去世,谥号叫惠德皇后。 [39]谢琰击斩许允之, ![]() [39]东晋徐州刺史谢琰击杀了许允之, ![]() 初,彭城刘裕,生而⺟死,⽗翘侨居京口,家贫,将弃之。同郡刘怀敬之⺟,裕之从⺟也,生怀敬未期,走往救之,断怀敬 ![]() ![]() ![]() ![]() ![]() 当初,彭城人刘裕生下来后,⺟亲便死了。他的⽗亲刘翘客居京口,家境贫苦,想把他扔掉。同郡人刘怀敬的⺟亲是刘裕的姨⺟,她生下刘怀敬还不到一年,便来到刘裕的家把刘裕救了下来,断了刘怀敬的 ![]() ![]() ![]() ![]() 杀伤的人非常之多。刘敬宣奇怪刘裕为什么 这么久没有回来,带着兵出去寻找他,正好看见刘裕一个人驱赶砍杀几千人的敌兵,大家同声 ![]() 初,恩闻八郡响应,谓其属曰:“天下无复事矣,当与诸君朝服至建康。”既而闻牢之临江,曰:“我割浙江以东,不失作句践!”戊申,牢之引兵济江,恩闻之曰:“孤不羞走。”遂驱男女二十余万口东走,多弃宝物、子女于道,官军竞取之,恩由是得脫,复逃⼊海岛。⾼素破恩 ![]() ![]() 当初,孙恩听说八个郡的变民起来响应他,对他的僚属说:“天下再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了,我将与诸位一起穿着朝廷的官服,到建康去。”不久听说刘牢之带兵来到浙江边上,他说:“我即使割据浙江以东的地区,不失作越王勾践。”戊申(二十六⽇),刘牢之带领大军渡过浙江,孙恩听说后说:“我并不觉得逃走就是羞辱。”于是驱赶裹胁男女百姓二十多万人向东逃走,一路上扔掉了许多金银财宝和妇女孩童,官军在路上竞相争抢拣取他们扔下的东西,孙恩因此才得以逃脫,再一次跑进了海岛。⾼素在山 ![]() ![]() 东士遭 ![]() 东部地区的几个郡遭逢战 ![]() 以元显录尚书事。时人谓道子为东录,元显为西录;西府车骑填凑,东第门可张罗矣。元显无良师友,所亲信者率皆佞谀之人,或以为一时英杰,或以为风流名士。由是元显⽇益骄侈,讽礼官立议,以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百揆皆应尽敬。于是公卿以下,见元显皆拜。时军旅数起,国用虚竭,自司徒以下,⽇廪七升,而元显聚敛不已,富逾帝室。 安帝任命司马元显录尚书事。当时的人称司马道子是东录,司马元显是西录。西录府门前车马拥挤不堪;东录府门前却冷落得可以张开罗网捕雀。司马元显没有一个正派的老师或者朋友,他亲信的人都是阿谀 ![]() ![]() [40]殷仲堪恐桓玄跋扈,乃与杨期结昏为援。期屡 ![]() ![]() ![]() ![]() [40]殷仲堪担心桓玄过于专横暴戾,就与杨期结成姻亲,互为助援。杨期几次打算进攻桓玄,每次都是殷仲堪竭力阻止。桓玄也恐怕自己最终被殷仲堪、杨期剿灭,于是向朝中的掌权者要求扩大他所统领的地区。朝中掌权者也打算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使他们的联盟解体,于是加任桓玄为都督荆州四郡军事,同时,让桓玄的哥哥桓伟代替杨期的哥哥杨广做了南蛮校尉。杨期既气愤又害怕。杨广本想拒绝桓伟前来接任,但殷仲堪不允许,把杨广调出做宜都、建平两个郡的太守。杨孜敬原来是江夏相,桓玄派兵去袭击,并劫持了他,任命他做了自己的咨议参军。 期勒兵建牙,声云援洛, ![]() ![]() 杨期整顿队部,建立军旗,声称要去援救洛 ![]() ![]() 仲堪多疑少决,谘议参军罗企生谓其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必及于难。吾蒙知遇,义不可去,必将死之。” 殷仲堪生 ![]() 是岁,荆州大⽔,平地三丈,仲堪竭仓廪以赈饥民。桓玄 ![]() 这一年,荆州暴雨成灾,洪⽔滥泛,平地的⽔达三丈。殷仲堪把府库中的储备粮食全部拿出来赈济饥民。桓玄打算趁他內部空虚的时候征讨他,于是发动军队向西进发,也声言要去救助洛 ![]() ![]() ![]() 仲堪遣殷帅⽔军七千至西江口,玄使郭铨、苻宏击之,等败走。玄顿巴陵,食其⾕;仲堪遣杨广及弟子道护等拒之,皆为玄所败。江陵震骇。 殷仲堪派殷率领⽔军七千人到达西江口,桓玄派郭铨、苻宏进攻他,殷等败走。桓玄驻扎在巴陵,吃的是殷仲堪留下的粮食。殷仲堪派遣杨广和自己的侄儿殷道护等人带兵抵抗,全部被桓玄打败。江陵一带为此大为震惊恐惧。 城中乏食,以胡⿇廪军士。玄乘胜至零口,去江陵二十里,仲堪急召杨期以自救。期曰:“江陵无食,何以待敌!可来见就,共守襄 ![]() ![]() ![]() ![]() 江陵城中缺乏粮食,只能把胡⿇发给士兵充饥。桓玄乘胜到达零口,距离江陵只有二十里远。殷仲堪急忙写信召请杨期前来救援自己。杨期却说:“江陵没有粮草,用什么来对付敌人!你可以屈尊到我这里来,我们一起据守襄 ![]() ![]() ![]() ![]() ![]() 仲堪之走也,文武无送者,惟罗企生从之。路经家门,弟遵生曰:“作如此分离,何可不一执手!”企生旋马授手,遵生有力,因牵下之,曰:“家有老⺟,去将何之?”企生挥泪曰:“今⽇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见企生无脫理,策马而去。及玄至,荆州人士无不诣玄者,企生独不往,而营理仲堪家事。或曰:“如此,祸必至矣!”企生曰:“殷侯遇我以国士,为弟所制,不得随之共殄丑逆,复何面目就桓求生乎!”玄闻之怒,然待企生素厚,先遣人谓曰:“若谢我,当释汝。”企业曰:“吾为殷荆州吏,荆州败,不能救,尚何谢为!”玄乃收之,复遣人问企生 ![]() 殷仲堪逃走的时候,文武员官没有出来送行的人,只有罗企生一个跟他走。罗企生路过家门时,他的弟弟罗遵生说:“我们现在这样分别,怎么能不握一下手?”罗企生把马转回来,伸手给弟弟,罗遵生非常有力,所以把他从马上拉了下来,说:“家里还有年迈的⺟亲,你要跑到哪里去?”罗企生有甩了一把眼泪说:“今天这事,我一定是要去死了。由你供养老⺟,不会失去儿子的孝道。我们一家之中,既有忠于主上的,也有尽孝道的,这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罗遵生把他抱得越发紧了。殷仲堪在路上等着,看到罗企生 ![]() ![]() [41]凉王光疾甚,立太子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以太原公纂为太尉,常山公弘为司徒。谓绍曰:“今家国多难,三邻伺隙,吾没之后,使纂统六军,弘管朝政,汝恭己无为,委重二兄,庶几可济;若內相猜忌,则萧墙之变,旦夕至矣!”又谓纂、弘曰:“永业才非拔 ![]() ![]() ![]() ![]() [41]后凉王吕光病势沉重,立太子吕绍为天王,自己号称太上皇帝,并任命太原公吕纂为太尉,常山公吕弘为司徒。他对吕绍说:“现在家国正处在多灾多难的时候,秃发氏、乞伏氏和段氏这三个強邻,正在等待时机 ![]() ![]() ![]() ![]() ![]() ![]() ![]() 骠骑将军吕超谓绍曰:“纂为将积年,威震內外,临丧不哀,步⾼视远,必有异志,宜早除之。”绍曰:“先帝言犹在耳,柰何弃之!吾以弱年负荷大任,方赖二兄以宁家国,纵其图我,我视死如归,终不忍有此意也。卿勿复言!”纂见绍于湛露堂,超执刀侍侧,目纂请收之,绍弗许。超,光弟宝之子也。 骠骑将军吕超对吕绍说:“吕纂当大军的统帅已经很多年,声威震撼內外,面对老⽗亲的丧事,他并不悲哀,反而昂首阔步,心中一定有叛逆的想法,应该早点把他除掉。”吕绍说:“先帝说的话好像还在耳边回响,我怎么能不听呢!我以这么小的年龄来担负家国的大任,正要依赖两位哥哥的帮助,而使家国 定安,纵然他们真的要图谋我,我也视死如归,怎么也不忍心有这种想法。你不要再说了!”吕纂到湛露堂拜见吕绍,吕超手里拿着刀侍立在吕纂的⾝旁,用眼睛示意吕绍允许自己把吕纂抓起来,吕绍不答应。吕超是吕光的弟弟,吕宝的儿子。 弘密遣尚书姜纪谓纂曰:“主上暗弱,未堪多难;兄威恩素著,宜为社稷计,不可徇小节也。”纂于是夜帅壮士数百逾北城,攻广夏门,弘帅东苑之众斧洪范门。左卫将军齐从守融明观,逆问之曰:“谁也?”众曰:“太原公。”从曰:“国有大故,主上新立,太原公行不由道,夜⼊ ![]() ![]() ![]() ![]() ![]() 吕弘秘密派尚书姜纪对吕纂说:“主上昏庸懦弱,承受不住灾难。大哥威望恩德向来都很著名,应该为家国社稷考虑,万万不可拘泥小节呀。”吕纂于是当天夜里,带领几百个⾝強力壮的兵士翻跃过北城,进攻皇城的广夏门。吕弘也带着东苑的兵众,用斧头砍开皇城的洪范门。左卫将军齐从据守融明观, ![]() ![]() ![]() ![]() ![]() ![]() ![]() ![]() 纂惮弘兵強,以位让弘。弘曰:“弘以绍弟也而承大统,众心不顺,是以违先帝遗命而废之,惭负⻩泉!今复逾兄而立,岂弘之本志乎!”纂乃使弘出告众曰:“先帝临终受诏如此。”群臣皆曰:“苟社稷有主,谁敢违者!”纂遂即天王位。大赦,改元咸宁,谥光曰懿武皇帝,庙号太祖;谥绍曰隐王。以弘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改封番禾郡公。 吕纂要把皇位让给吕弘。吕弘说:“我因为吕绍作为弟弟却继承家国的大业,大家心里不会畅顺,才违背先帝的遗命,把他废黜,不惜愧对九泉之下的⽗亲!现在如果再越过哥哥而当皇帝,那哪里是我吕弘的本来的愿望啊!”吕纂才让吕弘出宮告诉众人,说:“先帝临终的时候,我们接受了诏书,要我们这样做。”文武大臣们都说:“只要家国社稷有人主持,我们谁敢违背!”吕纂于是即天王位。下令大赦,改年号为咸宁,追谥吕光为懿武皇帝,庙号太祖;追谥吕绍为隐王。他又任命吕弘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改封他为番乐郡公。 纂谓齐从曰:“卿前斫我,一何甚也!”从泣曰:“隐王,先帝所立;陛下虽应天顺人,而微心未达,唯恐陛下不死,何谓甚也!”纂赏其忠,善遇之。 吕纂对齐从说:“你前次砍我,岂不是太过分了吗?”齐从流着泪说:“隐王是先帝所立。陛下虽然应合天理顺乎人心,我区区之心没有想通,因此,怕的只是砍不死陛下,怎么能说是过分了呢?”吕纂赏识他的忠诚,待他很好。 纂叔⽗征东将军方镇广武,纂遣使谓方曰:“超实忠臣,义勇可嘉;但不识家国大体,权变之宜。方赖其用,以济世难,可以此意谕之。”超上疏陈谢,纂复其爵位。 吕纂的叔⽗、征东将军吕方镇守广武。吕纂派遣信使去对吕方说:“吕超确实是忠臣,他的道义与勇武,都值得嘉许。但是他不了解家国大事,也不懂得通达地考虑问题。我现在正要倚重任用他,共同渡过家国的难关。你可以把我的这些意思转告他。”吕超上疏奏诉歉疚之意,吕纂恢复了他的爵位。 [42]是岁,燕主盛以河间公熙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左仆 ![]() [42]这一年,后燕国主慕容盛任命河间公慕容熙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左仆 ![]() [43]刘卫辰子文陈降魏;魏主 ![]() [43]原匈奴部落首领刘卫辰的儿子刘文陈,投降北魏。北魏国主拓跋把一个同族的女儿嫁给他,任命他为上将军,赐他姓氏为宿。 四年(庚子、400) (庚子,公元400年) [1]舂,正月,壬子朔,燕主盛大赦,自贬号为庶人天王。 [1]舂季,正月,壬子朔(初一),后燕国主慕容盛实行大赦,并贬低了自己的名号,称为庶人天王。 [2]魏材官将军和跋,袭卢溥于辽西,戊午,克之,禽溥及其子焕送平城,车裂之。燕主盛遣广威将军孟广平救溥不及,斩魏辽西守宰而还。 [2]北魏材官将军和跋,在辽西向叛将卢溥发起进攻。戊午(初七),攻克,俘获了卢溥和他的儿子卢焕,押送到平城,用车裂把他们处死。后燕国主慕容盛派遣广威将军孟广平前去救卢溥,没有赶上,只斩了北魏国的辽西地方官吏,便回去了。 [3]乙亥,大赦。 [3]乙亥(二十四⽇),东晋实行大赦。 [4]西秦王乾归迁都苑川。 [4]西秦王乞伏乾归把都城迁到苑川。 [5]秃发利鹿孤大赦,改元建和。 [5]秃发利鹿孤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和。 [6]⾼句丽王安事燕礼慢;二月,丙申,燕王盛自将兵三万袭之,以骠骑大将军熙为前锋,拔新城、南苏二城,开境七百余里,徙五千馀户而还。熙勇冠诸将,盛曰:“叔⽗雄果,有世祖之风,但弘略不如耳!” [6]⾼句丽王⾼安对待后燕的礼数有些怠慢,二月,丙申(十五⽇),后燕国主慕容盛亲自带领三万兵马前去袭击,任命骠骑大将军慕容熙为前锋,攻克新城、南苏两座城池,扩大疆界七百多里,迁移裹胁五千多户居民之后回师。慕容熙的勇猛骠悍超出众将领,慕容盛说:“叔⽗英雄果决,真有世祖的风度,不过在宏图大略方面稍逊一筹!” [7]初,魏主纳刘头眷之女,宠冠后庭,生子嗣。及克中山,获燕主宝之幼女。将立皇后,用其国故事,铸金人以卜之,刘氏所铸不成,慕容氏成,三月,戊午,立慕容氏为皇后。 [7]当初,北魏国主拓跋纳娶匈奴部落首领刘头眷的女儿,在所有的后宮妃嫔中,她最受宠 ![]() [8]桓玄既克荆、雍,表求领荆、江二州。诏以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以中护军桓为江州刺史。玄上疏固求江州;于是进玄督八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复领江州刺史。玄辄以兄伟为雍州刺史,朝廷不能违。又以从子振为淮南太守。 [8]桓玄攻克了荆州、雍州之后,向朝廷上疏请求管辖江、荆二州。安帝下诏,任命桓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任命中护军桓为江州刺史。桓玄再次上疏,坚持要兼管江州,于是朝廷提升桓玄督八州及扬、豫等八郡诸军事,再兼江州刺史。桓玄便擅自任命他的哥哥桓伟为雍州刺史,朝廷不敢拒绝。他又任命自己的侄儿桓振为淮南太守。 [9]凉王纂以大司马弘功⾼地 ![]() ![]() ![]() ![]() ![]() [9]后凉王吕纂因为觉得大司马吕弘功劳⾼,地位 ![]() ![]() ![]() ![]() ![]() ![]() ![]() ![]() ![]() 弘将奔秃发利鹿孤,道过广武,诣吕方,方见之,大哭曰:“天下甚宽,汝何为至此!”乃执弘送狱,纂遣力士康龙就拉杀之。 吕弘打算投奔南凉秃发利鹿孤,途中经过广武,拜见叔⽗征东将军吕方。吕方看见他后,放声大哭,说:“天下非常之大,你为什么偏要跑到这里来呀?”于是把吕弘抓住,押进狱中。吕纂派遣大力士康龙,来到广武,把他摧折打死。 纂立妃杨氏为后,以后⽗桓为尚书左佧 ![]() 吕纂立妃子杨氏为皇后,任命杨皇后的⽗亲杨桓为尚书左仆 ![]() [10]辛卯,燕襄平令段登等谋反,诛。 [10]辛卯(疑误),后燕襄平令段登等人谋反被杀。 [11]凉王纂将伐武威王利鹿孤,中书令杨颖谏曰:“利鹿孤上下用命,国未有衅,不可伐也。”不从。利鹿孤使其弟檀拒之,夏,四月,檀败凉兵于三堆,斩首二千余级。 [11]后凉王吕纂准备讨伐南凉武威王秃发利鹿孤,中书令杨颖劝阻说:“秃发利鹿孤他们现在上下同心,严守号令,国內没有什么矛盾可以利用,不可征伐他们。”吕纂不听。秃发利鹿孤派他的弟弟秃发檀阻击后凉军队。夏季,四月,秃发檀在三堆把后凉军打败,斩首二千余级。 [12]初,陇西李好文学,有令名。尝与郭及同⺟弟敦煌宋繇同宿,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李君终当有家国,有骒马生⽩额驹,此其时也。”及孟敏为沙州剌史,以为效令;宋繇事北凉王业,为中散常侍。孟敏卒,郭煌护军冯翊郭谦、沙州治中敦煌索仙等以温毅有惠政,推为敦煌太守。初难之。会宋繇自张掖告归,谓曰:“段王无远略,终必无成。兄忘郭之言 ![]() [12]当初,陇西人李酷 ![]() ![]() 右卫将军敦煌索嗣言于业曰:“李不可使处敦煌。”业遂以嗣代为敦煌太守,使帅五百骑之官。嗣未至二十里,移 ![]() ![]() 右卫将军、敦煌人索嗣对段业说:“李这个人,不可让他在敦煌久留。”段业于是让索嗣去代替李做敦煌太守,命令他带着五百名骑兵上任。索嗣到了离敦煌二十里的地方,通知李前来 ![]() ![]() 13]吐⾕浑视罴卒,世子树洛⼲方九岁,弟乌纥堤立, ![]() ![]() [13]吐⾕浑可汗视罴去世,他的嫡长子树洛于才九岁,他的弟弟乌纥堤继承王位。乌纥堤把树洛于的⺟亲念氏又纳为自己的 ![]() ![]() ![]() [14]燕前将军段玑,太后段氏之兄子也,为段登辞所连及,五月,壬子,逃奔辽西。 [14]后燕前将军段玑,是皇太后段氏的侄儿,他在襄平令段登的叛 ![]() [15]丙寅,卫将军东亭献侯王卒。 [15]丙寅(十七⽇),东晋卫将军、东亭献侯王去世。 [16]己巳,魏主东如涿鹿,西如马邑,观源。 [16]己已(二十⽇),北魏国主拓跋向东来到涿鹿,又向西来到马邑,沿途观看⽔的源流。 [17戊寅,燕段玑复还归罪;燕王盛赦之,赐号曰思悔侯,使尚公主,⼊直殿內。 [17]戊寅(二十九⽇),后燕国段玑回到都城认罪自首。后燕王慕容盛赦免了他的罪过,赐给他名号为思悔侯,并让他娶了公主,到宮中任职。 [18]谢琰以资望镇会稽,不能绥怀,又不为武备。诸将咸谏曰:“贼近在海浦,伺人形便,宜开其自新之路。”琰不从,曰:“苻坚之众百万,尚送死淮南;孙恩小贼,败死⼊海,何能复出!若其果出,是天 ![]() [18]东晋谢琰,因为资深望重,镇守会稽,但是他不能定安抚 ![]() ![]() ![]() ![]() [19]秦征西大将军陇西公硕德将兵五千伐西秦,⼊自南安峡。西秦王乾归帅诸将拒之,军于陇西。 [19]后秦征西大将军陇西公姚硕德带领五千人讨伐西秦,从南安峡攻⼊对方国界。西秦王乞伏乾归率诸将抵抗,驻扎在陇西。 [20]杨轨、田玄明谋杀武威王利鹿孤,利鹿孤杀之。 [20]杨轨、田玄明等人 ![]() [21]六月,庚辰朔,⽇有食之。 [21]六月,庚辰朔(初一),出现⽇食。 [22]以琅 ![]() ![]() [22]东晋任命琅 ![]() ![]() [23]甲子,燕大赦。 [23]甲子(疑误),后燕实行大赦。 [24]凉王纂将袭北凉,姜纪谏曰:“盛夏农事方殷,且宜息兵。今远出岭西,秃发氏乘虚袭京师,将若之何!”不从。进围张掖,西掠建康。秃发檀闻之,将万骑袭姑臧,纂弟陇西公纬凭北城以自固。檀置酒朱明门上,鸣钟鼓,飨将士,曜兵于青 ![]() [24]后凉王吕纂准备进攻北凉,尚书姜纪劝阻说:“现在正好是盛夏,农事很忙,开拔很远到岭西去作战,如果南凉秃发利鹿孤趁空虚进攻京师,怎么办呢?”吕纂不听劝阻,带领队部包围张掖,向西进扰建康。秃发檀听说后,率领骑兵一万人袭击后凉姑臧城。吕纂的弟弟陇西公吕纬据守北城,坚固自己的防守。秃发檀则在姑臧朱明门上摆酒,击钟敲鼓,犒赏将士,在青 ![]() [25]秋,七月,壬子,太太皇后李氏崩。 [25]秋季,七月,壬子(初四),东晋太皇太后李氏驾崩。 [26]丁卯,大赦。 [26]丁卯(十九⽇),东晋实行大赦。 [27]西秦王乾归使武卫将军慕兀等屯守,秦军樵采路绝,秦王兴潜引兵救之。乾归闻之,使慕兀帅中军二万屯柏杨,镇军将军罗敦帅外军四万屯侯辰⾕,乾归自将轻骑数千前侯秦兵。会大风昏雾,与中军相失,为追骑所 ![]() [27]西秦王乞伏乾归,派武卫将军慕兀等人屯兵,后秦军砍柴的路被切断。后秦姚兴偷偷地带领队部前去援救。乞伏乾归听说后,派慕兀率中军二万人去柏杨驻守,镇军将军罗敦率外军四万人去侯辰⾕驻守,乞伏乾归自己带领几千名轻骑兵 ![]() ![]() ![]() 乾归奔金城,谓诸豪帅曰:“吾不才,叨窃名号,已逾一纪,今败散如此,无以待敌, ![]() ![]() ![]() 乞伏乾归逃奔金城,对各位将帅豪俊说:“我没有才能,勉強地承受这不该属于我的帝王名号,已经有十三年了,今天惨败到这样的程度,没有办法抗击敌寇,我打算到西部去据守允吾。但如果我们国全的兵马都到那里去,大家一定不能幸免。所以,你们就留在此地,各自带领着队部投降后秦,保全我们的宗嗣,千万不要再追随我了。”大家都说:“我们无论生死,都甘愿跟从您。”乞伏乾归说:“我现在准备去别人那里找口饭吃,如果老天不让我们亡国,说不定哪一天能重新恢复我我们的旧业,那时就可以再和你们见面了。现在你们跟着我死,没什么好处啊!”于是,君臣相对大哭,洒泪而别。乞伏乾归只带几百名骑兵投奔允吾,向南凉武威王秃发利鹿孤请求投降。秃发利鹿孤派遣广武公秃发檀前去 ![]() ![]() 秦兵既退,南羌梁戈等密招乾归,乾归将应之。其臣屋引阿洛以告晋兴太守 ![]() 后秦军撤退之后,南羌部落的首领梁戈等人秘密派人接请乞伏乾归回去。乞伏乾归准备答应。他的臣下屋引阿洛把这件事告诉了晋兴太守 ![]() ![]() [28]丁亥,尚书右仆 ![]() [28]丁亥(初九),东晋尚书左仆 ![]() [29]九月,癸丑,地震。 [29]九月,癸丑(初六)东晋发生地震。 [30]凉吕方降于秦,广武民三千余户奔武威王利鹿孤。 [30]后凉吕方向后秦投降。广武一带的三千多户居民投奔南凉武威王秃发利鹿孤。 [31]冬,十一月,⾼雅之与孙恩战于馀姚,雅之败,走山 ![]() [31]冬季,十一月,东晋宁朔将军⾼雅之与孙恩在余姚 ![]() ![]() [32]会稽世子元显求领徐州,诏以元显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兖·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 ![]() [32]会稽王嫡长子司马元显请求兼管徐州,朝廷下诏任命司马元显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兖、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 ![]() [33]乞伏乾归至长安,秦王兴以为都督河南诸军事、河州剌史、归义侯。 [33]乞伏乾归来到长安,后秦王姚兴让他担任都督河南诸军事、河州刺史,封为归义侯。 久之,乞伏炽磐 ![]() 时间长了之后,在南凉国中做人质的乞伏炽磐也打算逃到⽗亲乞伏乾归那里去。半路上被南凉武威王秃发利鹿孤追上抓住。秃发利鹿孤准备杀了乞伏炽磐,广武公秃发檀说:“儿子要去归附⽗亲,没有什么值得过于指责的,我看应该原谅他,好显示我们气度宽宏。”秃发利鹿孤听从了他的劝告。 [34]秦王兴遣晋将刘嵩等二百余人来归。 [34]后秦王姚兴,把被他俘虏的东晋将领刘嵩等二百多人遣送回东晋。 [35]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叛,移檄六郡,推李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剌史、凉公、领敦煌太守。赦其境內,改元庚子。以瑶为征东将军,郭谦为军谘祭酒,索仙为左长史,张邈为右长史,尹建兴为左司马,张体顺为右司马。遣从事中郞宋繇东伐凉兴,并击⽟门已西诸城,皆下之。 [35]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叛变,并向其他六郡送去檄文,推举镇西将军李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兼任敦煌太守。李在他所管辖的范围內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庚子。任命唐瑶为征东将军,郭谦为军咨祭酒,索仙为左长史,张邈为右长史,尹建兴为左司马,张体顺为右司马。派遣从事中郞宋繇向东讨伐凉兴,并向⽟门以西地区的那些城池发动进攻,宋繇把这些城池全部攻克。 酒泉太守王德亦叛北凉,自称河州刺史。北凉王业使沮渠蒙逊讨之。德焚城,将部曲奔唐瑶,蒙逊追至沙头,大破之,虏其 ![]() 酒泉太守王德也背叛了北凉,自称为河州刺史。北凉王段业派沮渠蒙逊带兵前去征讨。王德烧毁了酒泉城,带领队部投奔唐瑶。沮渠蒙逊在沙头追上,把他们打得大败,俘虏了王德的 ![]() [36]十二月,戊寅,有星孛于天津。会稽世子元显以星变解录尚书事,复加尚书令。吏部尚书车胤以元显骄恣,⽩会稽王道子,请 ![]() ![]() ![]() [36]十二月,戊寅(初二),有异星出现在天津星旁。会稽王嫡长子司马元显,因为天象变化,被解除了录尚书事的官职,但是又加授了尚书令。吏部尚书车胤因为司马元显过于骄横放纵,晋见会稽王司马道子,请求加以制约。司马元显听说,但又不大清楚,便向司马道子说:“车武子把旁边的人都打发开,说的是什么事?”司马道子没有回答。司马元显坚持要问出个究竟,司马道子大怒地说:“你打算把我幽 ![]() [37]壬辰,燕主盛立燕台,统诸部杂夷。 [37]壬辰(十六⽇),后燕国主慕容盛设立燕台,统领夷族各个部落。 [38]魏太史屡奏天文乖 ![]() ![]() [38]北魏太史几次奏报天上的星象错杂混 ![]() ![]() 仪曹郞董谧献《服饵仙经》,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封西山以供薪蒸。药成,令死罪者试服之,多死,不验,而犹信之,访求不已。 仪郞董谧献上一部《服饵仙经》,拓跋特地设置了仙人博士,安排了仙坊,让他们在那里煮炼百药,下令把西山封了起来,把山上的木材用来做煮药的薪柴。药炼成之后,让那些已经被判死罪的人喝下去,结果,很多都死了,证明并不灵验。但拓跋还是相信有这种药,不停地到处访查、探求。 常以燕主垂诸子分据势要,使权柄下移,遂至败亡,深非之。博士公孙表希旨,上《韩非书》,劝以法制御下。左将军李粟 ![]() 拓跋常常认为,后燕国主慕容垂让自己的儿子分别把持要害地方,使大权下移,才导致自己的失败灭亡,他觉得这种做法非常错误。博士公孙表 ![]() ![]() [39]丁酉,燕王盛尊献庄后丁氏为皇太后;立辽西公定为皇太子;太赦。 [39]丁酉(二十一⽇),后燕国主慕容盛尊自己的⺟亲献庄皇后丁氏为皇太后,册立自己的儿子辽西公慕容定为皇太子,实行大赦。 [40]是岁,南燕王德即皇帝位于广固,大赦,改元建平。更名备德, ![]() ![]() ![]() [40]这年,南燕王慕容德,在广固即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平,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慕容备德,打算让官民在以后避讳起来容易些。追谥前燕国主慕容为幽皇帝,任命北地王慕容钟为司徒,慕舆拔为司空,封孚为左仆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