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9910 |
上一章 五十六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上章敦牂,尽屠维单阏,凡十年。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 ◎ 大中四年庚午,公元八五零年 舂,正月,庚辰朔,赦天下。 二月,以秦州隶凤翔。 夏,四月,庚戌,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马植为天平节度使。上之立也,左军中尉马元贽有力焉,由是恩遇冠诸宦者,植与之叙宗姓。上赐元贽宝带,元贽以遗植,植服之以朝,上见而识之。植变⾊,不敢隐。明⽇。罢相,收植亲吏董侔,下御史台鞫之,尽得植与元贽 ![]() 六月,戊申,兵部侍郞、同平章事魏扶薨。以户部尚书、判度支崔⻳从同平章事。 秋,八月,以⽩敏中判延资库。 卢龙节度使周綝薨,军中表请以押牙兼马步都知兵马使张允伸为留后。九月,丁酉,从之。 ![]() 吐蕃论恐热遣僧莽罗蔺真将兵于 ![]() 冬,十月,辛未,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郞令狐綯同平章事。 十一月,壬寅,以翰林学士刘彖为京西招讨 ![]() ![]() 以卢龙留后张允伸为节度使。 十二月,以凤翔节度使李业、河东节度使李试着兼招讨 ![]() 吏部侍郞孔温业⽩执政求外官,⽩敏中谓同列曰:“我辈须自点检,孔吏部不肯居朝廷矣。”温业,戣之弟子也。 ◎ 大中五年辛未,公元八五一年 舂,二月,壬戌,天德军奏摄沙州刺史张义 ![]() ![]() ![]() ![]() ![]() ![]() ![]() 以兵部侍郞裴休为盐铁转运使。休,肃之子也。自太和以来,岁运江、淮米不过四十万斛,吏卒侵盗、沉没,舟达渭仓者什不三四,大堕刘晏之法。休穷究其弊,立漕法十条,岁运米至渭仓者百二十万斛。 上颇知 ![]() ![]() ![]() 上以南山、平夏 ![]() ![]() 初,上令⽩敏中为万寿公主选佳婿,敏中荐郑颢。时颢已昏卢氏,行至郑州,堂帖追还,颢甚衔之,由是数毁敏中于上。敏中将赴镇,言于上曰:“郑颢不乐尚主,怨臣⼊骨髓。臣在府政,无如臣何;今臣出外,颢必中伤,臣死无⽇矣!”上曰:“朕知之久矣,卿何言之晚 ![]() ![]() ![]() ![]() ![]() ![]() 吐蕃论恐热残 ![]() ![]() ![]() ![]() 六月,立皇子润为鄂王。 进士孙樵上言:“百姓男耕女织,不自温 ![]() ![]() ![]() 八月,⽩敏中奏,南山 ![]() ![]() 冬,十月,乙卯,中书门下奏:“今边事已息,而州府诸寺尚未毕功,望且令成之。其大县远于州府者,听置一寺,其乡村毋得更置佛舍。”从之。 戊辰,以户部侍郞魏谟同平章事,仍判户部。时上舂秋已⾼,未立太子,群臣莫敢言。谟⼊谢,因言:“今海內无事,惟未建储副,使正人辅导,臣窃以为忧。”且泣。时人重之。 蓬、果群盗依阻 ![]() 制以 ![]() ![]() ![]() ![]() 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崔⻳从同平章事,充宣武节度使。 右羽林统军张直方坐出猎累⽇不还宿卫,贬左骁卫将军。 ◎ 大中六年壬申,公元八五二年 舂,二月,王贽弘讨 ![]() 是时,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奏巴南妖贼言辞悖慢,上怒甚。崔铉曰:“此皆陛下⾚子,迫于饥寒,盗弄陛下兵于溪⾕间,不⾜辱大军,但遣一使者可平矣。”乃遣京兆少尹刘潼诣果州招谕之。潼上言请不发兵攻讨,且曰:“今以⽇月之明烛愚 ![]() ![]() ![]() ![]() ![]() ![]() 三月,敕先赐右卫大将军郑光鄠县及云 ![]() ![]() ![]() ![]() 夏,四月,甲辰,以邠宁节度使⽩敏中为西川节度使。 湖南奏,团练副使冯少端讨衡州贼帅邓裴,平之。 ![]() ![]() ![]() ![]() 河东节度使李业纵吏民侵掠杂虏,又妄杀降者,由是北边扰动。闰月,庚子,以太子少师卢钧为河东节度使。业內有所恃,人莫敢言,魏谟独请贬黜。上不许,但徙义成节度使。卢钧奏度支郞中韦宙为副使。宙遍诣塞下,悉召酋长,谕以祸福, ![]() 八月,甲子,以礼部尚书裴休同平章事。 獠寇昌、资二州。 冬,十月,邠宁节度使毕諴奏招谕 ![]() 骁卫将军张直方坐以小过屡杀奴婢,贬恩州司户。 十一月,立宪宗子惴为棣王。 十二月,中书门下奏:“度僧不精,则戒法堕坏;造寺无节,则损费过多,请自今诸州准元敕许置寺外,有胜地灵迹许修复,繁会之县许置一院。严 ![]() ![]() ◎ 大中七年癸酉,公元八五三年 舂,正月,戊申,上祀圆丘;赦天下。 夏,四月,丙寅,敕:“自今法司处罪,用常行杖。杖脊一,折法杖十;杖 ![]() 冬,十二月,左补阙赵璘请罢来年元会,止御宣政。上以问宰相,对曰:“元会大礼,不可罢。况天下无事。”上曰:“近华州奏有贼光火劫下邽,关中少雪,皆朕之忧,何谓无事!虽宣政亦不可御也。” 上事郑太后甚谨,不居别宮,朝夕奉养。舅郑光历平卢、河中节度使。⼊朝,上与之论为政,光应对鄙浅,上不悦,留为右羽林统军,使奉朝请。太后数言其贫,上辄厚赐金帛,终不复任以民宮。 度支奏:“自河、湟平,每岁天下所纳钱九百二十五万馀缗,內五百五十万馀缗租税,八十二万馀缗榷酤,二百七十八万馀缗盐利。” ◎ 大中八年甲戌,公元八五四年 舂,正月丙戌朔,⽇有食之。罢元会。 上自即位以来,治弑宪宗之 ![]() ![]() ![]() 二月,中书门下奏拾遗、补阙缺员,请更增补。上曰:“谏官要在举职,不必人多,如张道符、牛丛、赵璘辈数人,使朕⽇闻所不闻⾜矣。”丛,僧孺之子也。久之,丛自司勋员外郞出为睦州刺史,⼊谢,上赐之紫。丛既谢,前言曰:“臣所服绯,刺史所借也。”上遽曰:“且赐绯。”上重惜服章,有司常具绯、紫⾐数袭从行,以备赏赐,或半岁不用其一,故当时以绯、紫为荣。上重翰林学士,至于迁官,必校岁月,以为不可以官爵私近臣也。 秋,九月,丙戌,以右散骑常侍⾼少逸为陕虢观察使。有敕使过硖石,怒饼黑,鞭驿吏见⾎。少逸封其饼以进。敕使还,上责之曰:“深山中如此食岂易得!”谪配恭陵。 立皇子洽为怀王,汭为昭王,汶为康王。 上猎于苑北,遇樵夫,问其县,曰:“泾 ![]() ![]() 上以甘露之变,惟李训、郑注当死,自馀王涯、贾餗等无罪,诏皆雪其冤。 上召翰林学士韦澳,托以论诗,屏左右与之语曰:“近⽇外间谓內侍权势何如?”对曰:“陛下威断,非前朝之比。”上闭目摇首曰:“全未,全未!尚畏之在。卿谓策将安在!”对曰:“若与外廷议之,恐有太和之变,不若就其中择有才识者与之谋。”上曰:“此乃末策。朕已试之矣,自⾐⻩、⾐绿至⾐绯,皆 ![]() ◎ 大中九年乙亥,公元八五五年 舂,正月,甲申,成德军奏节度使王元逵薨,军中立其子节度副使绍鼎。癸卯,以绍鼎为成德留后。 二月,以醴泉令李君奭为怀州刺史。初,上校猎渭上,有⽗老以十数,聚于佛祠。上问之,对曰:“醴泉百姓也。县令李君奭有异政,考満当罢,诣府乞留,故此祈佛,冀谐所愿耳。”及怀州刺史阙,上手笔除君奭,宰相莫之测。君奭⼊谢,上以此奖厉,众始知之。三月,诏邠宁节度使毕諴还邠州。先是,以河、湟初附, ![]() ![]() 夏,闰四月,诏以“州县差役不均,自今每县据人贫富及役轻重作差科簿,送刺史检署讫,锁于令厅,每有役事委令,据簿轮差。” 五月,丙寅,以王绍鼎为成德节度使。 上聪察強记,宮中厮役给洒扫者,皆能识其姓名,才 ![]() 秋,七月,浙东军 ![]() ![]() ![]() 淮南饥,民多流亡,节度使杜悰荒于游宴,政事不治。上闻之,甲午,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崔铉同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丁酉,以悰为太子太傅、分司。 九月,乙亥,贬李讷为朗州刺史,监军王宗景杖四十,配恭陵。仍诏“自今戎臣失律,并坐监军。”以礼部侍郞沈询为浙东观察使。询,传师之子也。 冬,十一月,以吏部侍郞柳仲郢为兵部侍郞,充盐铁转运使。有闾阎医工刘集因缘 ![]() ![]() ![]() 右威卫大将军康季荣前为泾原节度使,擅用官钱二万缗,事觉,季荣请以家财偿之。上以季荣有开河、湟功,许之。给事中封还敕书,谏官亦上言。十二月,庚辰,贬季荣夔州长史。 江西观察使郑祗德以其子颢尚主通显,固求散地,甲午,以祗德为宾客、分司。 ◎ 大中十年丙子,公元八五六年 舂,正月,丁巳,以御史大夫郑朗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 上命裴休极言时事,休请早建太子,上曰:“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休不敢复言。二月,丙戌,休以疾辞位,不许。 三月,辛亥,诏以“回鹘有功于国,世为婚姻,称臣奉贡,北边无警。会昌中虏廷丧 ![]() ![]() 上以京兆久不理,夏,五月,丁卯,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郞韦澳为京兆尹。澳为人公直,既视事,豪贵敛手。郑光庄吏恣横,为闾里患,积年租税不⼊,澳执而械之。上于延英问澳,澳具奏其状。上曰:“卿何以处之?”澳曰:“ ![]() ![]() ![]() 六月,戊寅,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裴休同平章事,充宣武节度使。 司农卿韦廑 ![]() ![]() ![]() 户部侍郞、判户部、附马都尉郑颢营求作相甚切。其⽗祗德闻之,与书曰:“闻汝已判户部,是吾必死之年;又闻 ![]() 冬,十月,乙酉,以颢为秘书监。 上遣使诣安西镇抚回鹘,使者至灵武,会回鹘可汉遣使⼊贡。十一月,辛亥,册拜为嗢禄登里罗汩没密施合俱录毘伽怀建可汗,以卫尉少卿王端章充使。 吏部尚书李景让上言:“穆宗乃陛下兄,敬宗、文宗、武宗乃兄之子,陛下拜兄尚可,拜侄可乎!是使陛下不得亲事七庙也,宜迁四主出太庙,还代宗以下⼊庙。”诏百官议其事,不决而止。时人以是薄景让。敕“于灵 ![]() 壬辰,以户部侍郞、判户部崔慎由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上每命相,左右无知者。前此一⽇,令枢密宣旨于学士院,以兵部侍郞、判度支萧鄴同平章事。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覆奏:“鄴所判度支应罢否?”上以为归长等佑之,即手书慎由名及新命付学士院,仍云“落判户部事”鄴,明之八世孙也。 內园使李敬寔遇郑郞不避马,郞奏之。上责敬寔,对曰:“供奉官例不避。”上曰:“汝衔敕命,横绝可也,岂得私出而不避宰相乎!”命剥⾊,配南牙。 ◎ 大中十一年丁丑,公元八五七年 舂,正月,丙午,以御史中丞兼尚书右丞夏侯孜为户部侍郞、判户部事。先是,判户部有缺,京兆尹韦澳奏事,上 ![]() ![]() ![]() 上 ![]() 二月,辛巳,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魏谟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谟为相,议事于上前,它相或委曲规讽,谟独正言无所避。上每叹曰:“谟绰有祖风,我心重之”然竟以刚直为令狐綯所忌而出之。 岭南溪洞蛮屡为侵盗。夏,四月,壬申,以右千牛大将军宋涯为安南、邕管宣 ![]() ![]() 甲午,立皇子灌为卫王,澭为广王。 秋,七月,庚子,以兵部侍郞、判度支萧鄴同平章事,仍判度支。 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上正⾊谓之曰:“我畜养尔曹,正供戏笑耳,岂得辄预朝政 ![]() ![]() ![]() ![]() 九月,辛酉,以太子太师卢钧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冬,十月,己巳,以秦成防御使李承勋为泾原节度使。承勋,光弼之孙也。先是,吐蕃酉长尚延心以河、渭二州部落来降,拜武卫将军。承勋利其羊马之富, ![]() ![]() ![]() ![]() 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朗以疾辞位。壬申,以朗为太子太师。 上晚节颇好神仙,遣中使 ![]() 王端章册立回鹘可汗,道为黑车子所塞,不至而还。辛卯,贬端章贺州司马。 十一月,壬寅,以成德军留后王绍懿为节度使。 十二月,萧鄴罢判度支。 ◎ 大中十二年戌寅,公元八五八年 舂,正月,以康王傅、分司王式为安南都护、经略使。式有才略,至 ![]() ![]() ![]() 初,户部侍郞、判度支刘彖为翰林学士,上器重之。时为河东节度使。手诏征⼊朝,彖奏发河东,外人始知之。戊午,以彖同平章事。彖,仁轨之五世孙也。彖与崔慎由议政于上前,慎由曰:“惟当甄别品流,上酬万一。”彖曰:“昔王夷甫祖尚浮华,妄分流品,致中原丘虚。今盛明之朝,当循名责实,使百官各称其职;而遽以品流为先,臣未知致理之⽇。”慎由无以对。轩辕集至长安,上召⼊ ![]() ![]() 二月,甲子朔,罢公卿朝拜光陵及忌⽇行香,悉移宮人于诸陵。 戊辰,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崔慎由为东川节度使。 上 ![]() ![]() ![]() 夏,四月,以右街使、附马都尉刘异为邠宁节度使。异尚安平公主,上妹也。 庚子,岭南都将王令寰作 ![]() 戊申,以兵部侍郞、盐铁转运使夏侯孜同平章事。 五月,丙寅,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刘彖薨。彖病笃,犹手疏论事,上皆惜之。 以右金吾大将军李燧为岭南节度使,已命中使赐之节,给事中萧亻放封还制书。上方奏乐,不暇别召中使,使优人追之,节及燧门而返。亻放,俛之从⽗弟也。辛巳,以泾原节度使李承勋为岭南节度使,发邻道兵讨 ![]() 是⽇,湖南军 ![]() 六月,丙申,江西军 ![]() 初,安南都护李涿为政贪暴,強市蛮中马牛,一头止与盐一斗。又杀蛮酋杜存诚。群蛮怨怒,导南诏侵盗边境。峰州有林西原,旧有防冬兵六千,其旁七绾洞蛮,其酋长曰李由独,常助国中戍守,输租赋。知峰州者言于涿,请罢戍兵,专委由独防遏。于是由独势孤,不能自立,南诏拓东节度使以书 ![]() ![]() 秋,七月,丙寅,宣州都将康全泰作 ![]() 丁卯,右补阙內供奉张潜上疏,以为:“籓府代移之际,皆奏仓库蓄积之数,以羡馀多为课绩,朝廷亦因而甄奖。窃惟籓府财赋,所出有常,苟非赋敛过差,及停废将士,减削⾐粮,则羡馀何从而致!比来南方诸镇数有不宁,皆此故也。一朝有变,所蓄之财悉遭剽掠。又发兵致讨,费用百倍,然则朝廷竟有何利!乞自今籓府长吏,不增赋敛,不减粮赐,独节游宴,省浮费,能致羡馀者,然后赏之。”上嘉纳之。容管奏都虞候来正谋叛,经略使宋涯捕斩之。初,忠武军精兵皆以⻩冒首,号⻩头军。李承勋以百人定岭南,宋涯使麾下效其服装,亦定容州。安南有恶民,屡为 ![]() ![]() ![]() ![]() 淮南节度使崔铉奏已出兵讨宣州贼。八月,甲午,以铉兼宣歙观察使。己亥,以宋州刺史温璋为宣州团练使。璋,造之子也。 河南、北、淮南大⽔,徐、泗⽔深五丈,漂没数万家。 冬,十月,建州刺史于延陵⼊辞,上曰:“建州去京师几何?”对曰:“八千里。”上曰:“卿到彼为政善恶,朕皆知之,勿谓其远。此阶前则万里也,卿知之乎?”延陵悸慑失绪,上抚而遣之。到官,竟以不职贬复州司马。 令狐綯拟李远杭州刺史,上曰:“吾闻远诗云:‘长⽇惟消一局棋’,安能理人!”綯曰:“诗人托此为⾼兴耳,未必实然。”上曰:“且令往试观之。”上诏刺史毋得外徙,必令至京师,面察其能否,然后除之。令狐綯尝徙其故人为邻州刺史,便道之官。上见其谢上表,以问綯,对曰:“以其道近,省送 ![]() ![]() 上临朝,接对群臣如宾客,虽左右近习,未尝见其有惰容。每宰相奏事,旁无一人立者,威严不可仰视。奏事毕,忽怡然曰:“可以闲语矣。”因问闾阎细事,或谈宮中游宴,无所不至。一刻许,复整容曰:“卿辈善为之,朕常恐卿辈负朕,后⽇不复得再相见。”乃起⼊宮。令狐綯谓人曰:“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尝不汗沾⾐也!” 初,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以封疆险阔,素多盗贼,选精兵数百人别置营训练,号捕盗将。及湖南逐帅,诏商讨之。南遣捕盗将二百人讨平之。 崔铉奏克宣州,斩康全泰及其 ![]() 上以光禄卿韦宙⽗丹有惠政于江西,以宙为江西观察使,发邻道兵以讨⽑鹤。 崔铉以宣州已平,辞宣歙观察使。十一月,戊寅,以温璋为宣歙观察使。 兵部侍部、判户部蒋伸从容言于上曰:“近⽇官颇易得,人思侥幸。”上惊曰:“如此,则 ![]() ![]() ![]() ![]() 韦宙奏克洪州,斩⽑鹤及其 ![]() ◎ 大中十三年己卯,公元八五九年 舂,正月,戊午朔,赦天下。 三月,割河东云、蔚、朔三州隶大同军。 夏,四月,辛卯,以校书郞于琮为左拾遗內供奉。初,上 ![]() ![]() ![]() 武宁节度使康季荣不恤士卒,士卒噪而逐之。上以左金吾大将军田牟尝镇徐州,有能名,复以为武宁节度使,一方遂安。贬季荣于岭南。 六月,癸巳,封宪宗子惕为彭王。 初,上长子郓王温,无宠,居十六宅,馀子皆居 ![]() ![]() ![]() ![]() ![]() 宣宗 ![]() ![]() 丙申,懿宗即位。癸卯,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以王宗实为骠骑上将军。李玄伯、虞紫芝、王乐皆伏诛。 九月,追尊上⺟晁昭容为元昭皇太后。 加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兼中书令,幽州节度使张允伸同平章事。冬,十月,辛卯,赦天下。 十一月,戊午,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萧鄴同平章事,充荆南节度使。 十二月,甲申,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郞杜审权同平章事。审权,元颖之弟孙也。 浙东贼帅裘甫攻陷象山,官军屡败,明州城门昼闭,进 ![]() ![]() 司空、门下侍郞、同平章事令狐綯执政岁久,忌胜己者,中外侧目,其子氵⾼颇招权受贿。宣宗既崩,言事者竞攻其短。丁酉,以綯同平章事,充河中节度使。以前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敏中守司徒、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 初,韦皋在西川,开青溪道以通群蛮,使由蜀⼊贡。又选群蛮弟子聚之成都,教以书数, ![]() ![]() 段译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850)唐纪六十五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公元850年) [1]舂,正月,庚辰朔,赦天下。 [1]舂季,正月,庚辰朔(初一),唐宣宗宣告大赦天下。 [2]二月,以秦州隶凤翔。 [2]二月,唐朝廷将秦州隶属于凤翔。 [3]夏,四月,庚戌,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马植为天平节度使。上之立也,左军中尉马元贽有功焉,由是恩遇冠诸宦者,植与之叙宗姓。上赐元贽宝带,元贽以遗植,植服之以朝,上见而识之,植变⾊,不敢隐。明⽇,罢相,收植亲吏董侔,下御史台鞫之,尽得植与元贽 ![]() [3]夏季,四月,庚戌 (初二),唐宣宗任命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马植为天平节度使。唐宣宗被立为皇帝,宦官左神策军中尉马元贽出了大力,于是唐宣宗对他的恩遇超过其他宦官。马植与马元贽攀亲,叙为马姓宗族,唐直宗赐给马元贽金宝 ![]() ![]() ![]() [4]六月,戊申,兵部侍郞、同平章事魏扶薨。以户部尚书、判度支崔⻳从同平章事。 [4]六月,戊申(初二),兵部侍郞、同平章事魏扶去世。唐宣宗任命户部尚书、判度支崔⻳从为同平章事。 [5]秋,八月,以⽩敏中判延资库。 [5]秋季,八月,唐宣宗任⽩敏中领掌延资库。 [6]卢龙节度使周薨,军中表请以押牙兼马步都知兵马使张允伸为留后,九月,丁酉,从之。 [6]卢龙节度使周去世,卢龙藩镇军中向朝廷上表请求任押牙兼马步都知兵马使张允伸为留后,九月,丁酉(二十三⽇),唐宣宗表示同意。 [7] ![]() [7] ![]() [8]吐蕃论恐热遣僧莽罗蔺真将兵于 ![]() [8]吐蕃酋领论恐热派遣僧人莽罗蔺真统兵于 ![]() [9]冬,十月,辛未,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郞令狐同平章事。 [9]冬季,十月,辛未(二十七⽇),唐宣宗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郞令狐为同平章事。 [10]十一月,壬寅,以翰林学士刘为京西招讨 ![]() [10]十一月,壬寅(二十八⽇),唐宣宗任命翰林学士刘为京西招讨 ![]() ![]() [11]以卢龙留后张允伸为节度使。 [11]唐宣宗任命卢龙留后旨允伸为节度使。 [12]十二月,以凤翔节度使李业、河东节度使李拭并兼招讨 ![]() [12]十二月,唐宣宗任命凤翔节度使李业、河东节度使李拭一并兼任招讨 ![]() [13]吏部侍郞孔温业⽩执政求外官,⽩敏中谓同列曰:“我辈须自点检,孔吏部不肯居朝廷矣。”温业,之弟子也。 [13]吏部侍郞孔温业向执政宰相请求到地方上任外官,⽩敏中对同列宰相说:“我们这些当朝宰相应该检点一些,孔吏部不肯居于朝廷为官了。”孔温业是孔弟弟的儿子。 五年(辛未、851) 五年(辛未,公元851年) [1]舂,正月,壬戌,天德军奏摄沙州刺史张义 ![]() ![]() ![]() ![]() ![]() ![]() ![]() [1]舂季,正月,壬戌(疑误),唐天德军向朝廷奏称代理沙州刺史张义 ![]() ![]() ![]() ![]() ![]() ![]() ![]() [2]以兵部侍郞裴休为盐铁转运使。休,肃之子也。自太和以来,岁运江、淮米不过四十万斛,吏卒侵盗、沈没,舟达渭仓者什不三四,大堕刘晏之法,休穷究其弊,立漕法十条,岁运米至渭仓者百二十万斛。 [2]唐宣宗任命兵部侍郞裴休为盐铁转运使。裴休是裴肃的儿子。自从唐文宗太和年间以来,每年漕运到京师的江、淮地区的大米不过四十万斛,由于路上遭受官吏和士卒的偷盗侵 ![]() [3]上颇知 ![]() ![]() ![]() [3]唐宣宗很清楚 ![]() ![]() ![]() ![]() ![]() ![]() [4]上以南山、平夏 ![]() ![]() [4]南山、平夏 ![]() ![]() ![]() ![]() 初,上令⽩敏中为万寿公主选佳婿,敏中荐郑颢;时颢已婚卢氏,行至郑州,堂帖追还,颢甚衔之,由是数毁敏中于上。敏中将赴镇,言于上曰:“郑颢不乐尚主,怨臣⼊骨髓。臣在府政,无如臣何;今臣出外,颢必中伤,臣死无⽇矣!”上曰:“朕知之久矣,卿何言之晚 ![]() ![]() 起初,唐宣宗命令⽩敏中为女儿万寿公主选择佳婿,⽩敏中选中并推荐郑颢;当时郑颢已经与卢氏女订婚,走到郑州时,被宰相府的堂贴追回,为此郑颢对⽩敏中很不満意,经常在唐宣宗面前诋毁⽩敏中。⽩敏中将赶赴边镇,对唐宣言说:“郑颢不愿意娶公主,对我怨恨⼊于骨髓。我在政事堂掌政,他不能对我有什么奈何;今我要出朝,郑颢必定趁机恶语中伤,我恐怕死期不远了!”唐宣宗说:“朕早就知道了,您为什么这么晚才提醒我!”于是命左、右近侍从宮 ![]() ![]() 敏中军于宁州,壬子,定远城使史元破 ![]() ![]() ![]() ![]() ![]() ⽩敏中驻军于宁州,壬子(十⽇),定远城使史元于三 ![]() ![]() ![]() ![]() ![]() ![]() ![]() ![]() ![]() ![]() ![]() ![]() ![]() ![]() ![]() ![]() [5]吐蕃论恐热残 ![]() ![]() ![]() ![]() [5]吐蕃酋领论恐热忍残暴 ![]() ![]() ![]() ![]() [6]六月,立皇子润为鄂王。 [6]六月,唐宣宗立皇子李润为鄂王。 [7]进士孙樵上言:“百姓男耕女织,不自温 ![]() ![]() ![]() [7]进士孙樵向唐宣宗上言:“老晨姓男耕女织,辛勤劳动却不能使自己获得温 ![]() ![]() ![]() ![]() ![]() ![]() ![]() [8]八月,⽩敏中奏南山 ![]() ![]() [8]八月、⽩敏中奏告朝廷称南山 ![]() ![]() [9]冬,十月,乙卯,中书门下奏,“今边事已息,而州府诸寺尚未毕功,望且令成之。其大县远于州府者,听置一寺,其乡村毋得更置佛舍。”从之。 [9]冬季,十月,乙卯(十七⽇),中书门下政事堂向唐宣宗上奏:“如今边境上的事已经平息,而地方州府所要修复的诸寺庙还没有完工,希望这时下令让州府完成此项工程。如果大县离州府较远者,可以建置一座寺庙,而乡村就不得再建置佛舍了。”唐宣宗表示同意。 [10]戊辰,以户部侍郞魏同平章事,仍判户部。时上舂秋已⾼,未立太子,群臣莫敢言。⼊谢,因言:“今海內无事,惟未建储副,使正人辅导,臣窍以为忧。”且泣。时人重之。 [10]戊辰(三十⽇),唐宣宗任命户部侍郞魏为同平章事,仍然负责户部事务。当时唐宣宗年事已⾼,还未立皇太子,群臣没有谁敢提这件事。魏⼊朝向宣宗谢恩,趁机上言:“现在海內已经无事,只是至今还没有建立储君,使正人君子加以辅导,我心里对此深 ![]() [11]蓬、果群盗依阻 ![]() [11]逢州、果州的群盗以 ![]() ![]() [12]制以 ![]() [12]唐宣宗颁下制书,以 ![]() ![]() ![]() [13]张义 ![]() ![]() ![]() [13]张义 ![]() ![]() ![]() [14]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崔⻳从同平章事,充宣武节度使。 [14]唐宣宗任命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崔⻳从为同平章事衔,充任宣武节度使。 [15]右羽林统军张直方坐出猎累⽇不还宿卫,贬左骁卫将军。 [15]右羽林统军张直方因为外出游猎,数⽇不回来宿卫宮城,玩忽职守,被贬为左骁卫将军。 六年(壬申、852) 六年(壬申,公元852年) [1]舂,二月,王贽弘讨 ![]() [1]舂季,二月,王贽弘讨伐 ![]() 是时,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奏巴南妖贼言辞悖慢,上怒甚。崔铉曰:“此皆陛下⾚子,迫于饥寒,盗弄陛下兵于⾕间,不⾜辱大军,但遣一使者可平矣。”乃遣京兆少尹刘潼诣果州招谕之。潼上言请不发兵攻讨,且曰:“今以⽇月之明烛愚 ![]() ![]() ![]() ![]() ![]() ![]() 这时,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向唐宣宗上奏,称巴南的妖贼出言不逊,言辞傲慢,唐宣宗怒气冲天。崔铉说:“这些人都是陛下的⾚子,由于饥寒 ![]() ![]() ![]() ![]() ![]() ![]() ![]() [2]三月,敕先赐右卫大将军郑光县及云 ![]() ![]() ![]() ![]() [2]三月,唐宣宗下敕令原先赐给右卫大将军郑光县以及云 ![]() ![]() ![]() [3]夏,四月,甲辰,以宁节度使⽩敏中为西川节度使。 [3]夏季,四月,甲辰(初八),唐宣宗任命宁节度使⽩敏中为西川节度使。 [4]湖南奏,团练副使冯少端讨衡州贼帅邓裴,平之。 [4]湖南奏告朝廷,团练副使冯少端讨伐衡州贼帅邓裴,将他们讨平。 [5] ![]() ![]() ![]() ![]() [5] ![]() ![]() ![]() ![]() [6]雍王薨,追谥靖怀太子。 [6]雍王李去世,被追谥为靖怀太子。 [7]河东节度使李业纵吏民侵掠杂虏,又妄杀降者,由是北边扰动。闰月,庚子,以太子少师卢钧为河东节度使。业內有所恃,人莫敢言,魏暮独请贬黜;上不许,但徙义成节度使。 [7]河东节度使李业放纵所部吏民犯侵和掠夺杂居的各族胡人,又随意 ![]() ![]() 卢钧奏度支郞中韦宙为副使。宙遍诣塞下,悉召酋长,谕以祸福, ![]() 卢钧向唐宣宗奏请度支郞中韦宙为河东节度副使。韦宙走遍塞下,将诸杂胡酋长全部召来,向他们告谕以祸福,又 ![]() 掌记书李璋杖一牙职,明⽇,牙将百余人诉于钧,钧杖其为首者,谪戌外镇,余皆罚之,曰:“边镇百余人,无故横诉,不可不抑。”璋,绛之子也。 掌记书李璋用 ![]() ![]() [8]八月,甲子,以礼部尚书裴休同平章事。 [8]八月,甲子(初一),唐宣宗任命礼部尚书裴休为同平章事。 [9]獠寇昌、资二州。 [9]獠族人侵掠昌州、资州之地。 [10]冬,十月,宁节度使毕奏招谕 ![]() [10]冬季,十月,节度使毕奏告唐宣宗,称招抚告谕 ![]() ![]() [11]骁卫将军张直方坐以小过屡杀奴婢,贬恩州司户。 [11]骁卫将军张直方多次以小过失杀死奴婢,被贬官徙任恩州司户。 [12]十一月,立宪宗子惴为棣王。 [12]十一月,唐宣宗立唐宪宗的儿子李惴为棣王。 [13]十二月,中书门下奏:“度僧不精,则戒法堕坏;造寺无节,则损费过多。请自今诸州准元敕许置寺外,有胜地灵迹许修复,繁会之县许置一院。严 ![]() ![]() [13]十二月,中书门下上奏:“剃度僧尼不精,就会使佛教的戒法堕坏;建造寺庙没有节制,就会耗损费用过多。请求自今以后,诸州在原先所颁布的诏敕所允许设置的寺庙之外,在有名胜灵迹的地方许予修复寺庙,人烟车马繁盛的县准许设置一所寺院。严 ![]() 七年(癸酉、853) 七年(癸酉,公元853年) [1]舂,正月,戊申,上祀圜丘;赦天下。 [1]舂季,正月,戊申(十七⽇),唐宣宗举行祀圜丘典礼,大赦天下。 [2]夏,四月,丙寅,敕:“自今法司处罪,用常行杖。杖脊一,折法杖十;杖 ![]() [2]夏季,四月,丙寅(初六),唐宣宗颁布诏敕:“自今以后司法衙门处以刑罚,用经常行用的杖刑。用 ![]() ![]() ![]() ![]() ![]() [3]冬,十二月,左补阙赵请支来年元会,止御宣政。上以问宰相,对曰:“元会大礼,不可罢。况天下无事。”上曰:“近华州奏有贼光火劫下,关中少雪,皆朕之忧,何谓无事!虽宣政亦不可御也。” [3]冬季,十二月,左补阙赵请求罢除明年元旦大朝会典礼,让唐宣宗只到宣政殿见朝臣。唐宣宗就此问于宰相,宰相们回答说:“元旦朝会大礼,不可以罢废。况且现在天下无事。”唐宣宗说:“最近华州奏称有盗贼无所忌惮,在光天化⽇之下抢劫下城,关中地区下雪太少,这都是朕的忧虑,怎么能说无事!即使是让我到宣政殿举行典礼,也是不可以的。” [4]上事郑太后甚谨,不居别宮,朝夕奉养。舅郑光历平卢、河中节度使,上与之论为政,光应对鄙浅,上不悦,留为右羽林统军,使奉朝请。太后数言其贫,上辄厚赐金帛,终不复任以民官。 [4]唐宣宗服侍郑太后甚为谨慎,不让她居住于别宮,以便自己能朝夕奉养。舅舅郑光历官平卢节度使和河中节度使,唐宣宗与他议论为政之道,郑光应对时表现得鄙陋浅薄,唐宣宗很不⾼兴,留郑光于朝廷任佑羽林统军,使他便于奉朝请示。郑太后几次向唐宣宗说郑光贫穷,唐宣宗即厚厚地赐给郑光金帛,而始终不再委任他以为治民之官。 [5]度支奏:“自河、湟平,每岁天下所纳钱九百二十五万余缗,內五百五十万余缗租税,八十二万余缗榷酤,二百七十八万余缗盐利。” [5]度支奏告唐宣宗:“自河、湟地区得到平定,每年天下所收纳的钱有九百二十五万余缗,其中五百五十万余缗是租税,八十二万余缗是专卖酒的税钱,二百七十八万余缗是盐利。” 八年(甲戌、854) 八年(甲戌,公元854年) [1]舂,正月,丙戌朔,⽇有食之。罢元会。 [1]舂季,正月,丙戌朔(初一),出现⽇食,罢除元旦大朝会。 [2]上自即位以来,治弑宪宗之 ![]() ![]() ![]() [2]唐宣宗自从即皇帝位以来,整治弑唐宪宗的逆 ![]() ![]() ![]() [3]二月,中书门下奏,拾遗、补阙缺员,请更增外。上曰:“谏官要在举职,不必人多,如张道符、牛丛、赵辈数人,使朕⽇闻所不闻⾜矣。”丛,僧孺之子也。 [3]二月,中书门下政事堂奏告唐宣宗,称拾遗、补阙员官缺额,请求再增补一些。唐宣宗说:“谏官关键在于能称职,不必要人很多,如张道符、牛丛、赵这样几个人,使朕每天能知道许多朕所无法知道的事,这样就⾜够了。”牛丛是牛僧孺的儿子。 久之,丛自司勋员外郞出为睦州刺史,⼊谢,上赐之紫。丛既谢,前言曰:“臣所服绯,刺史所借也。”上遽曰:“且赐绯。”上重惜服章,有司常具绯、紫⾐数袭从行,以备赏赐,或半岁不用其一,故当时以绯、紫为荣。上重翰林学士,至于迁官,必校岁月,以为不可以官爵私近臣也。 一段时间之后,牛丛自司勋员外郞出任睦州刺史,⼊朝向唐宣宗谢恩,唐宣宗赐给他紫⾐。牛丛谢恩之后,走上前进言说:“我现在穿的绯⾐,是刺史的凭借。”唐宣宗立即说:“那就再赐给您一件绯⾐吧。”唐宣宗重视和珍惜代表官吏⾝份和地位的官服,有关部门经常预备绯⾐、紫⾐好几套跟从着唐宣宗,以备随时赏赐给官吏,但有时半年也不用其中一件,所以当时人均以穿绯⾐、紫⾐为荣耀。唐宣宗信重翰林学士,但翰林学士升迁官位时,唐宣宗必定要查对他们任官的年月,看是否任期届満,有⾜够的资历升迁新位,认为不可以随意将官爵私下赏赐给近密的臣下。 [4]秋,九月,丙戌,以右散骑常侍⾼少逸为陕虢观察使。有敕使过硖石,怒饼黑,鞭驿吏见⾎;少逸封其饼以进。敕使还,上责之曰:“深山中如此食岂易得!”谪配恭陵。 [4]秋季,九月,丙戌(初四),唐宣宗任命右散骑常侍⾼少逸为陕虢观察使。有一位宦官敕使路过硖石县,对驿馆供给他食用的饼太黑 ![]() ![]() ![]() [5]立皇子洽为怀王,为昭王,汶为康王。 [5]唐宣宗立皇子李洽为怀王,李为昭王,李汶为康王。 [6]上猎于苑北,遇樵夫,问其县,曰:“泾 ![]() ![]() [6]唐宣宗出苑城之北游猎,遇到一位樵夫,问他是哪个县的人,椎夫回答:“泾 ![]() ![]() ![]() [7]上以甘露之变,惟李训、郑注当死,自余王涯、贾等无罪,诏皆雪其冤。 [7]唐宣宗认为甘露之变,唯有李训、郑注应当处死,其余王涯、贾等人无罪,颁布诏书昭雪他们的冤枉。 上召翰林学士韦澳,托以论诗,屏左右与之语曰:“近⽇外间谓內侍权势何如?”对曰:“陛下威断,非前朝之比。”上闭目摇首曰:“全未,全未!尚畏之在。卿谓策将安出?”对曰:“若与外廷义之,恐有太和之变,不若就其中择有才识者与之谋。”上曰:“此乃末策。自⾐⻩、⾐绿至⾐绯,皆 ![]() 唐宣宗召来翰林学士韦澳,假借讨论诗文,屏去左右近侍对韦澳说:“近⽇ ![]() ![]() ![]() 九年(乙亥、855) 九年(乙亥,公元855年) [1]舂,正月,甲申,成德军奏节度使王元逵薨,军中立其子节度副使绍鼎,癸卯,以绍鼎为成德留后。 [1]舂季,正月,甲申(初四),唐成德军奏告朝廷称节度使王元逵去世,军中立王元逵的儿子节度副使王绍鼎主掌军政,癸卯(二十三⽇),唐宣宗任命王绍鼎为成德军留后。 [2]二月,以醴泉令李君为怀州刺史。初,上校猎渭上,有⽗老以十数,聚于佛祠,上问之,对曰:“醴泉百姓也。县令李君有异政,考満当罢,诣府乞留,故此祈佛,冀谐所愿耳。”及怀州刺史阙,上手笔除君,宰相莫之测。君⼊谢,上以此奖励,众始知之。 [2]二月,唐宣宗任命醴泉县令李君为怀州刺史。起初,唐宣宗于渭上游猎,看见十几位⽗老聚集在一个佛祠前,唐宣宗上前讯问其缘故,⽗老们回答说:“我们是醴泉县百姓,县令李君有优异的政绩,任期届満当罢官,我们到官府乞求他留任,为此而祈祷于佛祠,希望都能如我们所愿。”后来怀州刺史空缺,唐宣宗亲手写诏敕任命李君,宰相们对李君的升迁摸不到头脑。李君⼊朝向唐宣宗谢恩,唐宣宗才以所得于⽗老之言来奖励李君,众人这才明⽩了李君超升的缘故。 [3]三月,诏宁节度使毕还州。先是,以河、湟初附, ![]() [3]三月,唐宣宗颁下诏书令宁节度使毕还治州。起先,由于河、湟地区刚归附朝廷, ![]() ![]() ![]() ![]() [4]夏,闰四月,诏以“州县差役不均,自今每县据人贫富及役轻重作差科簿,送刺史检署讫,锁于令厅,每有役事委令,据簿定差。” [4]夏季,闰四月,唐宣宗颁布诏令,认为:“州县对民户调发的差役不平均,自今以后每县官府 ![]() ![]() ![]() [5]五月,丙寅,以王绍鼎为成德节度使。 [5]五月,丙寅(十九⽇),唐宣宗任命王绍鼎为成德节度使。 [6]上聪察強记,宮中厮役给洒扫者,皆能识其姓名,才 ![]() [6]唐宣宗聪敏明察并且记忆力強,对宮 ![]() ![]() ![]() ![]() ![]() ![]() 上密令翰林学士韦澳纂次诸州境土风物及诸利害为一书,自写而上之,虽弟子不知也,号曰《处分语》。他⽇,邓州刺史薛弘宗⼊谢,出,谓澳曰:“上处分本州事惊人。”澳询之,皆《处分语》中事也。澳在翰林,上或遣中使宣旨草诏;事有不可者,澳辄曰:“兹事须降御札,方敢施行。”淹留至旦,上疏论之;上多从之。 唐宣宗密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各州境內的风俗名物以及各种利害关系次第编纂成为一本书,韦澳自己写完后即 ![]() [7]秋,七月,浙东军 ![]() ![]() ![]() [7]秋季,七月,浙东发生军 ![]() ![]() ![]() [8]淮南饥,民多流亡,节度使杜荒于游宴,政事不治。上闻之,甲午,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崔铉同平章事,充准南节度使;丁酉,以为太子太傅、分司。 [8]淮南发生饥荒,民人大多流亡他乡,节度使杜游宴过多,不理政事。唐宣宗得知了这些情况,甲午(十八⽇),任命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崔铉挂同平章事衔,充任淮南节度使;丁酉(二十一⽇),唐宣宗任杜为太子太傅、分司东都,为闲官。 [9]九月,乙亥,贬李讷为朗州刺史,监军王宗景杖四十,配恭陵。仍诏“自今戎臣失律,并坐监军。”以礼部侍郞沈询为浙东观察使。询,传师之子也。 [9]九月,乙亥(二十九⽇),唐宣宗下令将浙东观察使李讷贬为朗州刺史,监军王宗景受杖刑四十下,发配去守恭陵。并颁下诏书:“自今以后凡镇守一方的武臣违法 ![]() [10]冬,十一月,以吏部侍郞柳仲郢为兵部待郞,充盐铁转运使。有闾阎医工刘集因缘 ![]() ![]() ![]() [10]冬季,十一月,唐宣宗任命吏部侍郞柳仲郢为兵部侍郞,充当盐铁转运使。有一位在闾巷自由行医的医生刘集通过关系 ![]() ![]() ![]() 上尝苦不能食,召医工梁新诊脉,治之数⽇,良已。新因自陈求官,上不许,但敕盐铁使月给钱三千缗而已。 唐宣宗曾经为不能吃东西而困扰,召医工梁新来把脉诊治,治疗了几天,病情好转。梁新为此自己开口向唐宣宗要求赏一个官位,唐宣宗不予准许,只是下敕命令盐铁使每月给梁新三千缗钱而已。 [11]右威卫大将军康季荣前为泾原节度使,擅用官钱二百万缗,事觉,季荣请以家财偿之。上以季荣有开河、湟功,许之。给事中封还敕书,谏官亦上言,十二月,庚辰,贬季荣夔州长史。 [11]右威卫大将军康季荣先前为泾原节度使,曾擅自动用官府二百万缗钱,事被察觉,康季荣请求用自己的家财抵偿。唐宣宗以康季荣有开辟河、湟地区的战功,表示允许。给事中封还诏敕,谏官也向唐宣宗上言劝谏,十二月,庚辰(初五),康季荣被贬官任夔州长史。 [12]江西观察使郑祗德以其子颢尚主通显,固求散地,甲午,以祗德为宾客、分司。 [12]江西观察使郑祗德因为自己的儿子的郑颢娶公主为 ![]() 十年(丙子、856) 十年(丙子,公元856年) [1]舂,正月,丁巳,以御史大夫郑郞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 [1]舂季,正月,丁已(十三⽇),唐宣宗任命御史大夫郑朗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 [2]上命裴休极言时事,休请早建太子,上曰:“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休不敢复言。二月,丙戌,休以疾辞位;不许。 [2]唐宣宗让裴休极尽所言,议论当大事,裴休请求唐宣宗尽早立皇太子,唐宣宗说:“如果立皇太子,那朕就将成为闲人了。”裴休不敢再说了。二月,丙戌(十三⽇),裴休以有病要求辞去官位,唐宣宗不允许。 [3]三月,辛亥,诏以“回鹘有功于国,世为婚姻,称臣奉贡,北边无警,会昌中虏廷丧 ![]() ![]() [3]三月,辛亥(初八),唐宣宗颁布诏书,以“回鹘曾有功于我大唐,世代与皇室通婚姻,向我大唐皇帝称臣并奉献贡物,使我北部边境无须警戒。会昌年间回鹘王廷丧 ![]() ![]() [4]上以京兆久不理,夏,五月,丁卯,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郞韦澳为京兆尹。澳为人公直,既视事,豪贵敛手。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澳执而械之。上于延英问澳,澳具奏其状,上曰:“卿何以处之?”澳曰:“ ![]() ![]() ![]() [4]唐宣宗因为京兆地方很久得不到治理,夏季,五月,丁卯(二十五⽇),任命翰林学士、工部侍郞韦澳为京兆尹。韦澳为人公正 ![]() ![]() ![]() ![]() ![]() ![]() ![]() ![]() [5]六月,戊寅,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裴休同平章事,充宣武节度使。 [5]六月,戊寅(初七),唐宣宗任命中书侍郞、同平章事裴休挂同平章事衔,出任宣武节度使。 [6]司农卿韦 ![]() ![]() ![]() [6]司农卿韦企图求夏州节度使官位,有一个术士知道了韦的心事,即登韦家门造访,说:“我善于占星术,为人求官没有不如愿的。”韦相信了术士的话,夜晚,于庭院摆设好占星用的用具。术士说;“请您自己在纸上写上您想求得的官阶。”术士得到韦手写的求官字条后,即对着天空大声呼喊:“韦有异志,让我为他祭天。”韦惊恐万状,举家向术士拜求并哭泣,说;“希望山人赐给百口之家活命之路!”家中的财产珍玩全部给术士。巡逻闾巷的军吏对术士穿一⾝新⾐服 ![]() ![]() ![]() [7]户部侍郞、判户部、驸马都尉郑颢营求作相甚切。其⽗祗德与书曰:“闻汝已判户部,是吾必死之年;又闻 ![]() [7]户部侍郞、判户部、驸马都尉郑颢急切地钻营权位,企图当宰相。郑颢的⽗亲郑祗德给郑颢写信说:“听说你已掌判户部事务,这可是我必死之年;又听说你企图求得宰相职,这更是我必死之⽇呀!”郑颢收信后深 ![]() [8]上遣使诣安西镇抚回鹘,使者至灵武,会回鹘可汗遣使⼊贡,十一月,辛亥,册拜为禄登里罗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以卫尉少卿王端章充使。 [8]唐宣宗派遣使者到安西去镇抚回鹘部族,使者来到灵武,正值回鹘可汗派遣使臣⼊唐朝朝贡,十一月,辛亥(十二⽇),唐宣宗册拜回鹘可汗为禄登里罗汩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使命卫尉少卿王端章充当册封使者。 [9]吏部尚书李景让上言:“穆宗乃陛下兄,敬宗、文宗、武宗乃兄之子,陛下拜兄尚可,拜侄可乎!是使陛下不得亲事七庙也,宜迁四主出太庙,还代宗以下⼊庙。”诏百官议其事,不决而止。时人以是薄景让。 [9]吏部尚书李景让向唐景宗上言:“穆宗是陛下的兄长。敬宗、文宗、武宗是陛下兄长的儿子,陛下敬拜兄长还说得过去,敬拜自己的侄子怎么说得过去呢!为要让陛下不必亲自去敬拜七庙,所以应该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位神主移出太庙,而将唐代宗以下各宗移⼊太庙。”唐宣宗诏命朝廷百官讨论这件事,众口不一,无法裁决,最后不了了之,当时人对李景让逢 ![]() [10]敕“于灵 ![]() [10]唐宣宗颁下诏敕:“在灵 ![]() ![]() ![]() ![]() ![]() [11]壬辰,以户部侍郞、判户部崔慎由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上每命相,左右无知者。前此一⽇,令枢密宣旨于学士院,以兵部侍郞、判度支萧邺同平章事。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覆奏:“邺所判度支应罢否?”上以为归长等佑之,即手书慎由名及新命付学士院,仍云“落判户部事”邺,明之八世孙也。 [11]壬辰(疑误),唐宣宗任命户部侍郞、判户部崔慎由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唐宣宗每次任命宰相,左右人没有谁能预先知道。前一⽇,唐宣宗命令枢密使于翰林学士院宣旨,任命兵部侍郞、判度支萧邺为同平章事。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当即复奏于唐宣宗,问道:“萧邺所任判度支是否应该罢除?”唐宣宗认为宦官王归长等人是想于內廷助萧邺一把,当即手写崔慎由的名字及新的使命 ![]() ![]() ![]() [12]內园使李敬遇郑明不避马,朗奏之,上责敬,对曰:“供奉官例不避。”上曰:“汝衔敕命,横绝可也;岂得私出而不避宰相乎!”命剥⾊,配南牙。 [12]宦官內园使李敬在路上遇到宰相郑朗,不躲避郑朗的马,郑朗奏告唐宣宗,唐宣宗责备李敬,李敬回答说:“供奉皇帝的宦官按惯例可以不避宰相的马。”唐宣宗说:“如果你奉朕的敕命办公事,骄横也还可以;岂能私自了宮而不躲避宰相的马呢!”于是命令李敬脫去有标志其內官⾝份地位颜⾊的⾐服,发配到南衙服役。 十一年(丁丑、857) 十一年(丁丑,公元857年) [1]舂,正月,丙午,以御史中丞兼尚书右丞夏侯孜为户部侍郞、判户部事。先是,判户部有缺,京兆尹韦澳奏事,上 ![]() ![]() ![]() [1]舂季,正月,丙午(初七),唐宣宗任命御史中丞兼尚书右丞夏侯孜为户部侍郞、判户部事。先前,判户部一职有缺,京兆尹韦澳上朝向唐宣宗奏事,唐宣宗想让韦澳补任判户部一官。韦澳推辞说:“我这些年精神和⾝体都衰老消耗过度,实在难以再处置繁杂艰巨的事务,多次向陛下乞求去主管一个小镇,而一直没有获得陛下的恩准。”唐宣宗听后很不⾼兴。韦澳回到家中,外甥柳怕韦澳说错了话,深 ![]() ![]() [2]上 ![]() [2]唐宣宗想去华清宮,谏官们极力上言加以劝阻,为此唐宣宗放弃了去华清宮游玩的想法。唐宣宗喜 ![]() [3]二月,辛巳,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魏暮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暮为相,议事于上前,他相或委曲规讽,暮独正言无所避,上每叹曰;“暮绰有祖,我心重之。”然竟以刚直为令狐所忌而出之。 [3]二月,辛巳(十三⽇),唐宣宗任命门下侍郞、同平章事魏暮挂同平章事衔,充任西川节度使。魏暮为宰相,在唐宣宗面前议政事时,其他宰相多不敢直言,有时不过委曲婉转地规劝几句,唯独魏暮敢直言无所避讳,唐宣宗每次听到魏暮的直言规讽之后,总是赞叹说:“魏暮有其先祖魏徽的遗风,我从心里敬重他。”然而,竟因为刚直不阿而为令狐所忌,被挤出朝廷外任节度使。 [4]岭南溪洞蛮屡为侵盗;夏,四月,壬申,以右千牛大将军宋涯为安南、邕管宣 ![]() ![]() [4]岭南地区的溪洞蛮人屡次侵盗;夏季,四月,壬申(初五),唐宣宗任命右千牛大将军宋涯为安南、邕管宣 ![]() ![]() [5]甲午,立皇子灌为卫王,为广王。 [5]甲午(二十八⽇),唐宣宗立皇子李灌为卫王,李为广王。 [6]秋,七月,庚子,以兵部侍郞、判度支萧邺同平章事,仍判度支。 [6]秋季,七月,庚子(初五),唐宣宗任命兵部侍郞、判度支萧邺为同平章事,依旧掌判度支。 [7]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上正⾊谓曰:“我畜养尔曹,正供戏笑耳,岂得辄预朝政 ![]() [7]宮廷教坊里有一个优人名祝汉贞,为人滑稽敏捷,唐宣宗有时随意指着某一物件,让祝汉贞当场表演口戏,祝汉贞即照着唐宣宗所指物编造故事笑话,口若悬河,就象早已编造好了一样,使听者捧腹大笑,于是得到唐宗的喜 ![]() ![]() ![]() 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晓音律,尤有宠。程恃恩暴横,以睚眦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 ![]() 宮廷乐工罗程,善于弹奏琵琶,自唐武宗朝已得到宠幸;唐宣宗平素通晓音律,对罗程更加宠 ![]() ![]() ![]() ![]() [8]八月,成德节度使王绍鼎薨。绍鼎沈湎无度,好登楼弹 ![]() ![]() [8]八月,成德节度使王绍鼎去世。王绍鼎沈缅于酒⾊,狂饮无度,喜 ![]() ![]() [9]九月,辛酉,以太子太师卢钧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9]九月,辛酉(二十七⽇),唐宣宗任命太子太师卢钧以同平章事衔,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10]冬,十月,己巳,以秦成防御使李承勋为泾原节度使。承勋,光弼之孙也。先是,吐蕃酋长尚延心以河、渭二州部落来降,拜武卫将军;承勋利其羊马之富, ![]() ![]() ![]() ![]() [10]冬季,十月,己巳(初五),唐宣宗任命秦成防御使李承勋为泾原节度使。李承勋是李光弼的孙子。先前,吐蕃酋长尚延心率河州、谓州两州的部落归降唐朝,被任为武卫将军;李承勋贪图尚延心部众的羊马财富,将尚延心引 ![]() ![]() ![]() ![]() [11]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朗以疾辞位;壬申,以朗为太子太师。 [11]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朗因患疾病要求辞去相位;壬申(初八),唐宣宗任命郑朗为太子太师。 [12]上晚节颇好神仙,遣中使 ![]() [12]唐宣宗晚年很 ![]() ![]() [13]王端章册立回鹘可汗,道为黑车子所塞,不至而还。辛卯,贬端章贺州司马。 [13]王端章被派往安西册立回鹘可汗,因道路被黑车子所堵塞,没有到达目的地而返回。辛卯(二十七⽇),唐宣宗将王端章贬为贺州司马。 [14]十一月,壬寅,以成德军留后王绍懿为节度使。 [14]十一月,壬寅(初八),唐宣宗任命成德军留后王绍懿为节度使。 [15]十二月,萧邺罢判度支。 [15]十二月,萧邺被罢去判度支的职务。 十二年(戊寅、858) 十二年(戊寅,公元858年) [1]舂,正月,以康王傅、分司王式为安南都护、经略使。式有才略,至 ![]() ![]() ![]() [1]舂季,正月,唐宣宗任命康王傅、分司东都王式为安南都护、经略使。王式有雄才大略,到达 ![]() ![]() ![]() ![]() ![]() [2]初,户部侍郞、判度支刘为翰林学士,上器重之。时为河东节度使,手诏征⼊朝,奏发河东,外人始知之。戊午,以同平章事。,仁轨之五世孙也。 [2]起初,户部侍郞、判度支刘为翰林学士,唐宣宗对他十分器重。这时刘任河东节度使,被唐宣宗以手诏征召回朝廷,刘向唐宣宗上奏,告知已从河东出发,朝外百官才知道这件事。戊午(二十五⽇),唐宣宗任命刘为同平章事。刘是刘仁轨第五世孙。 与崔慎由议政于上前,慎由曰;“惟当甄别品流,上酬万一。”曰:“昔王夷甫祖尚浮华,妄分流品,致中原丘墟。今盛明之朝,当循名责实,使百官各称其职;而遽以品流为先,臣未知致理之⽇!”慎由无以对。 刘与崔慎由唐宣宗面前议论政事,崔慎由说;“应该甄别百官的等级辈份,皇上据此赐与职位。”刘说:“西晋时王夷甫祖尚浮华,妄将员官分为清浊流品,结果演成大祸,使中原地区变成了废丘。今天是明君在位,盛明之朝,应当 ![]() [3]轩辕集至长安,上召⼊集中,问曰:“长生可学乎?”对曰:“王者屏 ![]() [3]道士轩辕集来到长安,唐宣宗将他召⼊宮 ![]() ![]() ![]() [4]二月,甲子朔,罢公卿朝拜光陵及忌⽇行香,悉移宮人于诸陵。 [4]二月,甲子朔(初一),唐宣宗罢除公卿大臣朝拜唐穆宗光陵的礼仪,以及唐穆宗忌⽇到其陵墓起居行香之礼,又命令将全部宮人移居于诸皇帝的陵墓前居住,朝夕供奉。 [5]戊辰,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崔慎由为东川节度使。 [5]戊辰(初五),唐宣宗任命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崔慎由为东川节度使。 上 ![]() 唐宣宗想登丹凤楼宽赦罪犯,令狐说:“登楼大赦,军士庶民都要有恩给,费用太大,而且做这样一件影响大巨的事,应该有正当的名份;何况大赦的事不可多。”唐宣宗听后很不⾼兴,说:“对于朕来讲,登楼大赦以什么名份为最合适!”崔慎由说:“陛下至今还没有建立储宮,安排皇位继承人是四海之內广大臣民所⽇夜盼望的事。如果举行册立皇太子的典礼,就是举行郊祀典礼也可以,更何况于登楼大赦呢!”当时唐宣宗吃方士所炼的丹药,內心已 ![]() [6] ![]() ![]() [6] ![]() ![]() [7]夏,四月,以右街使、驸马都尉刘异为宁节度使,异尚安平公主,上妹也。 [7]夏季,四月,唐宣宗任命右街使、驸马都尉刘异为宁节度使。刘异所娶安平公主,是唐宣宗的妹妹。 [8]庚子,岭南都将王令寰作 ![]() [8]庚子(初九),岭南都将王令环发动叛 ![]() ![]() [9]戊申,以兵部侍郞、盐铁转运使夏侯孜同平章事。 [9]戊申(十七⽇),唐宣宗任命兵部侍郞、盐铁转运使夏侯孜为同平章事。 [10]五月,丙寅,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刘薨。病笃,犹手疏论事,上甚惜之。 [10]五月,丙寅(初六),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刘去世。刘病重之时,仍然给唐宣宗手写疏奏议论政事,唐宣宗对他的死深 ![]() [11]以右金吾大将军李燧为岭南节度使,已命中使赐之节,给事中萧封还制书;上方奏乐,不暇别召中使,使优人追之,节及燧门而返。,之从⽗弟也。辛巳,以泾原节度使李承勋为岭南节度使,发邻道兵讨 ![]() [11]唐宣宗将任命右金吾大将军李燧为岭南节度使,已经命令宦官中使赐给李燧岭南节度使的符节,但所颁诏书被给事中萧封驳退还;当时唐宣宗正在奏乐游玩,没有闲暇再召宦官中使执行任务,即派遣⾝边的一名伎优去追回符节,结果,岭南节度使的符节在刚送到李燧的家门口时被追回。萧是萧的堂弟。辛已(二十一⽇),唐宣宗任命泾源节度使李承勋为岭南节度使,调发与岭南相邻的数道军队,征讨王令环的叛 ![]() [12]是⽇,湖南军 ![]() [12]这一天,湖南又发生军 ![]() ![]() [13]六月,丙申,江西军 ![]() [13]六月,丙申(初六),江西发生军 ![]() [14]初,安南都护李涿为政贪暴,強市蛮中马牛,一头止与盐一斗;又杀蛮酋杜存诚。群蛮怨怒,导南诏侵盗边境。 [14]起初,安南都护府都护李涿为政贪鄙暴 ![]() 峰州有林西原,旧有防冬兵六千,其旁七绾洞蛮,其酋长曰李由独,常助国中戍守,输租赋。知峰州者言于涿,请罢戍兵,专委由独防遏;于是由独势孤,不能自立,南诏拓东节度使以书 ![]() ![]() 安南都护府所辖峰州有林西原,原有防冬兵六千人,在林西原旁边有七绾洞蛮,有酋长名叫李由独,经常协助国中戍守边境,并向唐朝州县地方官输纳租赋。掌峰州行政的地方官向李涿上言,请求罢去林西原防冬的六千戍兵,把戍守边境防止蛮寇的责任委 ![]() ![]() [15]秋,七月,丙寅,宣州都将康全泰作 ![]() [15]秋季,七月,丙寅(初七),宣州都将康全泰发动叛 ![]() [16]丁卯,右补阙內供奉张潜上疏,以为:“藩府代移之际,皆奏仓库蓄积之数,以羡余多为课绩,朝廷亦办而甄奖。窃惟藩府财赋,所出有常,苟非赋敛过差,及停废将士,减削⾐粮,则羡余何从而致!比来南方诸镇数有不宁,皆此故也。一朝有变,所蓄之财悉遭剽掠;又发兵致讨,费用百倍,然则朝廷竟有何利!乞自今藩府长吏,不增赋敛,不减粮赐,独节游宴,省浮费,能致羡余者,然后赏之。”上嘉纳之。 [16]丁卯(初八),右补阙內供奉张潜向唐宣宗上疏,认为:“藩镇使府每当主政官按期调任它官的时候,都得向朝廷奏告使府仓库所蓄积的钱粮数目,将规定数额之外的余额多作为吏部考课的治绩,朝廷也以此来进行甄别奖励。我想藩镇使府的财赋,所出有常数,如果不是对所管下的民众聚敛过多,以及停废所部将士的军饷,减扣士兵的⾐,那朝廷所定税额之外的余额从什么地方而来!近来南方几个藩镇常有不安宁,都是这个缘故。一旦发生变故,使府仓库所积蓄的财富全部遭到抢劫,而朝廷又调发军队去讨伐,所需费用更是使府仓库所畜财物的百倍,这们来看对朝廷又有什么利益!希望自今以后,凡藩镇使府主政官吏,不必增加对管內民众的赋敛,不准减少所税将士的赐粮,并且节制府帅长官的游宴之费,省下一切浮华费用,能这样在朝廷现定的赋税数额之外而有余额,当然可以得到奖赏。”唐宣宗对张潜的疏奏表示同意,并对他的建议加以采纳。 [17]容管奏都虞侯来正谋叛,经略使宋涯捕斩之。 [17]容管军奏告朝廷,都虞候来正 ![]() ![]() 初,忠武军精兵皆经⻩冒着,号⻩头军。李承勋以百人定岭南,宋涯使麾下效其服装,亦定容州。 起初,忠武军的精兵都头戴⻩帽,号称⻩头军。李承勋率⻩头军一百人平定岭南,宋涯让麾下精兵仿效忠武⻩头军的服装,也平定了容州。 安南有恶民,屡为 ![]() ![]() ![]() ![]() ![]() 安南有一群顽固刁民,屡次发动叛 ![]() ![]() ![]() ![]() ![]() [18]淮南节度使崔铉奏已出兵讨宣州贼;八月,甲午,以铉兼宣歙观察使。己亥,以宋州刺史温璋为宣州团练使。璋,造之子也。 [18]淮南节度使崔铉奏告朝廷,声称已经出派军队去征讨宣州叛贼;八月,甲午(初六),唐宣宗命崔铉兼任宣歙观察使。己亥(十一⽇),又任命宋州刺史温璋为宣州团练使。温璋是温造的儿子。 [19]河南、北、淮南大⽔,徐、泗⽔深五丈,漂没数万家。 [19]河南、河北、淮南地区发生大⽔灾,徐州、泗州地方的洪⽔深达五丈,有数万户人家被漂没于洪⽔中。 [20]冬,十月,建州刺史于延陵⼊辞,上曰:“建州去京师几何?”对曰:“八千里。”上曰:“卿到彼为政善恶,朕皆知之,勿谓其远!此阶前则万里也,卿知之乎?”延陵悸慑失绪,上抚而遣之。到官,竟以不职贬复州司马。 [20]冬季,十月,建州刺史于延陵⼊朝向唐宣宗辞行,唐宣宗说:“建州距离京师有多远?”于延陵回答说:“八千里。”唐宣宗说:“你到建州后为政的善恶,朕都知道,不要以为距朝廷太远就胡作非为!万里之遥就象在这台阶之前一样,你知道吗?”于延陵被吓得惊恐失措,应对错 ![]() ![]() 令狐拟李远杭州刺史,上曰:“吾闻远诗云:‘长⽇惟消一局棋,’安能理人!”曰:“诗人托此为⾼兴耳,未必实然。”上曰:“且令往试观之。” 令狐想任用李远为杭州刺史,唐宣宗说:“我听说李远写过这么一句诗:‘长⽇唯消一局棋’,这样一个棋 ![]() 上诏刺史毋得外徙,必令至京师,面察其能否,然后除之。令狐尝徙其故人为邻州刺史,便道之官。上见其谢上表,以问,对曰:“以其道近,省送 ![]() ![]() 唐宣宗颁布诏令,命令各州刺史不得外调到他处做官,必须先到京师长安朝见皇帝,由皇帝当面考察其能否胜任政务,然后再委任官职。令狐曾经将其故旧迁任邻州刺史,未到京师就顺路赶到任所上任。唐宣宗见到这位刺史所上的谢恩表文,就其不到京师朝见皇帝一事询问令狐,令狐回答说:“因为所迁州治任所较远,所以不来长安,以省去 ![]() ![]() 上临朝,接对群臣如宾客,虽左右近习,未尝见其有惰容。每宰相奏事,旁无一人立者,威严不可仰视。奏事毕,忽怡然曰:“可以闲语矣!”因问闾阎细事,或谈宮中游宴,无所不至。一刻许,复整容曰:“卿辈善为之,朕常恐卿辈负朕,后⽇不复得相见。”乃起⼊宮。令狐谓人曰:“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尝不汗沾⾐也!” 唐宣宗临朝听政视事时,接待问对群臣犹如对待宾客,就是他的左右近侍,也不曾见过他有倦意。每次宰相奏对政事时,近旁没有一人站立,其威严的神态令人不敢仰视。宰相奏事完毕后,唐宣宗忽然会怡然放松地说:“我们可以谈些闲话了!”接着就问宰相们街道闾巷的细微事,有时谈论宮 ![]() ![]() [21]初,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以封疆险阔,素多盗贼,选精兵数百人别置营训练,号捕盗将。及湖南逐帅,诏商讨之。商遣捕盗将二百人讨平之。 [21]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因为所管辖的疆域峻险广阔,平素就多有盗贼出没,于是挑选精兵数百人另外编成营队进行训练,号称捕盗将。当湖南发生驱逐主帅的军 ![]() ![]() ![]() [22]崔铉奏克宣州,斩康全泰及其 ![]() [22]崔铉奏告朝廷,宣称已攻克宣州城,斩叛将康全泰及其 ![]() [23]上以光禄卿韦宙⽗丹有惠政于江西,以宙为江西观察使,发邻道兵以讨⽑鹤。 [23]唐宣宗因为光禄卿韦宙的⽗亲韦丹在江西主政时曾有良好的政绩,任命韦宙为江西观察使,并调发与江西相邻道的军队,以讨伐⽑鹤。 [24]崔铉以宣州已平,辞宣歙观察使。十一月,戊寅,以温璋为宣歙观察使。 [24]崔铉以宣州已经平定,请求辞去宣歙观察使的职务。十一月,戊寅(二十一⽇),唐宣宗任命温璋为宣歙观察使。 [25]兵部侍郞、判户部蒋伸从容言于上曰:“近⽇官颇易得,人思徼幸。”上惊曰:“如此,则 ![]() ![]() ![]() ![]() [25]兵部侍郞、判户部蒋伸从容地向唐宣宗上言:“近⽇来官位得来似乎很容易,人们都存有侥幸心理。”唐宣宗大为惊奇地说:“如果是这样,就 ![]() ![]() ![]() [26]韦宙奏克洪州,斩⽑鹤及其 ![]() [26]韦宙向朝廷奏告攻克洪州,斩叛军都将⽑鹤及其 ![]() 十三年(己卯、859) 十三年(己卯,公元859年) [1]舂,正月,戊午朔,赦天下。 [1]舂季,正月,戊午朔(初一),唐宣宗宣布大赦天下。 [2]三月,割河东云、蔚、朔三州隶大同军。 [2]三月,唐朝廷将河东所辖云州、蔚州、朔州三州之地割归大同军领辖。 [3]夏,四月,辛卯,以校书郞于琮为左拾遗內供奉。初,上 ![]() ![]() ![]() [3]夏季,四月,辛卯(初五),唐宣宗任命校书郞于琮为左拾遣內供奉。起初,唐宣宗想让于琮娶永福公主,后又将婚事搁置下来,宰相问其中缘故,唐宣宗说:“朕近⽇与这个女儿在一起吃饭,当朕的面她就把筷子折断。她 ![]() ![]() [4]武宁节度使康季荣不恤士卒,士卒噪而逐之。上以左金吾大将军田牟尝镇徐州,有能名,复以为武宁节度使,一方遂安。贬季荣于岭南。 [4]武宁节度使康季荣不体恤部下士卒,士卒们起而喧噪,将康季荣驱逐出境。唐宣宗以左金吾大将军田牟曾经镇守过徐州,被人们称赞有才⼲,于是再任田牟为武宁节度使,徐州一方于是定安下来。康季荣被贬到岭南。 [5]六月,癸巳,封宪宗子惕为彭王。 [5]六月,癸巳(初九),唐宣宗封唐宪宗的儿子李惕为彭王。 [6]初,上长子郓王温,无宠,居十六宅,余子皆居 ![]() ![]() ![]() [6]起初,唐宣宗的长子郓王李温不为⽗亲喜 ![]() ![]() 上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疽发于背。八月,疽甚,宰相及朝士皆不得见。上密以夔王属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使立之。三人及右军中尉王茂玄,皆上平⽇所厚也。独左军中尉王宗实素不同心,三人相与谋,出宗实为淮南监军;宗实已受敕于宣化门外,将自银台门出,左军副使亓元实谓宗实曰:“圣人不豫逾月,中尉止隔门起居;今⽇除改,未可辨也。何不见圣人而出?”宗实 ![]() ![]() 唐宣宗吃了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所炼的丹药,背上长起毒疮。八月,毒疮发作,唐宣宗卧病不起,宰相和朝士都不得见。唐宣宗密将夔王李滋托付给宦官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让他们出来立李滋继承皇位。三人和右神策军中尉王茂玄都是唐宣宗平⽇所信重的人。唯有左神策军中尉王宗实素来就不与他们同心,王归长等三人密谋,将王宗实挤出 ![]() ![]() ![]() ![]() ![]() 宣宗 ![]() ![]() 唐宣宗聪明细致,沉着果断,用法不徇私情,能虚心纳谏,从谏如流,不轻易将官位赏人,谦恭谨慎,生活节俭, ![]() 丙申,懿宗即位。癸卯,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以王宗实为骠骑上将军。李玄伯、虞紫芝、王乐皆伏诛。 丙申(十三⽇),唐懿宗即皇帝位。癸卯(二十⽇),唐懿宗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任命王宗实为骠骑上将军。给唐宣宗吃丹药的李玄伯、虞紫芝、王乐都被处死。 [7]九月,追尊上⺟晁昭容为元昭皇太后。 [7]九月,唐懿宗追尊自己的⺟亲晁昭容为元昭皇太后。 [8]加魏博节度使弘敬兼中书令,幽州节度使张允伸同平章事。 [8]唐懿宗下令加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兼中书令,幽州节度使张允仲加同平章事衔。 [9]冬,十月,辛卯,敬天下。 [9]冬季,十月,辛卯(初九),唐懿宗宣告大赦天下。 [10]十一月,戊午,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萧邺同平章事,充荆南节度使。 [10]十一月,戊午(初七),唐懿宗任命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萧邺以同平章事衔,出任荆南节度使。 [11]十二月,甲申,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郞杜审权同平章事。审权,元颖之弟子也。 [11]十二月,甲申(初二),唐懿宗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郞杜审权为同平章事。杜审权是杜元颖弟弟的儿子。 [12]浙东贼帅裘甫攻陷象山,官军屡败,明州城门昼闭,进 ![]() ![]() [12]浙江盗贼首领裘甫率众攻陷象山县,官军屡次被裘甫贼众击败,明州的城门⽩天都紧紧关闭,裘甫率众进副剡县,所部贼众有一百人,使浙东地区一片 ![]() [13]司空、门下侍郞、同平章事令狐执政岁久,忌胜己者,中外侧目,其子颇招权受贿。宣宗既崩,言事者竞攻其短,丁酉,以同平章事,充河中节度使。以前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敏中守司徒、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 [13]司空、门下侍郞、同平章事令狐任宰相执掌朝政多年,对才能胜过自己的人猜忌排挤,受到朝里朝外人士的怨恨,令狐的儿子令狐延揽权力,接受贿赂。唐宣宗己崩驾,在唐懿宗面前言事的人竞相对令狐的短处加以攻击,丁酉(十六⽇),唐懿宗令令狐以同平章事衔,出任河中节度使。任命前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衔的⽩敏中为守司徒、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 [14]初,韦皋在西川,开青溪道以通群蛮,使由蜀⼊贡。又选群蛮弟子聚之成都,教以书数, ![]() ![]() [14]起初,韦皋在西川主持军政时,开辟青溪道以通南诏诸蛮族人,让他们通过新开道路由蜀地向朝廷⼊贡。韦皋又选南诏诸蛮族人的弟子聚居于成都,教他们读书计数,企图以 ![]() ![]() ![]() ![]() ![]() 会宣宗崩,遣中使告哀,时南诏丰适卒,子酋龙立,怒曰:“我国亦有丧,朝廷不吊祭。又诏书乃赐故王。”遂置使者于外馆,礼遇甚薄。使者还,具以状闻。上以酋龙不遣使来告丧,又名近玄宗讳,遂不行册礼。酋龙乃自称皇帝,国号大礼,改元建极,遣兵陷播州。 正值唐宣宗崩驾,唐懿宗派遣宦官充当使者往南诏王国告哀,当时南诏国王丰恰巧也去世,丰的儿子酋龙继位,愤怒地说:“我国也有国丧,唐朝廷为什么不派使来吊祭。另外,唐皇帝颁下的诏书还仍然赐给已故的国王,真不象话。”于是将唐朝使者安置于外面的旅馆,对他的礼遇很薄。使者回到朝廷,将情况全部向唐懿宗汇报。唐懿宗以酋龙不派遣使者⼊朝告丧,而且酋龙的名字与唐玄宗李隆基的讳字近音,于是也不给酋龙行册封为南诏国王的册礼。酋龙也就自称皇帝,国号为大礼,改年号为建极,并派遣军队攻陷唐朝的播州。 Www.WuW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