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3832 |
上一章 一纪宋 下一章 ( → ) | |
起上章涒滩,尽昭![]() ⾼祖武皇帝 ◎ 永初元年庚申,公元四二零年 舂,正月,己亥,魏主还宮。 秦王炽磐立其子暮末为太子,仍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改元建弘。 宋王 ![]() ![]() ![]() ![]() 五月,乙酉,魏更谥宣武帝曰道武帝。 魏淮南公司马国璠、池 ![]() ![]() 六月,壬戌,王至建康。傅亮讽晋恭帝禅位于宋,具诏草呈帝,使书之。帝欣然 ![]() 甲子,帝逊于琅 ![]() ![]() ![]() 裴子野论曰:昔重华受终,四凶流放;武王克殷,顽民迁洛。天下之恶一也,乡论清议,除之,过矣! 奉晋恭帝为零陵王,优崇之礼,皆仿晋初故事,即宮于故秣陵县,使冠军将军刘遵考将兵防卫。降褚后为王妃。 庚午,以司空道怜为太尉,封长沙王。追封司徒道规为临川王,以道怜子义庆袭其爵。其馀功臣徐羡之等,增位进爵各有差。 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王镇恶为龙 ![]() 立皇子桂 ![]() 己卯,改《泰始历》为《永初历》。 魏主如翳犊山,遂至冯滷池。闻上受禅,驿召崔浩告之曰:“卿往年之言验矣,朕于今⽇始信天道。” 秋,七月,丁酉,魏主如五原。 甲辰,诏以凉公歆为都督⾼昌等七郡诸军事、征西将军、酒泉公;秦王炽磐为安西大将军。 ![]() ![]() ![]() 河西王蒙逊 ![]() 凉公歆 ![]() 歆将步骑三万东出。蒙逊闻之,曰:“歆已⼊吾术中,然闻吾旋师,必不敢前。”乃露布西境,云已克浩亹,将进攻⻩⾕。歆闻之,喜,进⼊都渎涧,蒙逊引兵击之,战于怀城,歆大败。或劝歆还保酒泉,歆曰:’吾违老⺟之言以取败,不杀此胡,何面目复见我⺟!”遂勒兵战于蓼泉,为蒙逊所杀。歆弟酒泉太守翻、新城太守预、领羽林右监密、左将军眺、右将军亮西奔敦煌。 蒙逊⼊酒泉, ![]() 蒙逊还姑臧,见凉太后尹氏而劳之,尹氏曰:“李氏为胡所灭,知复何言!”或谓尹氏曰:“今⺟子之命在人掌握,奈何傲之!且国亡子死,曾无忧⾊,何也?”尹氏曰:“存亡死生,皆有天命,奈何更如凡人,为儿女子之悲乎!吾老妇人,国亡家破,岂可复惜馀生,为人臣妆乎!惟速死为幸耳。”蒙逊嘉而赦之,娶其女为牧犍妇。 八月,辛未,追谥妃臧氏为敬皇后。癸酉,立王太子义符为皇太子。 闰月,壬午,诏晋帝诸陵悉署守卫。 九月,秦振武将军王基等袭河西王蒙逊胡园戍,俘二千馀人而还。 李恂在敦煌在惠政。索元绪 ![]() 十二月,丁亥,可城羌酋狄温子帅三千馀家降魏。 是岁,魏姚夫人卒,追谥昭哀皇后。 ◎ 永初二年辛酉,公元四二一年 舂,正月,辛酉,上祀南郊,大赦。 裴子野论曰:夫郊祀天地,修岁事也。赦彼有罪,夫何为哉! 以扬州刺史庐陵王义真为司徒,尚书仆 ![]() ![]() 辛未,魏主行如公 ![]() 河西王蒙逊帅众二万攻李恂于敦煌。 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木弈⼲、辅国将军元基攻上邽,遇霖雨而还。 三月,甲子,魏 ![]() 魏主发代者六千人筑苑,东包⽩登,周三十馀里。 河西王蒙逊筑堤壅⽔以灌敦煌;李恂乞降,不许。恂将宋承等举城降。恂杀自。蒙逊屠其城,获恂弟子宝,囚于姑臧。于是西域诸国皆诣蒙逊称臣朝贡。 夏,四月,己卯朔,诏所在 ![]() 吐⾕浑王阿柴遣使降秦,秦王炽磐以阿柴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州牧、⽩兰王。 六月,乙酉,魏主北巡至蟠羊山。秋,七月,西巡至河。 河西王蒙逊遣右卫将军沮渠鄯善、建节将军沮渠苟生帅众七千伐秦。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木弈⼲等师步骑五千拒之,败鄯善等于五涧,虏苟生,斩首二千而还。 初,帝以毒酒一甕授前琅 ![]() ![]() 庚戌,魏主还宮。 冬,十月,己亥,诏以河西王蒙逊为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 己亥,魏主如代。 十一月,辛亥,葬晋恭帝于冲平陵,帝帅百官瞻送。 十二月,丙申,魏主西巡,至云中。 秦王炽磐遣征西将军孔子等帅骑二万击契汗秃真于罗种。 河西王蒙逊所署晋昌太守唐契据郡叛,蒙逊遣世子政德讨之。契,瑶之子也。上之为宋公也,谢瞻为宋台中书侍郞,其弟晦为右卫将军。时晦权遇已重,自彭城还都 ![]() ![]() ![]() ◎ 永初三年壬戌,公元四二二年 舂,正月,甲辰朔,魏主自云中西巡,至屋窦城。 癸丑,以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刺史如故;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直殿省,总统宿卫。徐羡之起自布⾐,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廓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颇工弈棋,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傅亮、蔡廓常言:“徐公晓万事,安异同。”尝与傅亮、谢晦宴聚,亮、晦才学辩博,羡之风度详整,时然后言。郑鲜之叹曰:“观徐、傅言论,不复以学问为长。” 秦征西将军孔子等大破契汗秃真,获男女二万口,牛羊五十馀万头。秃真帅骑数千西走,其别部树奚帅户五千降秦。 二月,丁丑,诏分豫州淮以东为南豫州,治历 ![]() 丙戌,魏主还宮。 三月,上不豫,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 ![]() ![]() 檀道济出为镇北将军、南兗州刺史,镇广陵,悉监淮南诸军。 皇太子多狎群小,谢晦言于上曰:“陛下舂秋既⾼,宜思存万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上曰:“庐陵何如?”晦曰:“臣请观焉。”出造庐陵王义真,义真盛 ![]() 帝疾瘳,己未,大赦。 秦、雍流民南⼊梁州;庚申,遣使送绢万匹,且漕荆、雍之⾕以赈之。 刁逵之诛也,其子弥亡命。辛酉,弥帅数十人⼊京口城,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击斩之。 乙丑,魏河南王曜卒。 夏,四月,甲戌,魏立皇子焘为太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丕为乐平王,弥为定安王,范为乐安王,健为永昌王,崇为建宁王,俊为新兴王。 乙亥,诏封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 秦王炽磐以折冲将军乞伏是辰为西胡校尉。筑列浑城于汁罗以镇之。 五月,帝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济虽有⼲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又为手诏曰:“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后不烦临朝。”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癸亥,帝殂于西殿。 帝清简寡 ![]() ![]() ![]() 太子即皇帝位,年十七,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立妃司马氏为皇后。后,晋恭帝女海盐公主也。 魏主服寒食散,频年药发,灾异屡见,颇以自忧。遣中使密问⽩马公崔浩曰:“属者⽇食赵、代之分。朕疾弥年不愈,恐一旦不讳,诸子并少,将若之何?其为我思⾝后之计。”浩曰:“陛下舂秋富盛,行就平愈;必不得已,请陈瞽言。自圣代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几危。今宜早建东宮。选贤公卿以为师傅,左右信臣以为宾友;⼊总万机,出抚戎政。如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颐神养寿。万岁之后。国有成主,民有所归, ![]() ![]() ![]() 嵩实姓拔拔,斤姓达奚,观姓丘穆陵,堆姓丘敦。是时,魏之群臣出于代北者,姓多重复,及⾼祖迁洛,始皆改之。旧史患其烦杂难知,故皆从后姓以就简易,今从之。 魏主又以典东西部刘絜、门下奏事代人古弼、直郞徒河卢鲁元忠谨恭勤,使之给侍东宮,分典机要,宣纳辞令。太子聪明,有大度。群臣时奏所疑,帝曰:“此非我所知,当决之汝曹国主也。” 六月,壬申,以尚书仆 ![]() ![]() 戊子,长沙景王道怜卒。 魏建义将军刁雍寇青州,州兵击破之。雍收散卒。走保大乡山。 秋,七月,己酉,葬武皇帝于初宁陵,庙号⾼祖。 河西王蒙逊遣前将军沮渠成都帅众一万,耀兵岭南,遂屯五涧。九月,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骑六千击之。 初,魏主闻⾼祖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 ![]() ![]() ![]() ![]() ![]() 乙巳,魏主如灅南宮,遂如广宁。 辛亥,魏人筑平城外郭,周围三十二里。 魏主如乔山,遂东如幽州。冬,十月,甲戌,还宮。魏军将发,公卿集议于监国之前,以先攻城与先略地。奚斤 ![]() ![]() ![]() 时司州刺史⽑德祖戍虎牢,东郡太守王景度告急于德祖,德祖遣司马翟广等将步骑三千救之。 先是,司马楚之聚众在陈留之境,闻魏兵济河,遣使 ![]() ![]() 奚斤等攻滑台,不拔,求益兵。魏主怒,切责之;壬辰,自将诸国兵五万馀人南出天关,逾恒岭,为斤等声援。 秦出连虔与河西沮渠成都战,禽之。 十一月,魏太子焘将兵出屯塞上,使定安王弥与安同居守。 庚戌,奚斤等急攻滑台,拔之。王景度出走;景度司马 ![]() 斤等进击翟广等于土楼,破之,乘胜进 ![]() ![]() 魏主遣中领军代人娥清、期思侯柔然闾大肥将兵七千人会周几、叔孙建南渡河,军于碻磝。癸未,兗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于是泰山、⾼平、金乡等郡皆没于魏。叔孙建等东⼊青州,司马 ![]() 戊子,魏兵 ![]() ![]() 己丑,诏南兗州刺史檀道济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共救之。庐陵王义真遣龙骧将军沈叔狸将三千人就刘粹,量宜赴援。秦王炽磐征秦州牧昙达为左丞相、征东大将军。 营 ![]() ◎ 景平元年癸亥,公元四二三年 舂,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 辛丑,帝礼南郊。 魏于栗磾攻金墉,癸卯,河南太守王涓之弃城走。魏主以栗磾为豫州刺史,镇洛 ![]() 魏主南巡垣岳,丙辰,至鄴。 己未,诏征豫章太守蔡廓为吏部尚书。廓谓傅亮曰:“选事若悉以见付,不论;不然,不能拜也。”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羡之曰:“⻩、散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措怀;自此以上,故宜共参同异。”廓曰:“我不能为涂⼲木署纸尾!”遂不拜。⼲木,羡之小字也。选案⻩纸,录尚书与吏部沿书连名,教训廓云然。 沈约论曰:“蔡廓固辞铨衡, ![]() ![]() 庚申,檀道济军于彭城。 魏叔孙建⼊临淄,所向城邑皆溃。竺夔聚民保东 ![]() 刁雍见魏主于鄴,魏主曰:“叔孙建等⼊青州,民皆蔵避,攻城不下。彼素服卿威信,今遣卿助之。”乃以雍为青州刺史,给雍骑,使行募兵以取青州。魏兵济河向青州者凡六万骑,刁雍募兵得五千人,抚 ![]() 柔然寇魏边。二月,戊辰,魏筑长城,自⾚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馀里,备置戍卒,以备柔然。 丁丑,太皇太后萧氏殂。 河西王蒙逊及吐⾕浑王阿柴皆遣使⼊贡。庚辰,诏以蒙逊为都督凉、秦、河、沙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凉州牧、河西王;以阿柴为督塞表诸军事、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 三月,壬子,葬孝懿皇后于兴宁陵。 魏奚斤、公孙表等共攻虎牢,魏主自鄴遣兵助之。⽑德祖于城內⽳地⼊七丈,分为六道,出魏围外;募敢死之士四百人,使参军范道基等帅之,从⽳中出,掩袭其后。魏军惊忧,斩首数百级,焚其攻具而还。魏兵虽退散,随复更合,攻之益急。奚斤自虎牢将步骑三千,攻颍川太守李元德等于许昌,魏以颍川人庚龙为颍川太守,戍许昌。 ⽑德祖出兵与公孙表大战,从朝至晡,杀魏兵数百。会奚斤自许昌还,合击德祖,大破之,亡甲士一千馀人,复婴城自守。 魏主又遣万馀人从⽩沙渡河,屯濮 ![]() 朝议以项城去魏不远,非轻军所抗,使刘粹召⾼道瑾还寿 ![]() 乙己,魏主畋于韩陵山,遂如汲郡,至枋头。 初,⽑德祖在北,与公孙表有旧。表有权略,德祖患之,乃与 ![]() 乙卯。魏主济自灵昌津,遂如东郡、陈留。 叔孙建将三万骑 ![]() ![]() 甲子,刘粹遣李元德袭许昌,斩庾龙。元德因留绥抚,并上租粮。 魏主至盟津。于栗磾造浮桥于冶阪津。乙丑,魏主引兵北济,西如河內。娥清、周几、闾大肥徇地至湖陆、⾼平,民屯聚而 ![]() 魏主又遣并州刺史伊楼拔助奚斤攻虎牢。⽑德祖随方抗拒,颇杀魏兵,而将士稍零落。 夏,四月,丁卯,魏主如成皋,绝虎牢汲河之路。停三⽇,自督众攻城,竟不能下,遂如洛 ![]() 叔孙建攻东 ![]() ![]() ![]() 叔孙建自东 ![]() 蛮王梅安帅渠帅数十人⼊贡于魏。初,诸蛮本居江、淮之间,其后种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舂,西通巴、蜀,北接汝、颍,往往有之。在魏世不甚为患;及晋,稍益繁昌,渐为寇暴。及刘、石 ![]() 河西世子政德攻晋昌,克之。唐契及弟和、甥李宝同奔伊吾,招集遗民,归附者至二千馀家,臣于柔然;柔然以契为伊吾王。 秦王炽磐谓其群臣曰:“今宋虽奄有江南,夏人雄据关中,皆不⾜与也。独魏主奕世英武,贤能为用,且谶云‘恒代之北当有真人’,吾将举国而事之。”乃遣尚书郞漠者阿胡等⼊见于魏,贡⻩金二百斤,并陈伐夏方略。 闰月,丁未,魏主如河內,登太行,至⾼都。 叔孙建自滑台西就奚斤,共⼊虎牢。虎牢被围二百⽇,无⽇不战,劲兵战死殆尽,而魏增兵转多。魏人毁其外城,⽑德祖于其內更筑三重城以拒之,魏人又毁其二重。德祖唯保一城,昼夜相拒,将士眼皆生创。德祖抚之以恩,终无离心。时檀道济军湖陆,刘粹军项城,沈叔狸军⾼桥,皆畏魏兵強,不敢进。丁巳,魏人作地道以 ![]() ![]() 奚斤等悉定司、兗、豫诸郡县,置守宰以抚之。魏主命周几镇河南,河南人安之。 徐羡之、傅亮、谢晦以亡失境土,上表自劾;诏勿问。 徐羡之兄子吴郡太守珮之颇豫政事,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为 ![]() ![]() 五月,魏主还平城。 六月,己亥,魏宜都文成王穆观卒。 丙辰,魏主北巡,至参合陂。 秋,七月,癸酉,尊帝⺟张夫人为皇太后。 魏主如三会屋侯泉。八月,辛丑,如马邑,观灅源。 柔然寇河西,河西王蒙逊命世子政德击之。政德轻骑进战,为柔然所杀,蒙逊立次子兴为世子。 九月,乙亥,魏主还宮,召奚斤还平城,留兵守虎牢;使娥清、周几镇枋头;以司马楚之所将户口置汝南、南 ![]() 冬,十月,癸卯,魏人广西宮外垣,周二十里。 秃发傉檀之死也,河西王蒙逊遣人 ![]() ![]() ![]() ![]() 十一月,魏周几寇许昌,许昌溃,颍川太守李元德奔项。戊辰,魏人围汝 ![]() ![]() 己巳,魏太宗殂。壬申,世祖即位,大赦。十二月,庚子,魏葬明元帝于金陵。庙号太宗。 魏主追尊其⺟杜贵嫔为密皇后。自司徒长孙嵩以下普增爵位。以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郞刘库仁等八人分典四部。眷,古真之弟子也。 以河內镇将代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结时年一百七,精 ![]() ![]() ![]() 初,嵩山道士寇谦之,赞之弟也,修张道陵之术,自言尝遇老子降,命谦之继道陵为天师,授以辟⾕轻⾝之术及《科戒》二十卷,使之清整道教。又遇神人李谱文,云老子之玄孙也,授以《图箓真经》六十馀卷,使之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出天宮静轮之法,其中数篇,李君之手笔也。谦之奉其书献于魏主。朝野多未之信,崔浩独师事之,从受其术,且上书赞明其事曰:“臣闻圣王受命,必有天应。《河图》、《洛书》皆寄言于虫兽之文,未若今⽇人神接对,手笑粲然,辞旨深妙,自古无比。岂可以世俗常虑而忽上灵之命!臣窃惧之。”帝欣然,使谒都奉⽟帛、牲牢祭嵩岳, ![]() 臣光曰:老、庄之书,大指 ![]() ![]() ![]() 段译 ⾼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420) 宋纪一宋武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 [1]舂,正月,己亥,魏主还宮。 [1]舂季,正月,乙亥(十四⽇),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宮。 [2]秦王炽磐立其子乞伏暮末为太子,仍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改元建弘。 [2]西秦王乞伏炽磐封他的儿子乞伏暮末为太子,仍然兼任抚军大将军,总掌国全內外的军事,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建弘。 [3]宋王 ![]() ![]() ![]() ![]() [3]东晋宋王刘裕希望晋恭帝司马德文能以禅让的形式把帝位传给自己,却难于启齿,于是,他召集手下朝臣饮酒 ![]() ![]() ![]() ![]() [4]五月,乙酉,魏更谥宣武帝曰道武帝。 [4]五月,乙酉(初二),北魏变更宣武帝拓跋的谥号,改称道武帝。 [5]魏淮南公司马国、池 ![]() ![]() [5]北魏淮南公司马国、池 ![]() ![]() ![]() [6]六月,壬戌,王至建康。傅亮讽晋恭帝禅位于宋,具诏草呈帝,使书之。帝欣然 ![]() [6]六月,壬戌(初九),宋王刘裕来到建康。傅亮用委婉的语言暗示晋恭帝将帝位禅让给宋王,并且草拟了退位诏书呈给晋恭帝,让他亲自抄写一遍。晋恭帝欣然提笔,并对左右侍臣说:“桓玄之 ![]() 甲子,帝逊于琅 ![]() 甲子(十一⽇),晋恭帝司马德文让位,回到了琅 ![]() 丁卯,王为坛于南郊,即皇帝位。礼毕,自石头备法驾⼊建康宮。徐广又悲 ![]() ![]() 丁卯(十四⽇),宋王刘裕在南郊设坛,即帝位。典礼结束后,刘裕乘皇帝的车驾从石头进⼊建康宮。徐广又悲痛不已。侍中谢晦对他说:“徐公如此未免有点过分了吧!”徐广说:“您是宋朝佐命大臣,我是晋室遗老,悲 ![]() 帝临太极殿,大赦,改元。其犯乡论清议,一皆 ![]() 刘宋武帝刘裕登太极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初。刘裕宣布,凡是行为不道德,受过舆论抨击的人,一律清除罪名,使之改过自新。 裴子野论曰:昔重华受终,四凶流放;武王克殷,顽民迁洛。天下之恶一也,乡论清议,除之,过矣! 裴子野论曰:当年虞舜姚重华接受家国大任,流放共工、兜、三苗、鲧等四凶;武王服征殷商,将顽劣的遗民迁到洛 ![]() [7]奉晋恭帝为零陵王;优崇之礼,皆仿晋初故事,即宮于故秣陵县,使冠军将军刘遵考将兵防卫。降褚后为王妃。 [7]刘宋武帝封晋恭帝为零陵王;他对待晋室的优崇之礼,一律仿照晋初优待魏室的先例。随即又在故秣陵县为晋恭帝兴建王宮,派遣冠军将军刘遵考率兵保卫。又将晋恭帝的皇后褚灵媛降为王妃。 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皇妣赵氏为孝穆皇后;尊王太后萧氏为皇太后。上事萧太后素谨,及即位,舂秋已⾼,每旦⼊朝太后,未尝失时刻。 刘宋武帝追尊他的⽗亲为孝穆皇帝,⺟亲赵氏为孝穆皇后;尊封其继⺟王太后萧氏为皇太后。刘裕事奉萧太后一向恭谨,即皇帝位以后,虽然他年事已⾼,每天清晨必⼊后宮给太后问安,从未错过时刻。 诏晋氏封爵,当随运改,独置始兴、庐陵、始安、长沙、康乐五公,降爵为县公及县侯,以奉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之祀,其宣力义熙、豫同艰难者,一仍本秩。 刘裕又下诏说,晋朝时所封的爵位,应当随着改朝换姓而有所更改,于是他将过去封置的始兴公、庐陵公、始安公、长沙公由郡公降爵为县公;康乐公由县公降为县侯,以使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等人的祭祀香火得以延续。凡是当年与刘裕同甘共苦抗击过桓玄的人,仍保持其爵位和俸禄不变。 庚午,以司空道怜为太尉,封长沙王。追封司徒道规为临川王,以道怜子义庆袭其爵。其余功臣徐羡之等,增位进爵各有差。 庚午(十七⽇),刘宋武帝提升司空刘道怜为太尉,封他为长沙王。追封司徒刘道规为临川王,并以刘道怜的儿子刘义庆继承刘道规的爵位。其余的功臣徐羡之等等,也分别加官增禄或进升爵位。 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王镇恶为龙 ![]() 刘宋武帝又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王镇恶为龙 ![]() 立皇子桂 ![]() 刘宋武帝又封皇子桂 ![]() 己卯,改《泰始历》为《永初历》。 己卯(二十六⽇),取消《泰始历》,改用《永初历》。 [8]魏主如翳犊山,遂至冯卤池。闻上受禅,驿召崔浩告之曰:“卿往年之言验矣,朕于今⽇始信天道。” [8]北魏国主拓跋嗣前往翳犊山,又西去冯卤池。他闻知刘裕接受禅让,用驿车征召崔浩,对他说:“你当年的预言全部都应验了,我到今⽇才开始相信天道。” [9]秋,七月,丁酉,魏主如五原。 [9]秋季,七月,丁酉(十五⽇),北魏国主拓跋嗣抵达五原。 [10]甲辰,诏以凉公歆为都督⾼昌等七郡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酒泉公;秦王炽磐为安西大将军。 [10]甲辰(二十二⽇),刘裕下诏,任命西凉公李歆为都督⾼昌等七郡诸军事、征西大将军,进封他为酒泉公。又任命西秦王乞伏炽磐为安西大将军。 [11] ![]() ![]() ![]() [11]刘宋 ![]() ![]() [12]己未,魏主如云中。 [12]己未(疑误),北魏国主拓跋嗣抵达云中。 [13]河西王蒙逊 ![]() [13]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准备进攻西凉,于是,他设计先在东方进攻西秦的浩,大军一到浩,立即秘密回师,驻军川岩。 凉公歆 ![]() 西凉公李歆得到沮渠蒙逊进攻浩的消息,便想要乘北凉西部防务空虚,进攻张掖。右长史宋繇、左长史张体顺恳切地劝阻他,李歆不听。李歆的⺟亲、太后尹氏警告李歆说:“你的王国是一个新建的家国,地狭民少,自卫还怕力量不够,哪有余力去讨伐别人!先王临死时,一再叮咛你,对于军事行动千万要慎重,要保境安民,等待良机。言犹在耳,为什么就抛在一边?沮渠蒙逊善于用兵,你不是他的对手,何况他多年来一直有 ![]() ![]() 歆将步骑三万东出。蒙逊闻之曰:“歆已⼊吾术中;然闻吾旋师,必不敢前。”乃露布西境,云已克浩,将进攻⻩⾕。歆闻之,喜,进⼊都渎涧。蒙逊引兵击之,战于怀城,歆大败。或劝歆还保酒泉。歆曰:“吾违老⺟之言以取败,不杀此胡,何面目复见我⺟!”遂勒兵战于蓼泉,为蒙逊所杀。歆弟酒泉太守翻、新城太守预、领羽林右监密、左将军眺、右将军亮西奔敦煌。 李歆率领步、骑兵三万人自都城酒泉向东进发。沮渠蒙逊闻知大喜,说:“李歆已经中了我的圈套,但是如果他听说我回军埋伏,一定不敢继续前进。”于是沮渠蒙逊下令在西部边境,遍传攻克浩的消息,并扬言大军还要进攻⻩⾕。李歆得到这个消息,大喜,立即率大军开进都渎涧,沮渠蒙逊率军进攻,两支军队在怀城决战,结果李歆率领的西凉军大败。有人劝李歆退军保卫都城酒泉。李歆说:“我违背⺟亲的教训才遭到如此挫败,不杀掉这个胡蛮,我有何面目再见老⺟。”于是率领又手下的将士在蓼泉与蒙逊军队展开第二次会战,西凉军大败,李歆被沮渠蒙逊杀掉。李歆的弟弟酒泉太守李翻、新城太守李预、领羽林军右监李密、左将军李眺、右将军李亮,向西逃往敦煌。 蒙逊⼊酒泉, ![]() 沮渠蒙逊于是进⼊酒泉,他严明纪律, ![]() 蒙逊还姑臧,见凉太后尹氏而劳之。尹氏曰:“李氏为胡所灭,知复何言!”或谓尹氏曰:“今⺟子之命在人掌握,柰何傲之!且国亡子死,曾无忧⾊,何也?”尹氏曰:“存亡死生,皆有天命,柰何更如凡人,为儿女子之悲乎!吾老妇人,国亡家破,岂可复惜余生,为人臣妾乎!惟速死为幸耳。”蒙逊嘉而赦之,娶其女为牧犍妇。 沮渠蒙逊返回都城姑臧,见到西凉国尹太后,极尽安抚 ![]() ![]() ![]() ![]() [14]八月,辛未,追谥妃臧氏为敬皇后。癸酉,立王太子义符为皇太子。 [14]八月,辛未(十九⽇),刘裕追赠妃臧 ![]() [15]闰月,壬午,诏晋帝诸陵悉置守卫。 [15]闰月,壬午(初一),刘裕下诏:东晋历代皇帝陵墓,都设置守卫。 [16]九月,秦振武将军王基等袭河西王蒙逊胡园戍,俘二千余人而还。 [16]九月,西秦振武将军王基等在胡园戍地方袭击了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的队部,俘获二千余人而回。 [17]李恂在敦煌有惠政;索元绪 ![]() [17]西凉敦煌太守李恂在任时,对百姓有德政,深得民心,而北凉新派的太守索元绪 ![]() ![]() [18]十二月,丁亥,杏城羌酋狄温子帅三千余家降魏。 [18]十二月,丁亥(初七⽇),夏国所属杏城羌族部落酋长狄温子,率三千余家背叛夏国,投奔北魏。 [19]是岁,魏姚夫人卒,追谥昭哀皇后。 [19]本年,北魏姚夫人去世。追赠谥号昭哀皇后。 二年(辛酉、421) 二年(辛酉,公元421年) [1]舂,正月,辛酉,上祀南郊,大赦。 [1]舂季,正月,辛酉(十二⽇),刘宋武帝到南郊圜丘,祭祀天神,大赦天下。 裴子野论曰:夫郊祀天地,修岁事也;赦彼有罪,夫何为哉! 裴子野论曰:在南郊祭祀天神地神,是每年例行的典礼;刘裕却赦免有罪的人,不知他的用心何在! [2]以扬州刺史庐陵王义真为司徒,尚书仆 ![]() ![]() [2]刘宋武帝任命扬州刺史庐陵王刘义真为司徒,尚书仆 ![]() ![]() [3]辛未,魏主嗣行如公 ![]() [3]辛未(二十二⽇),北魏国主拓跋嗣一行前往公 ![]() [4]河西王蒙逊帅众二万攻李恂于敦煌。 [4]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亲自率兵二万人攻打西凉李恂所据守的敦煌。 [5]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木弈⼲、辅国将军元基攻上,遇霖雨而还。 [5]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乞伏木弈⼲、辅国将军乞伏元基攻打夏国所属的上,遇到连绵大雨,班师回朝。 [6]三月,甲子,魏 ![]() [6]三月,甲子(十六⽇),北魏 ![]() [7]魏主发代都六千人筑苑,东包⽩登,周三十余里。 [7]北魏国主拓跋嗣征调代郡百姓六千人兴筑御花园,东面包括⽩登,周围三十余里。 [8]河西王蒙逊筑堤壅⽔以灌敦煌;李恂乞降,不许。恂将宋承等举城降,恂杀自。蒙逊屠其城,获恂弟子宝,囚于姑臧。于是西域诸国皆请诣蒙逊称臣朝贡。 [8]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兴筑长堤,采用⽔攻的方法,把敦煌城围困起来;李恂请求投降,沮渠蒙逊拒绝。李恂手下的大将宋承等再次背叛,举献城池投降了沮渠蒙逊,李恂杀自。沮渠蒙逊下令屠城,生擒了李恂的侄儿李宝,送到姑臧囚 ![]() [9]夏,四月,己卯朔,诏所在 ![]() [9]夏季,四月,己卯朔(初一),刘宋武帝下诏:所有不正规的祠庙,包括蒋子文以下的祠庙,一律撤除。但是祭祀先辈圣贤,以及有功勋、有德望的先辈宗祠,仍可保留。 [10]吐⾕浑王阿柴遣使降秦,秦王炽磐以阿柴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州牧、⽩兰王。 [10]吐⾕浑王慕容阿柴派遣使臣向西秦投降。西秦国王乞伏炽磐任命慕容阿柴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州牧、⽩兰王。 [11]六月,乙酉,魏主北巡至蟠羊山;秋,七月,西巡至河。 [11]六月,乙酉(初八),北魏国主拓跋嗣向北巡视,抵达蟠羊山;秋季,七月,拓跋嗣又向西巡视,抵达⻩河。 [12]河西王蒙逊遣右卫将军沮渠鄯善、建节将军沮渠苟生帅众七千伐秦。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木弈⼲等帅步骑五千拒之,败鄯善等于五涧,虏苟生,斩首二千而还。 [12]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右卫将军沮渠鄯善、建节将军沮渠苟生率军七千人攻打西秦。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乞伏木弈⼲等率领步、骑兵五千人抵抗北凉军队的进攻,在五涧大败沮渠鄯善的军队,生擒沮渠苟生,斩首二千人,班师告捷。 [13]初,帝以毒酒一授前琅 ![]() ![]() [13]当初,刘宋武帝曾把一瓦罐毒酒 ![]() ![]() ![]() ![]() ![]() [14]庚戌,魏主还宮。 [14]庚戌(初五),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宮。 [15]冬,十月,己亥,诏以河西王蒙逊为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 [15]冬季,十月,己亥(二十四⽇),刘宋武帝下诏,任命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为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 [16]己亥,魏主如代。 [16]己亥(二十四⽇),北魏国主拓跋嗣前往代郡。 [17]十一月,辛亥,葬晋恭帝于冲平陵,帝帅百官瞻送。 [17]十一月,辛亥(初七),刘宋将晋恭帝司马德文安葬于冲平陵,刘宋武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护送灵柩。 [18]十二月,丙申,魏主西巡,至云中。 [18]十二月,丙申(二十二⽇),北魏国主拓跋嗣视察西部边防,抵达云中。 [19]秦王炽磐遣征西将军孔子等帅骑二万击契汗秃真于罗川。 [19]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西将军乞伏孔子等率领骑兵二万人,袭击匈奴部落酋长契汗秃真据守的罗川。 [20]河西王蒙逊所署晋昌太守唐契据郡叛,蒙逊遣世子政德讨之。契,瑶之子也。 [20]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所属的晋昌太守唐契据郡叛变,沮渠蒙逊派遣其世子沮渠政德讨伐叛军。唐契是唐瑶的儿子。 [21]上之为宋公也,谢瞻为宋台中书侍郞,其弟晦为右卫将军。时晦权遇已重,自彭城还都 ![]() ![]() ![]() [21]刘宋武帝刘裕还是东晋的宋公时,谢瞻为宋国的中书侍郞,他的弟弟谢晦为右卫将军。当时谢晦的权势和地位已经很重,他自彭城回京 ![]() ![]() 三年(壬戌、422) 三年(壬戌,公元422年) [1]舂,正月,甲辰朔,魏主自云中西巡,至屋窦城。 [1]舂季,正月,甲辰朔(初一),北魏国主拓跋嗣从云中出发继续向西巡视,抵达屋窦城。 [2]癸丑,以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刺史如故。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直殿省,总统宿卫。徐羡之起自布⾐,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廊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颇工奕棋,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傅亮、蔡廊常言:“徐公晓万事,安异同。”尝与傅亮、谢晦宴聚,亮、晦才学辩博,羡之风度详整,时然后言。郑鲜之叹曰:“观徐、傅言论,不复以学问为长。” [2]癸丑(初十),刘宋武帝任命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继续兼任扬州刺史。任命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宮值班,总管宮廷全安保卫事务。徐羡之由平民起家,又没有学问,但有很大的志向和气度,一旦居于⾼位,掌理家国大权,朝野上下,都推崇佩服,都认为他有宰相的声望。徐羡之平时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精于奕棋,但观看别人对局,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当时的人因此加倍推崇他。傅亮、蔡廓常说:“徐公通晓万事,善于调解纠纷。”徐羡之曾经与傅亮、谢晦酒筵 ![]() [3]秦征西将军孔子等大破契汗秃真,获男女二万口,牛羊五十余万头。秃真帅骑数千西走,其别部树奚帅户五千降秦。 [3]西秦征西将军乞伏孔子等大破匈奴部落酋长契汗秃真的军队,俘获男女共二万人,牛羊五十余万头。契汗秃真仅率数千人向西逃走。另外一支匈奴部落酋长契汗树奚,率领五千户人家投降了西秦。 [4]二月,丁丑,诏分豫州淮以东为南豫州,治历 ![]() [4]二月,丁丑(初四),刘宋武帝下诏,分割豫州淮河以东土地为南豫州,州治设在历 ![]() [5]丙戌,魏主还宮。 [5]丙戌(十三⽇),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宮。 [6]三月,上不豫,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 ![]() ![]() [6]三月,刘宋武帝病重,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 ![]() 檀道济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广陵,悉监淮南诸军。 檀道济出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兼领淮南各路军队。 皇太子多狎群小,谢晦言于上曰:“陛下舂秋既⾼,宜思存万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上曰:“庐陵何如?”晦曰:“臣请观焉。”出造卢陵王义真,义真盛 ![]() 皇太子刘义符常和一些 ![]() ![]() [7]帝疾瘳,己未,大赦。 [7]刘宋武帝大病稍愈,己未(十七⽇),大赦天下。 [8]秦、雍流民南⼊梁州;庚申,遣使送绢万匹,且漕荆、雍之⾕以赈之。 [8]秦州、雍州逃难的流民南下进⼊了刘宋所辖的梁州;庚申(十八⽇),刘宋武帝派遣使臣送一万匹绢,并且将荆州、雍州二处的⾕米漕运到梁州,赈济那里的流民。 [9]刁逵之诛也,其子弥亡命。辛酉,弥帅数十人⼊京口,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击斩之。 [9]当初,刁逵伏诛,他的儿子刁弥逃亡。辛酉(十九⽇),刁弥率领数十人攻⼊京口,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 ![]() [10]乙丑,魏河南王曜卒。 [10]乙丑(二十三⽇),北魏河南王拓跋曜去世。 [11]夏,四月,甲戌,魏立皇子焘为太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丕为乐平王,弥为定安王,范为乐安王,健为永昌王,崇为建宁王,俊为新兴王。 [11]夏季,四月,甲戌(初二),北魏国主拓跋嗣封皇子拓跋焘为太平王,拜授相国,加授大将军;封皇子拓跋丕为乐平王、拓跋弥为定安王、拓跋范为乐安王、拓跋健为永昌王、拓跋崇为建宁王、拓跋俊为新兴王。 [12]乙亥,诏封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 [12]乙亥(初三),刘宋武帝下诏封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 [13]秦王炽磐以折冲将军乞伏是辰为西胡校尉,筑列浑城于汁罗以镇之。 [13]西秦王乞伏炽磐,任命折冲将军乞伏是辰为西胡校尉,并在汁罗兴筑列浑城对胡人加以镇抚。 [14]五月,帝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济虽有⼲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又为手诏曰:“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后不烦临朝。”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癸亥,帝殂于西殿。帝清简寡 ![]() ![]() ![]() [14]五月,刘宋武帝病重,他把太子刘义符召到 ![]() ![]() ![]() ![]() ![]() ![]() 太子即皇帝位,年十七,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立妃司马氏为皇后。后,晋恭帝女海盐公主也。 皇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年仅十七岁,下令大赦,尊皇太后萧文寿为太皇太后;封太子妃司马茂英为皇后。司马茂英是晋恭帝的女儿海盐公主。 [15]魏主服寒食散,频年药发,灾异屡见,颇以自忧。遣中使密问⽩马公崔浩曰:“属者⽇食赵、代之分。朕疾弥年不愈,恐一旦不讳,诸子并少,将若之何?其为我思⾝后之计!”浩曰:“陛下舂秋富盛,行就平愈,必不得已,请陈瞽言。自圣代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几危。今宜早建东宮,选贤公卿以为师傅,左右信臣以为宾友;⼊总万机,出抚戎政。如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颐神养寿。万岁之后,国有成主,民有所归, ![]() ![]() ![]() [15]北魏国主拓跋嗣,一直服用寒食散,一连几年,药 ![]() ![]() ![]() ![]() ![]() ![]() 嵩实姓拔拔,斤姓达奚,观姓丘穆陵,堆姓丘敦。是时,魏之群臣出于代北者,姓多重复,及⾼祖迁洛,始皆改之。备史恶其烦杂难知,故皆从后姓以就简易,今从之。 公孙嵩本姓“拔拔”,奚斤姓“达奚”,穆观姓“丘穆陵”,丘堆姓“丘敦”当时,北魏的文武员官,凡出⾝于代郡以北的,仍保持多音节的复姓,等到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 ![]() 魏主又以典东西部刘、门下奏事代人古弼、直郞徒河卢鲁元忠谨恭勤,使之给侍东宮,分典机要,宣纳辞令。太子聪明,有大度;群臣时奏所疑,帝曰:“此非我所知,当决之汝曹国主也。” 北魏国主拓跋嗣又因为典东西部官刘,门下奏事代郡人古弼、直郞徒河人卢鲁元等人忠心谨慎,节俭勤劳,分派他们为东宮官属,分别负责掌管机要,传达政令和报告。太子拓跋焘聪明, ![]() [16]六月,壬申,以尚书仆 ![]() [16]六月,壬申(初一),刘宋任命尚书仆 ![]() [17]戊子,长沙景王道怜卒。 [17]戊子(十七⽇),长沙景王刘道怜去世。 [18]魏建义将军刁雍寇青州,州兵击破之。雍收散卒,走保大乡山。 [18]北魏建义将军刁雍进犯刘宋的青州,青州守兵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刁雍于是收集残兵,逃⼊大乡山自保。 [19]秋,七月,己酉,葬武皇帝于初宁陵,庙号⾼祖。 [19]秋季,七月,己酉(初八),刘宋在初宁陵安葬了武帝刘裕,庙号⾼祖。 [20]河西王蒙逊遣前将军沮渠成都帅众一万,耀兵岭南,遂屯五涧。九月,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帅骑六千击之。 [20]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前将军沮渠成都,率军一万人,到岭南显示武力,然后大军屯驻在五涧。九月,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率领骑兵六千人袭击沮渠成都的队部。 [21]初,魏主闻⾼祖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 ![]() ![]() ![]() ![]() ![]() [21]最初,北魏国主拓跋嗣听到东晋的太尉刘裕克复长安的消息,大为恐惧,立即派遣使臣请和。从此以后,两国使臣每年互访,来往不断。刘裕去世的时候,刘宋使臣殿中将军沈正出使北魏,告辞返国,刚到⻩河,北魏国主便派人追赶,生擒而回。北魏还打算发兵攻取⻩河南岸的洛 ![]() ![]() ![]() ![]() ![]() [22]乙巳,魏主如南宮,遂如广宁。 [22]乙巳(初五),北魏国主拓跋嗣抵达南宮,又前往广宁。 [23]辛亥,魏人筑平城外郭,周围三十二里。 [23]辛亥(十一⽇),北魏在平城兴筑外城,周围三十二里。 [24]魏主如乔山。遂东如幽州;冬,十月,甲戌,还宮。 [24]北魏国主拓跋嗣抵达乔山,再东行到达幽州。冬季,十月,甲戌(初五),回宮。 [25]魏军将发,公卿集议于监国之前,以先攻城与先略地。奚斤 ![]() ![]() ![]() [25]北魏南征的大军将要出发,朝中的公卿显官在太子拓跋焘的殿前,举行会议,讨论应先攻城池还是先占领土地?奚斤认为应先攻取城池,崔浩反对,说:“南方人擅长守城。从前苻氏进攻襄 ![]() ![]() ![]() 于是奚斤等帅步骑二万,济河,营于滑台之东。时司州刺史⽑德祖戍虎牢,东郡太守王景度告急于德祖,德祖遣司马翟广等将步骑三千救之。 于是,北魏的奚斤统率步、骑兵二万人,渡过了⻩河,在滑台之东安营扎寨。这时,刘宋的司州刺史⽑德祖镇守虎牢,东郡太守王景度向⽑德祖紧急求救。于是,⽑德祖派遣司马翟广等率领步、骑兵三千前去救援。 先是,司马楚之聚众在陈留之境,闻魏兵济河,遣使 ![]() ![]() 在此之前,司马楚之在陈留境內招兵买马,集结力量。他听说北魏大军渡过⻩河的消息,立即派遣使臣前往 ![]() ![]() ![]() ![]() 奚斤等攻滑台,不拔,求益兵,魏主怒,切责之。壬辰,自将诸国兵五万余人南出天关,逾恒岭,为斤等声援。 奚斤等率兵围攻滑台,不能攻破,请求增兵。北魏国主拓跋嗣闻之大怒,严厉斥责了奚斤。壬辰(二十三⽇),拓跋嗣亲自率领各部落联军五万余人南下,出天关,越过恒岭,声援奚斤。 [26]秦出连虔与河西沮渠成都战,禽之。 [26]西秦征北将军出连虔,与河西沮渠成都 ![]() [27]十一月,魏太子焘将兵出屯塞上,使定安王弥与安同居守。 [27]十一月,北魏国太子拓跋焘率军出京,在塞上屯聚军队,命令定安王拓跋弥和北新安公同留守京师。 庚戌,奚斤等急攻滑台,拔之。王景度出走;景度司马 ![]() 庚戌(十一⽇),北魏大将奚斤等猛攻滑台。终于攻克。刘宋守将东郡太守王景度逃走。王景度手下的司马 ![]() 斤等进击翟广等于土楼,破之,乘胜进 ![]() ![]() 奚斤等进攻翟广所驻守的土楼,很快攻破翟广军队,乘胜进 ![]() ![]() 魏主遣中领军代人娥清、期思侯柔然闾大肥将兵七千人会周几、叔孙建南渡河,军于,癸未,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于是泰山、⾼平、金乡等郡皆没于魏。叔孙建等东⼊青州,司马 ![]() 北魏国主拓跋嗣派遣中领军代郡人娥清、期思侯柔然人闾大肥率兵七千人,会同周几、叔孙建等,南渡⻩河,驻扎在。癸未(十五⽇),刘宋兖州刺史徐琰放弃尹卯城向南逃走。于是,泰山、⾼平、金乡等郡全部陷⼊北魏之手。北魏楚兵将军叔孙建等向东攻⼊青州。东晋逃亡的皇族司马 ![]() 戊子,魏兵 ![]() ![]() 戊子(二十⽇),北魏军 ![]() ![]() [28]秦王炽磐征秦州牧昙达为左丞相、征东大将军。 [28]西秦王乞伏炽磐,召回秦州牧乞伏昙达,任命他为左丞相、征东大将军。 营 ![]() 宋营 ![]() [1]舂,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 [1]舂季,正月,己亥朔(初一),刘宋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平。 [2]辛丑,帝祀南郊。 [2]辛丑(初三),刘宋少帝刘义符到南郊祭祀天神。 [3]魏于栗攻金墉,癸卯,河南太守王涓之弃城走。魏主以栗为豫州刺史,镇洛 ![]() [3]北魏于栗进攻金墉。癸卯(初五),宋河南太守王涓之弃城逃走。北魏国主拓跋嗣任命于栗为豫州刺史,镇守洛 ![]() [4]魏主南巡恒岳,丙辰,至邺。 [4]北魏国主拓跋嗣南巡到北岳恒山。丙辰(十八⽇),抵达邺城。 [5]己未,诏征豫章太守蔡廓为吏部尚书,廓谓傅亮曰:“选事若悉以见付,不论;不然,不能拜也。”亮以语录事尚书徐羡之,羡之曰:“⻩、散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措怀;自此以上,故宜共参同异。”廓曰:“我不能为徐⼲木署纸尾!”遂不拜。⼲木,羡之小字也。选案⻩纸,录尚书与吏部尚书连名,故廓云然。 [5]己未(二十一⽇),刘宋下诏,征召豫章太守蔡廓为吏部尚书。蔡廓对尚书令傅亮说:“员官的任免和升迁调补的权力,如果全部 ![]() 沈约论曰:“蔡廓固辞铨衡, ![]() ![]() 沈约论曰:蔡廓坚决不接受吏部尚书的职位,把不能全权作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于他人看作是一种 ![]() [6]庚申,檀道济军于彭城。 [6]庚申(二十二⽇),刘宋檀道济的大军驻扎在彭城。 魏叔孙建⼊临淄,所向城邑皆溃。竺夔聚民保东 ![]() 北魏叔孙建攻⼊临淄,他的大军所到,刘宋城池全部崩溃。刘宋青州刺史竺夔召集百姓,于东 ![]() 刁雍见魏主于邺,魏主曰:“叔孙建等⼊青州,民皆蔵避,攻城不下。彼素服卿威信,今遣卿助之。”乃以雍为青州刺史,给雍骑,使行募兵以取青州。魏兵济河向青州者凡六万骑,刁雍募兵得五千人,抚 ![]() 北魏刁雍前往邺城晋见北魏国主拓跋嗣,拓跋嗣说:“叔孙建等进⼊青州地区,老百姓纷纷躲蔵,而城又久攻不下。你在青州一向有威信,现在我派你前去助阵。”于是,任命刁雍为青州刺史,拨付给他马匹,命他一路招募士卒来攻取青州。北魏南征军渡过⻩河,奔赴青州的骑兵共有六万,刁雍一路募兵又集结五千人,他对境內的绅士平民;竭力安抚 ![]() [7]柔然寇魏边。二月,戊辰,魏筑长城,自⾚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卒,以备柔然。 [7]柔然汗国南下略侵北魏的边境。二月,戊辰(初一),北魏兴筑长城,从⾚城往西直到五原,连绵二千余里,同时在边境各要塞配备戍卒,以抵御柔然。 [8]丁丑,太皇太后萧氏殂。 [8]丁丑(初十),刘宋太皇太后萧氏去世。 [9]河西王蒙逊及吐⾕浑王阿柴皆遣使⼊贡。庚辰,诏以蒙逊为都督凉·秦·河·沙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凉州牧、河西王;以阿柴为督塞表诸军事、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 [9]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和吐⾕浑王慕容阿柴都派遣使臣向刘宋进贡。庚辰(十三⽇),刘宋下诏,任命沮渠蒙逊为都督凉、秦、河、沙四州诸军事及骠骑大将军、凉州牧、河西王;任命慕容阿柴为督塞表诸军事、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 [10]三月,壬子,葬孝懿皇后于兴宁陵。 [10]三月,壬子(十五⽇),刘宋在兴宁陵安葬孝懿皇后。 [11]魏奚斤、公孙表等共攻虎牢,魏主自邺遣兵助之。⽑德祖于城內⽳地⼊七丈,分为六道,出魏围外;募敢死之士四百人,使参军范道基等帅之,从⽳中出,掩袭其后。魏军惊扰,斩首数百级,焚其攻具而还。魏兵虽退散,随复更合,攻之益急。 [11]北魏大将奚斤、公孙表等合兵进攻虎牢,北魏国主拓跋嗣从邺城遣兵助战。刘宋司州刺史⽑德祖,在虎牢城內挖掘地道,深达七丈,分为六道,直通魏军的包围圈外。同时又招募敢死勇士四百人,由参军范道基率领,从地道爬出去袭击敌人的后背,北魏军队不胜惊慌。范道基斩杀敌人数百,然后焚毁了敌人攻城的器械,返回城中。北魏兵虽然暂时溃散,很快又集结到一起,更烈猛地进攻虎牢城。 奚斤自虎牢将步骑三千攻颍川太守李元德等于许昌,元德等败走。魏以颍川人庾龙为颍川太守,戍许昌。 奚斤从虎牢统率步、骑兵三千人,在许昌攻打颍川太守李元德,李元德放弃守城败退逃走。北魏任命颍川人庾龙为颍川太守,据守许昌。 ⽑德祖出兵与公孙表大战,从朝至晡,杀魏兵数百。会奚斤自许昌还,合击德祖,大破之,亡甲士千余人,复婴城自守。 ⽑德祖率兵出城与北魏公孙表大战,从早晨到傍晚,斩杀魏兵数百人。正巧奚斤从许昌得胜而回,二人合击⽑德祖,⽑德祖大败,损失士卒一千多人,只好固守城池坚持守御。 魏主又遣万余人从⽩沙渡河,屯濮 ![]() 北魏国主拓跋嗣又出派一万余人,从⽩沙渡⻩河南下,屯驻濮 ![]() 朝议以项城去魏不远,非轻军所抗,使刘粹召⾼道瑾还寿 ![]() 刘宋朝臣们经讨论一致认为,项城距北魏南征军很近,守军力量薄弱,难以抵御魏军的攻击。于是命令豫州刺史刘粹,召回项城守将⾼道瑾,退守寿 ![]() 乙巳,魏主畋于韩陵山,遂如汲郡,至枋头。 乙巳(初八),北魏国主拓跋嗣到韩陵山狩猎,然后抵达汲郡,又前往枋头。 初,⽑德祖在北,与公孙表有旧。表有权略,德祖患之,乃与 ![]() 当初,⽑德祖在北方时,与公孙表有旧谊。公孙表有权谋,⽑德祖深 ![]() ![]() ![]() 乙卯,魏主济自灵昌津,遂如东郡、陈留。 乙卯(十八⽇),北魏国主拓跋嗣从灵昌津渡⻩河南下,前往东郡、陈留。 叔孙建将三万骑 ![]() ![]() 北魏叔孙建率领三万骑兵进 ![]() ![]() ![]() ![]() ![]() ![]() ![]() 甲子,刘粹遣李元德袭许昌,斩庾龙。元德因留绥抚,并上租粮。 甲子(二十七⽇),刘宋豫州刺史刘粹,派颍川太守李元德,袭击许昌,斩杀北魏委任的颍川太守庾龙。李元德于是留驻许昌,安抚百姓,缴上征收的租赋。 魏主至盟津。于栗造浮桥于冶阪津。乙丑,魏主引兵北济,西如河內。娥清、周几、闾大肥徇地至湖陆、⾼平,民屯聚而 ![]() 北魏国主拓跋嗣抵达盟津。黑将军于栗在冶阪津搭建⻩河浮桥。乙丑(二十八⽇),拓跋嗣率军北渡⻩河,向西前往河內。中领军娥清、宋兵将军周几、期思侯闾大肥,带兵攻略土地,他们先后到达湖陆、⾼平,当地的居民聚集在城堡中,发箭 ![]() 魏主又遣并州刺史伊楼拔助奚斤攻虎牢;⽑德祖随方抗拒,颇杀魏兵,而将士稍零落。 北魏国主拓跋嗣又派遣并州刺史伊楼拔帮助奚斤进攻虎牢;刘宋守将⽑德祖随机应变,顽強抵抗,斩杀很多魏兵,而自己的将士也⽇渐减少。 夏,四月,丁卯,魏主如成皋,绝虎牢汲河之路。停三⽇,自督众攻城,竟不能下,遂如洛 ![]() 夏季,四月,丁卯(初一),北魏国主拓跋嗣到达成皋,切断了虎牢到⻩河汲⽔的道路。停留了三⽇,然后亲自督战,攻打虎牢城,仍然没有攻下。于是他又绕道前往洛 ![]() 叔孙建攻东 ![]() ![]() ![]() 北魏楚兵将军叔孙建正在攻打东 ![]() ![]() ![]() ![]() ![]() 叔孙建自东 ![]() 叔孙建率部从东 ![]() ![]() [12]蛮王梅安帅渠帅数十人⼊贡于魏。初,诸蛮本居江、淮之间,其后种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舂,西通巴、蜀,北接汝、颍,往往有之。在魏世不甚为患;及晋,稍益繁昌,渐为寇暴。及刘、石 ![]() [12]中原蛮族首领梅安率领手下将帅数十人,向北魏进贡。最初,各个蛮族部落本来居住在淮河、长江之间地带,后来部落人口增长很快,使蛮族人的势力遍布数州,东连寿舂,西达巴、蜀,北到汝⽔、颍⽔,到处都有。在曹魏时期,为患还不太大;到了晋朝,蛮族更加繁盛,于是渐渐变成強大的強盗势力。等到刘曜、石勒等南侵大 ![]() [13]河西世子政德攻晋昌,克之。唐契及弟和、甥李宝同奔伊吾,招集遗民,归附者至二千余家,臣于柔然,柔然以契为伊吾王。 [13]河西世子沮渠政德攻击唐契据守的晋昌,随即攻克。唐契跟他的弟弟唐和、外甥李宝一道逃往伊吾,招收逃亡的遗民,归附他们的有二千余家,向柔然汗国称臣。柔然汗国封唐契为伊吾王。 [14]秦王炽磐谓其群臣曰:“今宋虽奄有江南,夏人雄据关中,皆不⾜与也。独魏主奕世英武,贤能为用,谶云,‘恒代之北当有真人’,吾将举国而事之。”乃遣尚书郞莫者阿胡等⼊见于魏,贡⻩金二百斤,并陈伐夏方略。 [14]西秦王乞伏炽磐,对他的文武百官说:“现在宋虽然拥有江南,夏国雄据关中,都没有什么了不起。唯独魏主,世代英明威武,能任用贤才,而且谶书说:‘恒山及代郡之北,一定有真龙天子,’我将统率国全官民,事奉魏主。”于是,乞伏炽磐派遣尚书郞莫者阿胡等人,前往北魏朝见,进贡⻩金二百斤,并呈献讨伐夏国方略。 [15]闰月,丁未,魏主如河內,登太行,至⾼都。 [15]闰月,丁未(十一⽇),北魏国主拓跋嗣抵达河內,登太行山。又到达⾼都。 叔孙建自滑台西就奚斤,共攻虎牢。虎牢被围二百⽇,无⽇不战,劲兵战死殆尽,而魏增兵转多。魏人毁其处城,⽑德祖于其內更筑三重城以拒之,魏人又毁其二重。德祖唯保一城,昼夜相拒,将士眼皆生创;德祖抚之以恩,终无离心。时檀道济军湖陆,刘粹军项城,沈叔狸军⾼桥,皆畏魏兵強,不敢进。丁巳,魏人作地道以 ![]() ![]() 北魏将军叔孙建从滑台向西增援,与大将奚斤合兵一处,攻打虎牢城。虎牢被围困已有二百多天,没有一天不在作战,守城的精锐士卒几乎全部战死,而北魏围城军却越增越多。北魏军已摧毁了虎牢的外城。刘宋守将⽑德祖又构筑了三层內城用来抵御,北魏再摧毁其中二城。⽑德祖只保持最后一城,⽇夜奋战,守城的将士不能睡眠,眼睛都长疮。⽑德祖与士卒们恩义相结,始终团结一心。这时,檀道济驻军湖陆,豫州刺史刘粹驻军项城,龙骧将军沈叔驻军⾼桥,都畏惧北魏兵強势盛,不敢前来救援。丁巳(二十一⽇),北魏军挖地道,宣 ![]() 奚斤等悉定司、兖、豫诸郡县,置守宰以抚之。魏主命周几镇河南,河南人安之。 北魏大将奚斤等完全占领了刘宋的司州、兖州、豫州所属各郡县,设置地方官安抚治理。北魏国主拓跋嗣命将军周几镇守河南,河南人安于北魏的统治。 徐羡之、傅亮、谢晦以亡失境土,上表自劾;诏勿问。 刘宋司空徐羡之、尚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因为前方战败,丧失国土,上疏自请处分。下诏,不作追究。 [16]徐羡之兄子吴郡太守佩之颇豫政事,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为 ![]() ![]() [16]徐羡之的侄儿、吴郡太守徐佩之经常⼲预朝廷政事,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成 ![]() ![]() [17]五月,魏主还平城。 [17]五月,北魏国主拓跋嗣返回平城。 [18]六月,己亥,魏宜都文成王穆观卒。 [18]六月,己亥(初四),北魏宜都文成王穆观去世。 [19]丙辰,魏主北巡,至参合陂。 [19]丙辰(二十一⽇),北魏国主向北视察,抵达参合陂。 [20]秋,七月,尊帝⺟张夫人为皇太后。 [20]秋季,七月,刘宋少帝尊⺟亲张夫人为皇太后。 [21]魏主如三会屋侯泉;八月,辛丑,如马邑,观源, [21]北魏国主拓跋嗣到达三会屋侯泉。八月,辛丑(初七),又抵达马邑,察看⽔源头。 [22]柔然寇河西,河西王蒙逊命世子政德击之。政德轻骑进战,为柔然所杀;蒙逊立次子兴为世子。 [22]柔然汗国攻击河西,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命令他的世子沮渠政德 ![]() [23]九月,乙亥,魏主还宮。召奚斤还平城,留兵守虎牢;使娥清、周几镇枋头;以司马楚之所将户口置汝南、南 ![]() [23]九月,乙亥(十一⽇),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宮。召奚斤返回平城,留下军队镇守虎牢。同时命中领军娥清、将军周几镇守枋头;以司马楚之率领的部众设置汝南、南 ![]() [24]冬,十月,癸卯,魏人广西宮外垣,周二十里。 [24]冬季,十月,癸卯(初十),北魏扩建平城西宮外墙,周围长二十里。 [25]秃发檀之死也,河西王蒙逊遣人 ![]() ![]() ![]() ![]() [25]当初,南凉景王秃发檀被毒死后,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派人引 ![]() ![]() ![]() [26]十一月,魏周几寇许昌,许昌溃,颍川太守李元德奔项。戊辰,魏人围汝 ![]() ![]() [26]十一月,北魏将军周几进攻许昌,许昌城崩溃,刘宋颍川太守李元德逃奔项城。戊辰(初五),北魏军围攻汝 ![]() ![]() [27]己巳,魏太宗殂。壬申,世祖即位,大赦。 [27]己巳(初六),北魏国主拓跋嗣去世。壬申(初九),太子拓跋焘登极,大赦天下。 十二月,庚子,魏葬明元帝于金陵。庙号太宗。 十二月,庚子(初八),北魏在金陵安葬了明元帝拓跋嗣,庙号太宗。 魏主追尊其⺟杜贵嫔为密皇后。自司徒长孙嵩以下普增爵位。以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郞刘库仁等八人分典四部。眷,古真之弟子也。 北魏国主拓跋焘追尊其⺟杜贵嫔为密皇后。自司徒长孙嵩以下普遍擢升爵位。任命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郞刘库仁等八人分别掌管东、西、南、北四部。尉眷是尉古真的侄儿。 以河內镇将代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结时年一百七,精 ![]() 北魏任命河內镇将代郡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管三十六个部门的事务。罗结当时已有一百零七岁,精力旺盛,拓跋焘认为他忠诚憨直,十分尊敬信任他。命他再兼长秋卿,负责管理后宮⽇常事务,可以出⼊卧室寝殿。一百一十岁时,才准许他告老还乡,朝廷每有大事。仍派人骑马去向他请教。又过了十年他才去世。 左光禄大夫崔浩研精经术,练习制度,凡朝廷礼仪,军国书诏,无不关掌。浩不好老、庄之书,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肯为败法之书以 ![]() ![]() 北魏左光禄大夫崔浩精通儒家经典,对于朝廷制度和各级机构的功能,尤其 ![]() ![]() ![]() ![]() 初,嵩山道士寇谦之,赞之弟也,修张道陵之术,自言尝遇老子降,命谦之继道陵为天师,授以辟⾕轻⾝之术及《科戒》二十卷,使之清整道教。又遇神人李谱文,云老子之玄孙也。授以《图真经》六十余卷,使之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出天宮静轮之法,其中数篇,李君之手笔也。谦之奉其书献于魏主。朝野多未之信,崔浩独师事之,从受其术,且上书赞明其事曰:“臣闻圣王受命,必有天应,《河图》、《洛书》皆寄言于虫兽之文,未若今⽇人神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自古无比;岂可以世俗常虑而忽上灵之命!臣窃惧之。”帝欣然,使谒者奉⽟帛、牲牢祭嵩岳, ![]() 最初,嵩山道士寇谦之,即寇赞之的弟弟,修炼张道陵的法术,自称曾经见过老子降临人世,老子命令他继承张道陵的法统,担任天师,并传授他不进饮食和飞腾升空的法术,以及符咒《科戒》二十卷,命他重新清理整顿道教。后来,又遇见了神人李谱文,据说是老子的玄孙,授以《图真经》六十余卷,命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又传授天宮静轮之法,其中有几篇还是出自李谱文的手笔。寇谦之把这本书呈献给北魏国主拓跋焘。朝野上下很多人都不相信。唯独崔浩把寇谦之当作老师尊奉,追随他学习法术,并且上疏皇帝赞扬寇谦之说:“臣曾经听说,圣明的君王接受天命,上天必定有祥瑞相应。《河图》、《洛书》都是象虫子一样的古文字,不象今天,人神面对,手书笔迹十分清晰,辞意深奥奇妙,自古以来,无与伦比。怎么可以因世俗的顾虑,忽视上天的旨意!臣 ![]() ![]() 臣光曰:“老、庄之书,大指 ![]() ![]() ![]() ![]() ![]() 臣司马光曰:老子、庄子的著作,主要是要人们超脫生死,把生与死一样看待,轻视人世的来去进退。而要成仙的人,靠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