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6579 |
上一章 六纪梁后 下一章 ( → ) | |
起屠维单阏十月,尽玄黓敦牂,凡三年有奇。 均王下 ◎ 贞明五年己卯,公元九一九年 冬,十月,出濛为楚州团练使。 晋王如魏州,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与梁人争,大小百馀战,互有胜负。左 ![]() ![]() 刘鄩围张万进于兗州经年,城中危窘,晋王方与梁人战河上,力不能救。万进遣亲将刘处让乞师于晋,晋王未之许,处让于军门截耳曰:“苟不得请,生不如死!”晋王义之,将为出兵,会鄩已屠兗州,族万进,乃止。以处让为行台左骁卫将军。处让,沧州人也。 十一月,吴武宁节度使张崇寇安州。 丁丑,以刘鄩为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辛卯,王瓚引兵至戚城,与李嗣源战,不利。 梁筑垒贮粮于潘张,距杨村五十里,十二月,晋王自将骑兵自河南岸西上,邀其饷者,俘获而还;梁人伏兵于要路,晋兵大败。晋王以数骑走,梁数百骑围之,李绍荣识其旗,单骑奋击救之,仅免。戊戌,晋王复与王瓚战于河南,瓚先胜,获晋将石君立等;既而大败,乘小舟渡河,走保北城,失亡万计。帝闻石君立勇, ![]() ![]() ![]() 己酉,蜀雄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朗有罪,削夺官爵,复其姓名曰全师朗,命武定节度使兼中书令桑弘志讨之。 吴 ![]() ![]() ![]() ![]() ◎ 贞明六年庚辰,公元九二零年 舂,正月,戊辰,蜀桑弘志克金州,执全师朗,献于成都,蜀主释之。 吴张崇攻安州,不克而还。崇在庐州,贪暴不法。庐江民讼县令受赇,徐知诰遣侍御史知杂事杨廷式往按之, ![]() 晋王自得魏州,以李建及为魏博內外牙都将,将银 ![]() 汉杨洞潜请立学校,开贡举,设铨选;汉主岩从之。 夏,四月,乙亥,以尚书右丞李琪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琪,珽之弟也, ![]() ![]() ![]() 吴宣王重厚恭恪,徐温⽗子专政,王未尝有不平之意形于言⾊,温以是安之。及建国称制,尤非所乐,多沉饮鲜食,遂成寝疾。 五月,温自金陵⼊朝,议当为嗣者。或希温意言曰:“蜀先主谓武侯:‘嗣子不才,君宜自取。’”温正⾊曰:“吾果有意取之,当在诛张颢之初,岂至今⽇ ![]() ![]() 己丑,宣王殂。六月,戊申,溥即吴王位。尊⺟王氏曰太妃。 丁巳,蜀以司徒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周庠同平章事,充永平节度使。 帝以泰宁节度使刘鄩为河东道招讨使,帅 ![]() 闰月,庚申朔,蜀主作⾼祖原庙于万里桥,帅后妃、百官用亵味作鼓吹祭之。华 ![]() ![]() ![]() 刘鄩等围同州,硃友谦求救于晋。秋,七月,晋王遣李存审、李嗣昭、李建及、慈州刺史李存质将兵救之。 乙卯,蜀主下诏北巡,以礼部尚书兼成都尹长安韩昭为文思殿大学士,位在翰林承旨上。昭无文学,以便佞得幸,出⼊宮 ![]() 李存审等至河中,即⽇济河。梁人素轻河中兵,每战必穷追不置。存审选精甲二百,杂河中兵,直 ![]() 河中事梁久,将士皆持两端。诸军大集,刍粟踊贵,友谦诸子说友谦且归款于梁,以退其师,友谦曰:“昔晋王亲赴吾急,秉烛夜战。今方与梁相拒,又命将星行,分我资粮,岂可负 ![]() 晋人分兵攻华州,坏其外城。李存审等按兵累旬,乃进 ![]() 河中兵进攻崇州,静胜节度使温昭图甚惧。帝使供奉官窦维说之曰:“公所有者华原、美原两县耳,虽名节度使,实一镇将,比之雄籓,岂可同⽇语也,公有意 ![]() 冬,十月,辛酉,蜀主如武定军,数⽇,复还安远。 十一月,戊子朔,蜀主以兼侍中王宗俦为山南节度使、西北面都招讨、行营安抚使,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宗昱、永宁军使王宗晏、左神勇军使王宗信为三招讨以副之,将兵伐岐,出故关,壁于咸宜,⼊良原。丁酉,王宗俦攻陇州,岐王自将万五千人屯汧 ![]() 赵王镕自恃累世镇成德,得赵人心,生长富贵,雍容自逸,治府第园沼,极一时之盛,多事嬉游,不亲政事,事皆仰成于僚佐,深居府第,权移左右,行军司马李蔼、宦者李弘规用事于中外,宦者石希蒙尤以谄谀得幸。 初,刘仁恭使牙将张文礼从其子守文镇沧州,守文诣幽州省其⽗,文礼于后据城作 ![]() ![]() ![]() ![]() ![]() ![]() ![]() 吴金陵城成,隐彦谦上费用册籍,徐温曰:“吾既任公,不复会计!”悉焚之。 初,闽王审知承制加其从子泉州刺史延彬领平卢节度使。延彬治泉州十七年,吏民安之。会得⽩鹿及紫芝,僧浩源以为王者之符,延彬由是骄纵,密遣使浮海⼊贡,求为泉州节度使。事觉,审知诛浩源及其 ![]() 汉主岩遣使通好于蜀。 吴越王镠遣使为其子传琇求婚于楚,楚王殷许之。 ◎ 龙德元年辛巳,公元九二一年 舂,正月,甲午,蜀主还成都。 初,蜀主之为太子,⾼祖为聘兵部尚书⾼知言女为妃,无宠,及韦妃⼊宮,尤见疏薄,至是遣还家,知言惊仆,不食而卒。韦妃者,徐耕之孙也,有姝⾊,蜀主适徐氏,见而悦之,太后因纳于后宮,蜀主不 ![]() ![]() ![]() ![]() 甲辰,徙静胜节度使温昭图为匡国节度使,镇许昌。昭图素事赵岩,故得名籓。 蜀主、吴主屡以书劝晋王称帝,晋王以书示僚佐曰:“昔王太师亦尝遗先王书,劝以唐室已亡,宜自帝一方。先王语余云:‘昔天子幸石门,吾发兵诛贼臣,当是之时,威振天下,吾若挟天子据关中,自作九锡禅文,谁能 ![]() 张承业在晋 ![]() ![]() ![]() 二月,吴改元顺义。 赵王既杀李弘规、李霭,委政于其子昭祚。昭祚 ![]() ![]() ![]() ![]() ![]() ![]() 三月,吴人归吴越王镠从弟龙武统军镒于钱唐,镠亦归吴将李涛于广陵。徐温以涛为右雄武统军,镠以镒为镇海节度副使。 张文礼遣使告 ![]() ![]() 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举兵趣大梁,诏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将兵讨之。友能至陈留,兵败,走还陈州,诸军围之。 五月,丙戌朔,改元。 初,刘鄩与硃友谦为婚。鄩之受诏讨友谦也,至陕州,先遣使移书,谕以祸福;待之月馀,友谦不从,然后进兵。尹皓、段凝素忌鄩,因谮之于帝曰:“鄩逗遛养寇,俾俟援兵。”帝信之。鄩既败归,以疾请解兵柄,诏听于西都就医,密令留守张宗奭鸩之,丁亥,卒。 六月,乙卯朔,⽇有食之。 秋,七月,惠王友能降。庚子,诏赦其死,降封房陵侯。 晋王既许籓镇之请,求唐旧臣, ![]() ![]() ![]() 晋人屡于塞上及河津获文礼蜡丸绢书,晋王皆遣使归之,文礼惭惧。文礼忌赵故将,多所诛灭。符习将赵兵万人从晋王在德胜,文礼请召归,以它将代之,且以习子蒙为都督府参军,遣人赍钱帛劳行营将士以悦之。习见晋王,泣涕请留,晋王曰:“吾与赵王同盟讨贼,义犹骨⾁,不意一旦祸生肘腋,吾诚痛之。汝苟不忘旧君,能为之复仇乎?吾以兵粮助汝。”习与部将三十馀人举⾝投地恸哭曰:“故使授习等剑,使之攘除寇敌。自闻变故以来,冤愤无诉, ![]() 八月,庚申,晋王以习为成德留后,又命天平节度使阎宝、相州刺史史建瑭将兵助之,自邢洺而北。文礼先病腹疽;甲子,晋兵拔赵州,刺史王铤降,晋王复以为刺史,文礼闻之,惊惧而卒。其子处瑾秘不发丧,与其 ![]() ![]() ![]() 初,义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直未有子,妖人李应之得小儿刘云郞于陉邑,以遗处直曰:“是儿有贵相。”使养为子,名之曰都。及壮,便佞多诈,处直 ![]() ![]() ![]() ![]() ![]() ![]() ![]() 吴徐温劝吴王祀南郊,或曰:“礼乐未备且唐祀南郊,其费巨万,今未能办也。”温曰:“安有王者而不事天乎!吾闻事天贵诚,多费何为!唐每郊祀,启南门,灌其枢用脂百斛。此乃季世奢泰之弊,又安⾜法乎!”甲子,吴王祀南郊,配以太祖。乙丑,大赦;加徐知诰同平章事,领江州观察使。寻以江州为奉化军,以知诰领节度使。徐温闻寿州团练使崔太初苛察失民心, ![]() 十一月,晋王使李存审、李嗣源守德胜,自将兵攻镇州。张处瑾遣其弟处琪、幕僚齐俭谢罪请服,晋王不许,尽锐攻之,旬⽇不克。处瑾使韩正时将千骑突围出,趣定州, ![]() 契丹主既许卢文进出兵,王郁又说之曰:“镇州美女如云,金帛如山,天皇王速往,则皆己物也,不然,为晋王所有矣。”契丹主以为然,悉发所有之众而南。述律后谏曰:“吾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穷也,何必劳师远山以乘危徼利乎!吾闻晋王用兵,天下莫敌,脫有危败,悔之何及!”契丹主不听,十二月,辛未,攻幽州,李绍宏婴城自守。契丹长驱而南,围涿州,旬⽇拔之,擒刺史李嗣弼。进攻定州,王都告急于晋,晋王自镇州将亲军五千救之,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将兵戍狼山之南以拒之。 ⾼季昌遣都指挥使倪可福以卒万人修江陵外郭,季昌行视,责功程之慢,杖之。季昌女为可福子知进妇,季昌谓其女曰:“归语汝舅:吾 ![]() 是岁,汉以尚书左丞倪曙同平章事。 辰、溆蛮侵楚,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讨平之。 ◎ 龙德二年壬午,公元九二二年 舂,正月,壬午朔,王都省王处直于西第,处直奋拳殴其 ![]() 甲午,晋王至新城南,候骑⽩契丹前锋宿新乐,涉沙河而南;将士皆失⾊,士卒有亡去者,主将斩之不能止。诸将皆曰:“虏倾国而来,吾众寡不敌;又闻梁寇內侵,宜且还师魏州以救 ![]() ![]() ![]() ![]() ![]() ![]() 契丹主责王郁,絷之以归,自是不听其谋。 晋代州刺史李嗣肱将兵定妫、儒、武等州,授山北都团练使。 晋王之北攻镇州也,李存审谓李嗣源曰:“梁人闻我在南兵少,不攻德胜,必袭魏州。吾二人聚于此何为!不若分军备之。”遂分军屯澶州。戴思远果悉杨村之众趣魏州,嗣源引兵先之,军于狄公祠下,遣人告魏州,使为之备。思远至魏店,嗣源遣其将石万全将骑兵挑战。思远知有备,乃西渡洹⽔,拔成安,大掠而还。又将兵五万攻德胜北城,重堑复垒,断其出⼊,昼夜急攻之,李存审悉力拒守。晋王闻德胜势危,二月,自幽州赴之,五⽇至魏州。思远闻之,烧营遁还杨村。 蜀主好为微行,酒肆、倡家靡所不到,恶人识之,乃下令士民皆著大裁帽。 晋天平节度使兼侍中阎宝筑垒以围镇州,决滹沱⽔环之。內外断绝,城中食尽。丙午,遣五百馀人出求食。宝纵其出, ![]() 夏,四月,蜀军使王承纲女将嫁,蜀主取之⼊宮。承纲请之,蜀主怒,流于茂州。女闻⽗得罪,杀自。甲戌,张处瑾遣兵千人 ![]() ![]() ![]() 晋王以天雄马步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命嗣昭诸子护丧归葬晋 ![]() ![]() ![]() 阎宝惭愤,疽发于背,甲戌卒。 汉主岩用术者言,游梅口镇避灾。其地近闽之西鄙,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未至数十里,侦者告之,岩遁逃仅免。 五月,乙酉,晋李存进至镇州,营于东垣渡,夹滹沱⽔为垒。 晋卫州刺史李存儒,本姓杨,名婆儿,以俳优得幸于晋王。颇有膂力,晋王赐姓名,以为刺史;志事掊敛,防城卒皆征月课纵归。八月,庄宅使段凝与步军都指挥使张朗引兵夜渡河袭之,诘旦登城,执存儒,遂克卫州。戴思远又与凝攻陷淇门、共城、新乡,于是澶州之西,相州之南,皆为梁有;晋人失军储三之一,梁军复振。帝以张朗为卫州刺史。朗,徐州人也。 九月,戊寅朔,张处瑾使其弟处球乘李存进无备,将兵七千人奄至东垣渡。时晋之骑兵亦向镇州城下,两不相遇。镇兵及存进营门,存进狼狈引十馀人斗于桥上,镇兵退,晋骑兵断其后,夹击之,镇兵殆尽,存进亦战没。晋王以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镇州食竭力尽,处瑾遣使诣行台请降,未报,存审兵至城下。丙夜午,城中将李再丰为內应,密投缒以纳晋兵,比明毕登,执处瑾兄弟家人及其 ![]() 符习不敢当成德,辞曰:“故使无后而未葬,习当斩衰以葬之,俟礼毕听命。”既葬,即诣行台。赵人请晋王兼领成德节度使,从之。晋王割相、卫二州置义宁军,以习为节度使。习辞曰:“魏博霸府,不可分也,愿得河南一镇,习自取之。”乃以为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加李存审兼侍中。 十一月,戊寅,晋特进、河东监军使张承业卒,曹太夫人诣其第,为之行服,如子侄之礼。晋王闻其丧,不食者累⽇。命河东留守判官何瓚代知河东军府事。 十二月,晋王以魏博观察判官晋 ![]() 魏州税多逋负,晋王以让司录济 ![]() ![]() 是岁,契丹改元天赞。 大封王躬乂, ![]() 段译 均王下贞明五年(己卯、919) 后梁纪六 后梁均王贞明五年(乙印,公元919年) [1]冬,十月,出为楚州团练使。 [1]冬季,十月,吴国派杨出任楚州团练使。 [2]晋王如魏州,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与梁人争,大小百余战,互有胜负。左 ![]() ![]() [2]晋王到魏州,派数万名士卒扩建德胜北城,每天都和后梁争战,大小战争百余次,互有胜负。左 ![]() ![]() ![]() [3]刘围张万进于兖州经年,城中危窘,晋王方与梁人战河上,力不能救。万进遣亲将刘处让乞师于晋,晋王未之许,处让于军门截耳曰:“苟不得请,生不如死!”晋王义之,将为出兵,全已屠兖州,族万进,乃止。以处让为行台左骁卫将军。处让,沧州人也。 [3]刘在兖州包围张万进已经一年多,城中危急窘困,这时晋王正和后梁军在⻩河上作战,无力解救兖州。张万进派遣他的亲信将领刘处让向晋王请求援兵,晋王没有答应。刘处让在军营门口割掉自己的耳朵,说:“如果不答应请求,活着不如死了。”晋王认为他很义气,准备出兵援救兖州。这时正好刘已经攻下兖州,灭了张万进家族,才停止出兵援助。晋王任命刘处让为行台左骁卫将军。刘处让是沧州人。 [4]十一月,吴武节度使张崇寇安州。 [4]十一月,吴国武宁节度使张崇率兵犯侵安州。 [5]丁丑,以刘为泰宁度使、同平章事。 [5]丁丑(十三⽇),后梁帝任命刘为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 [6]辛卯,王瓒引兵至戚城,与李嗣源战,不利。 [6]辛卯(二十七⽇),王瓒率兵到了戚城,与李嗣源 ![]() [7]梁筑垒贮粮于潘张,距杨村五十里。十二月,晋王自将骑兵自河南岸西上,邀其饷者,俘获而还;梁人伏兵于要路,晋兵大败。晋王以数骑走,梁数百骑围之,李绍荣识其旗,单骑奋击救之,仅免。戊戌,晋王复与王瓒战于河南,瓒先胜,获晋将石君立等;既而大败,乘小舟渡河,走保北城,失亡万计。帝闻石君立勇, ![]() ![]() ![]() [7]后梁军在潘张修筑营垒,储蓄粮食,潘张离杨村五十里。十二月,晋王率领骑兵从⻩河南岸向西行进,阻截后梁军的送粮人,俘虏了送粮人而返。后梁军在要害路段埋伏了士兵,晋军大败。晋王领着几个骑兵逃走,后梁军用几百骑兵包围了他们。晋将李绍荣认出是自己军队的旗帜,就一个人骑马去奋力解救晋王,仅使晋王免于一死。戊戌(初五),晋王又和王瓒在⻩河南岸 ![]() ![]() ![]() ![]() [8]己酉,蜀雄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朗有罪,消夺官爵,复其姓名曰全师朗,命武定节度使兼中书令桑弘志讨之。 [8]己酉(十六⽇),前蜀国雄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朗犯了罪,前蜀主解除了他的官爵,恢复了他的姓名叫全师朗,命令武定节度使兼中书令桑弘志讨伐他。 [9]吴 ![]() ![]() ![]() ![]() [9]吴国 ![]() ![]() ![]() ![]() ![]() 六年(庚辰、920) 六年(庚辰,公元920年) [1]舂,正月,戊辰,蜀桑弘志克金州,执全师朗,献于成都,蜀主释之。 [1]舂季,正月,戊辰(初五),前蜀将领桑弘志攻克金州,抓获全师朗,送到成都,前蜀主把他释放了。 [2]吴张崇攻安州,不克而还。 [2]吴将张崇进攻安州,没有攻下,率兵返回。 崇在庐州,贪暴不法。庐江民讼县令受赇,徐知诰遣侍御史知杂事杨廷式往按之, ![]() 张崇在庐州,贪暴不法。庐江的百姓上诉,说庐江县令接受了贿赂。徐知诰派侍御史知杂事杨廷式前往检查,打算以此来威胁张崇一下。杨廷式说:“杂端推事官,体制上非常重要,本职工作,不可不做。”徐知诰说;“怎么办呢?”杨廷式说:“给张崇戴上刑具,派一个官吏去升州,反复诘责都统。”徐知诰说:“现在查办的不过是一个县令,何至如此!”杨廷式说:“县令虽然是个小官,但张崇让他收取的民财都转献给了都统,难道可以舍去大官而去诘责一个小官吗?”徐知诰道歉说:“本来知道小事不⾜以⿇烦你。”徐知诰因此更加器重杨廷式。杨廷式是泉州人。 [3]晋王自得魏州,以李建及为魏博內外牙都将,将银松效节都。建及为人忠壮,所得赏赐,悉分士卒,与同甘苦,故能得其死力,所向立功,同列疾之。宦者韦令图监建及军,谮于晋王曰:“建及以私财骤施,此其志不小,不可使将牙兵。”王疑之;建及知之,行之自若。三月,王罢建及军职,以为代州刺史。 [3]自从晋得到魏州以后,任命李建及为魏博內外牙都将,统率 ![]() ![]() ![]() [4]汉杨洞潜请立学校,开贡举,设铨选;汉主岩从之。 [4]南汉杨洞潜请求建立学校,开设贡举,量才授官,南汉主刘岩听从了他的意见。 [5]夏,四月,乙亥,以尚书左丞李琪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琪,之弟也, ![]() ![]() ![]() [5]夏季,四月,乙亥(疑误),后梁帝任命尚书左丞李琪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李琪是李的弟弟,他的 ![]() [6]河中节度使冀王友谦以兵袭取同州,逐忠武节度使程全晖,全晖奔大梁。友谦以其子令德为忠武留后,表求节钺,帝怒,不许。既而惧友谦怨望,己酉,以友谦兼忠武节度使。制下,友谦已求节钺于晋王,晋王以墨制除令德忠武节度使。 [6]河中节度使冀王朱友谦率兵袭击并夺取了同州,赶走了忠武节度使程全晖。程全晖逃到了大梁。朱友谦任命他的儿子朱令德为忠武留后,并上表皇帝请求赐发符节和斧钺,后梁帝十分生气,没有答应。后来后梁帝害怕朱友谦心怀不満,己酉(十七⽇),任命朱友谦兼任忠武节度使。后梁帝的命令下达时,朱友谦已向晋王请求到符节和斧钺,归降于晋王,于是晋王直接发出亲笔手令任命朱令德为忠武节度使。 [7]吴宣王重厚恭恪,徐温⽗子专政,王未尝有不平之意形于言⾊,温以是安之。及建国称制,尤非所乐,多沈饮鲜食,遂成寝疾。 [7]吴宣王很厚道,而且谦恭谨慎,徐温⽗子掌管全权,宣王从来没有不平之意表现在脸⾊上,徐温因此就安然自在。到了建国称王以后,宣王更没有什么所⾼兴的,经常喝酒,很少吃饭,慢慢就卧 ![]() 五月,温自金陵⼊朝,议当为嗣者。或希温意言曰:“蜀先主谓武侯:‘嗣子不才,君宜自取。’”温正⾊曰:“吾果有意取之,当在诛张颢之初,岂至今⽇ ![]() ![]() 五月,徐温从金陵回朝,商议谁当为继承王位的人。有人 ![]() ![]() 己丑,宣王殂。六月,戊申,溥即吴王位。尊⺟王氏曰太妃。 己丑(二十八⽇),宣王去世。六月,戊申(十八⽇),杨溥登吴王位。尊称他的⺟亲王氏为太妃。 [8]丁巳,蜀以同徒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周同平章事,充永平节度使。 [8]丁巳(二十七⽇),前蜀主让司徒兼门下侍郞、同平章事周以同平章事衔,出任永平节度使。 [9]帝以泰宁节度使刘为河东道招讨使,帅 ![]() [9]后梁帝任命泰宁节度刘为河东道招讨使,率领 ![]() [10]闰月,庚申朔,蜀主作⾼祖原庙于万里桥,帅后妃、百官用亵味作鼓吹祭之。华 ![]() ![]() ![]() [10]闰五月,庚申朔(初一),前蜀主在万里桥修建了⾼祖原庙,带领后妃、百官,供上⾼祖生前最喜 ![]() ![]() ![]() [11]刘等围同州,朱友谦求救于晋;秋,七月,晋王遣李存审、李嗣昭、李建及,慈州刺史李存质将兵救之。 [11]刘等包围了同州,朱友谦请求晋国援救。秋季,七月,晋王派遣李存审、李嗣昭、李建及、慈州刺史李存质率兵前去援救。 [12]乙卯,蜀主下诏北巡,以礼部尚书兼成者尹长安韩昭为文思殿大学士,位在翰林承旨上。昭无文学,以便佞得幸,出⼊宮 ![]() [12]乙卯(二十六⽇),前蜀主颁发诏书,准备到北边巡视。任命礼部尚书兼成都尹长安人韩昭为文思殿大学士,地位在翰林承旨之上。韩昭没有文才,用花言巧语、阿谀逢 ![]() ![]() 八月,戊辰,蜀主发成都,被金甲,冠珠帽,执弓矢而行,旌旗兵甲,亘百余里。雒令段融上言:“不宜远离都邑,当委大臣征讨。”不从。九月,次安远城。 八月,戊辰(初十),前蜀主从成都出发,他⾝披金甲,头戴珠帽,手执弓箭而行,随从的旌旗兵甲,连接起来有百余里长。雒县守令段融上书说:“不宜远离都城,应委派大臣出去征讨。”前蜀主不听。九月,军队驻扎在安远城。 [13]李存审等至河中,即⽇济河。梁人素轻河中兵,每战必穷追不置。存审选精甲二百,杂河中兵,直 ![]() [13]李存审等到了河中,当天过了⻩河。后梁军平时很轻视河中兵,每次战斗都要穷追不舍。李存审挑选了二百名精兵,其中又搀杂了一些河中兵,一直 ![]() 河中事梁久,将士皆持两端。诸军大集,刍粟踊贵,友谦诸子说友谦且归款于梁,以退其师,友谦曰:“昔晋王亲赴吾争,秉烛夜战。今方与梁相拒,又命将星行,分我资粮,岂可负 ![]() 河中事奉后梁时间已经很长,将士们都是脚踩两只船。各路军队都集中在河中,粮草价格昂贵,朱友谦的儿子们劝说朱友谦诚心归服后梁,以此来让后梁军撤兵,朱友谦说;“从前晋王亲自率兵解救我的危急,手持火把连夜作战。现在正和后梁军相持,晋王又命令将帅披星戴月赶来援救,还给我们物资粮食,我们怎么能辜负他呢?” 晋人分兵攻华州,坏其外城。李存审等按兵累旬。乃进 ![]() 晋军分兵去攻打华州,破坏了华州的外城。李存审等按兵不动,几十天后才 ![]() ![]() 河中兵进攻崇州,静胜节度使温昭图甚惧。帝使供奉官窦维说之曰:“公所有者华原、美原两县耳,虽名节度使,实一镇将,比之雄藩,岂可同⽇语也,公有意 ![]() 河中的军队向崇州发起进攻,静胜节度使温昭图非常害怕。后梁帝派供奉官窦维劝他说:“你仅仅有华原、美原两个县罢了,虽然名为节度使,其实是一个镇将,和一些強大的藩镇来比,怎么可以同⽇而语,你想扩大一点吗?”温昭图说:“当然。”窦维说:“让我为你来谋划。”于是就让温昭图上书请求改换个地方。后梁帝于是让汝州防御使华温琪暂为静胜留后。 [14]冬,十月,辛酉,蜀主如武定军,数⽇,复还安远。 [14]冬季,十月,辛酉(初三),前蜀主去了武定军,几天以后又回到安远。 [15]十一月,戊子朔,蜀主以兼侍中王宗俦为山南节度使、西北面都招讨、行营安抚使,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宗昱、永宁军使王宗晏、左神勇军使王宗信为三招讨以副之,将兵伐岐,出故关,壁于咸宜,⼊良原。丁酉,王宗俦攻陇州,岐王自将万五千人屯 ![]() [15]十一月,戊子朔(初一),前蜀主任命兼侍中王宗俦为山南节度使、西北面都招讨、行营安抚使,任命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宗昱,永宁军使王宗晏,左神勇军使王宗信为三名招作为副职,辅助王宗俦领兵伐岐。他们率兵出故关,在咸宜修筑壁垒,后进⼊良原。丁酉(初十),王宗俦向陇州发起进攻,岐王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军队驻扎在 ![]() 庚戌,蜀主发安远城;十二月,庚申,至利州,阆州团练使林思谔来朝,请幸所治,从之。癸亥,泛江而下,龙舟画舸,辉映江渚,州县供办,民始愁怨。壬申,至阆州,州民何康女⾊美,将嫁,蜀主取之,赐其夫家帛百匹,夫一恸而卒。癸未,至梓州。 庚戌(二十三⽇),前蜀主自安远城出发,十二月,庚申(初三),到达利州,阆州团练使林思谔来朝拜,请求前蜀主巡视阆州,前蜀主答应了他的请求。癸亥(初六),顺江而下,龙舟彩船,光辉照映在江的两岸,这些都是強制沿江州县供应,老百姓开始发愁抱怨。壬申(十五⽇),前蜀主到了阆州,阆州的百姓何康有个很漂亮的女儿,将要出嫁,前蜀主就夺为己有,然后赏赐给她的夫家一百匹丝帛,那个未婚夫极其悲痛而死。癸未(二十六⽇),前蜀主到了梓州。 [16]赵王熔自恃累世镇成德,得赵人心,生长富贵,雍容自逸,治府第园沼,极一时之盛,多事嬉游,不亲政事,事皆仰成于僚佐,深居府第,权移左右,行军司马李蔼、宦者李弘规用事于中外,宦者石希蒙尤以谄谀得幸。 [16]赵王王熔依仗世代镇守成德,颇得赵地人心,生活富裕,地位显贵,容仪温文,悠然自得。他治理的府第园池,在当时是最好的。他经常游玩,不问政事,一切政事都依靠僚佐来处理。他深居府第,把大权 ![]() ![]() 初,刘仁恭使牙将张文礼从其子守文镇沧州,守文诣幽州省其⽗,文礼于后据城作 ![]() ![]() 当初,刘仁恭派牙将张文礼随他的儿子刘守文去镇守沧州,刘守文到幽州去看望⽗亲,张文礼随后占据了沧州城发动叛 ![]() ![]() 熔晚年好事佛及求仙,专讲佛经,受符,广斋醮,合炼仙丹,盛饰馆宇于西山,每往游之,登山临⽔,数月方归,将佐士卒陪从者常不下万人,往来供顿,军民皆苦之。是月,自西山还,宿鹘营庄,石希蒙劝王复之他所;李弘规言于王曰:“晋王夹河⾎战,栉风沐雨,亲冒矢石,而王专以供军之资奉不急之费。且时方艰难,人心难测,王久虚府第,远出游从,万一有 ![]() ![]() ![]() ![]() 王熔晚年信佛,喜 ![]() ![]() ![]() ![]() ![]() [17]吴金陵城成,陈彦谦上费用册籍,徐温曰:“吾既任公,不复会计。”悉焚之。 [17]吴国修筑的金陵城落成,陈彦谦将开支帐册送给徐温过目,徐温说:“我既然任用你办,我就不再检查核算了。”于是把那些帐簿全部烧了。 [18]初,闽王审知承制加其从子泉州刺史延彬领平卢节度使。延彬治泉州十七年,吏民安之。会得⽩鹿及紫芝,僧浩源以为王者之符,延彬由是骄纵,密遣使浮海⼊贡,求为泉州节度使。事觉,审知诛浩源及其 ![]() [18]当初闽王王审知承照制书让他的侄儿泉州刺史王延彬兼任平卢节度使。王延彬治理泉州十七年,官民都安居乐业,正好在这个时候,王延彬得到了⽩鹿和紫芝等祥瑞物品,僧人浩源认为这是王延彬要做帝王的征兆。王延彬因此骄傲放肆起来,他偷偷派人过海去帝王那里纳贡,并请求闽王任命他为泉州节度使。事情败露后,王审知诛灭了浩源及其同 ![]() [19]汉主岩遣使通好于蜀。 [19]南汉主刘岩派遣使者到蜀国去互通友好。 [20]吴越王遣使为其子传求婚于楚,楚王殷许之。 [20]吴越王钱派遣使者到楚国为他的儿子钱传求婚,楚王马殷答应了他的请求。 龙德元年(辛巳、921) 龙德元年(辛巳,公元921年) [1]舂,正月,甲午,蜀主还成都。 [1]舂季,正月,甲午(初七),前蜀主回到了成都。 [2]初,蜀主之为太子,⾼祖为聘兵部尚书⾼知言女为妃,无宠,及韦妃⼊宮,尤见疏薄,至是遣还家。知言惊仆,不食而卒。韦妃者,徐耕之孙也,有殊⾊,蜀主适徐氏,见而悦之,太后因纳于后宮,蜀主不 ![]() [2]当初,前蜀主为太子时,⾼祖王建为他聘兵部尚书⾼知言的女儿为妃,不受喜 ![]() ![]() ![]() 蜀主常列锦步障,击球其中,往往远适而外人不知。诸香,昼夜不绝。久而厌之,更皂荚以 ![]() ![]() ![]() 前蜀主经常挂起锦缎围成一个屏幕,在里面击球,往往到较远的地方而外人不知道。他经常烧香,昼夜不绝。时间长了,又讨厌烧香,改用烧皂荚来改变室內气味。他还把缯帛堆成山的样子,然后在上面做一些宮殿楼观,有时经风吹雨淋坏了,就用新的把坏的换掉。有时在缯山上饮酒作乐,一住十来天还不想下来。在缯山的前面挖一条渠,一直通往前蜀主的宮內,有时晚上乘船回宮中,命令宮女们手拿着一千余支蜡烛在前面的船上,脸朝后面站着,⽔面上如同⽩天一样明亮。有时在宮中大吃大喝,鼓乐沸腾,通宵达旦。这种情况是经常的。 [3]甲辰,徙静胜节度使温昭图为匡国节度使,镇许昌。昭图素事赵岩,故得名藩。 [3]甲辰(十七⽇),后梁帝调静胜节度使温昭图任匡国节度使,镇守许昌。温昭图一向事奉赵岩,所以他能得到有名的藩镇。 [4]蜀主、吴主屡以书劝晋王称帝,晋王以书示僚左曰:“昔王太师亦尝遗先王书,劝以唐室已亡,宜自帝一方。先王语余云:‘昔天子幸石门,吾发兵诛贼臣,当是之时,威振天下,吾若挟天子据关中,自作九锡禅文,谁能 ![]() [4]前蜀主、吴主曾多次写信劝晋王称帝,晋王把这些书信让他的僚属们看,并说:“从前王太师也曾给先王书信,劝说唐室已经灭亡,应该自己称帝,占据一方。先王对我说:‘从前天子巡视石门时,我派兵去诛灭了 ![]() ![]() 既而将佐及藩镇劝进不已,乃令有司市⽟造法物。⻩巢之破长安也,魏州僧传真之师得传国宝,蔵之四十年,至是,传真以为常⽟,将鬻之,或识之,曰:“传家国也。”传真乃诣行台献之,将佐皆奉觞称贺。 不久,晋王的左右将佐以及藩镇官吏们不断地劝他称帝,于是他让有关部门购买⽟石制作传国宝物。以前⻩巢攻破长安的时候,魏州僧人传真的师⽗得到过传国之宝,珍蔵了四十年,这时,传真以为是一块普通的⽟石,将准备把它卖掉,有人认出这块宝⽟来,对传真说:“这是传国之宝。”于是传真就到魏州行台献上宝⽟。晋王的左右将佐们都举怀祝贺。 张承业在晋 ![]() ![]() 张承业在晋 ![]() ![]() [5]二月,吴改元顺义。 [5]二月,吴国改年号为顺义。 [6]赵王既杀李弘规、李蔼,委政于其子昭诈。昭祚 ![]() ![]() ![]() ![]() ![]() [6]赵王王熔把李弘规、李蔼杀掉后,让他的儿子王昭祚掌管权政。王昭祚 ![]() ![]() ![]() ![]() 是夕,亲军有宿于潭城西门者,相与饮酒而谋之。酒酣,其中骁健者曰:“吾曹识王太保意,今夕富贵决矣!”即逾城⼊。赵王方焚香受,二人断其首而出,因焚府第。军校张友顺帅众诣德明第,请为留后,德明复姓名曰张文礼,尽灭王氏之族,独置昭祚之 ![]() 这天晚上,赵王的亲军中有人住在潭城的西门,他们在一起喝酒,相与谋划。喝得⾼兴的时候,有位勇敢的人说:“我们很明⽩王太保的意思,今晚上就能让大家富贵了。”说完他们就翻过城墙进⼊城內,此时赵王正在烧香,接受道主天尊所受符,两个人杀死王熔,烧焚了赵王的住宅。军校张友顺率领士卒来到王德明的住地,请他作留后官,王德明恢复了姓名叫张文礼,把王氏的家族全部杀掉,只留下王昭祚的 ![]() [7]三月,吴人归吴越王从弟龙武统军镒于钱唐,亦归吴将李涛于广陵。徐温以涛为右雄武统军,以镒为镇海节度副使。 [7]三月,吴国把吴越王钱堂弟龙武统军钱镒送回钱唐,钱也把吴国将领涛送回广陵。徐温任命李涛为右雄武统军,钱任命钱镒为镇海节度副使。 [8]张文礼遣使告 ![]() ![]() ![]() [8]张文礼派遣使者告诉晋王,赵州已 ![]() [9]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举兵趣大梁,诏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将兵讨之。友能至陈留,兵败,走还陈州,诸军围之。 [9]陈州刺史惠王朱友能反叛,率军直趋大梁城。后梁帝下诏书命令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率兵讨伐朱友能。朱友能到了陈留以后被打败,又退还陈州,各路军队包围了陈州。 [10]五月,丙戌朔,改元。 [10]五月,丙戌朔(初一),后梁改换年号。 [11]初,刘与朱友谦为婚。之受诏讨友谦也,至陕州,先遣使移书,谕以祸福;待之月余,友谦不从,然后进兵。尹皓、段凝素忌,因谮之于帝曰:“逗遛养寇,俾俟援兵。”帝信之。既败归,以疾请解兵柄,诏听于西都就医,密令留守张宗鸩之,丁亥,卒。 [11]当初,刘与示友谦有姻亲关系。刘接受命令去讨伐朱友谦。到了陕州以后,先派遣使者给朱友谦送了一封信,给他讲明⽩怎么做会有祸,怎么做会有福。等待了一个多月,朱友谦不听从刘的意见,刘然后才进兵,尹皓、段凝向来很忌恨刘,就在后梁帝面前诬陷他说;“刘在那里耽搁时间,保护敌人,使敌人有时间等待援兵。”后梁帝相信了他们的话,等到刘战败回来,因病请求解除自己的兵权,后梁帝下诏书,让他在西都洛 ![]() ![]() [12]六月,乙卯朔,⽇有食之。 [12]六月,乙卯朔(初一),出现⽇食。 [13]秋,七月,惠王友能降;庚子,诏赦其死,降封房陵侯。 [13]秋季,七月,惠王朱友能投降。庚子(十七⽇),后梁帝下诏免去他的死罪,降他为房陵侯。 [14]晋王既许藩镇之请,求唐旧臣, ![]() [14]晋王既然同意了藩镇官吏们的请求,就访求唐韩旧臣,打算准备朝廷百官。朱友谦派前礼部尚书苏循到行台,苏循到了魏州,进⼊牙城,看到官府就拱手弯 ![]() ![]() [15]张文礼虽受晋命,內不自安,复遣间使因卢文进求援于契丹;又遣间使来告曰:“王氏为 ![]() ![]() [15]张文礼虽然接受了晋王的命令,但心里很不安,又秘密派使者通过卢文进向契丹求援。同时秘密派使者来告诉后梁说:“王氏被敌兵杀死,但公主十分全安。现在我已经向北面招请契丹人,请求朝廷出派一万精锐队部相助,从德州、棣州渡过⻩河,这样晋人就没有空隙逃跑了。”后梁帝犹疑不决。敬翔说:“陛下如果不乘这个机会收复⻩河以北,那么晋人是很难再被攻破的。应当顺从他们的请求,机不可失啊!”赵岩、张汉杰等人都说:“现在強大的敌人离我们很近,就在⻩河边上,用我们的全部兵力来抵抗他们,还怕支持不下来,哪里能够分出一万多士卒去援救张文礼呢!况且张文礼脚踩两只船,打算以此来巩固自己,对于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于是后梁帝停止了对张文礼的援救。 晋人屡于塞上及河津获文礼蜡丸绢书,晋王皆遣使归之,文礼惭惧。文礼忌赵故将,多所诛灭。符习将赵兵万人从晋王在德胜,文礼请召归,以他将代之,且以习子蒙为都督府参军,遣人赍钱帛劳行营将士以悦之。习见晋王,泣涕请留,晋王曰:“吾王赵王同盟讨贼,义犹骨⾁,不意一旦祸生肘腋,吾诚痛之。汝苟不忘旧君,能为之复雠乎?吾以兵粮助汝。”习与部将三十余人举⾝投地恸哭曰:“故使授习等剑,使之攘除寇敌。自闻变故以来,冤愤无诉, ![]() 晋人曾多次在边境上和⻩河的渡口边抓获张文礼送给契丹和后梁国的用蜡丸密封、用⽩绢书写的书信,晋王每次都派使者给张文礼送回去,张文礼 ![]() ![]() ![]() ![]() 八月,庚申,晋王以习为成德留后,又命天平节度使阎宝、相州刺史史建瑭将兵助之,自邢而北。文礼先病腹疽;甲子,晋兵拔赵州,刺史王铤降,晋王复以为刺史,文礼闻之,惊惧而卒。其子处瑾秘不发丧,与其 ![]() 八月,庚申(初七),晋王任命符习为成德留后,又命令天平节度使阎宝、相州刺史史建瑭率兵帮助他,从邢州、州向北进发。张文礼原先肚子上长了个毒疮,甲子(十一⽇),晋军攻下了赵州,赵州刺史王铤投降了晋军,晋王仍任命为赵州刺史,张文礼听说以后,惊恐而死。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瑾不发布张文礼死亡的消息,而与他的同 ![]() 晋王 ![]() ![]() 晋王打算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攻打镇州,后梁北面招讨使戴思远听说以后,谋划用杨村的人马去袭击德胜北城。晋王抓到投降的后梁兵后才知道了这件事。冬季,十月,已未(初七),晋王命令李嗣源在戚城埋伏下士卒,命令李存审驻扎在德胜,先用骑兵去引 ![]() [16]初,义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直未有子,妖人李应之得小儿刘云郞于陉邑,以遗处直曰:“是儿有贵相。”使养为子,名之曰都。及壮,便佞多诈,处直 ![]() ![]() ![]() [16]起初,义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直没有儿子,妖人李应之在陉邑得到一个名叫刘云郞的小孩儿,把他送给了王处直,并且说:“这个小孩儿有贵人相。”让他收养为儿子,并起名叫王郁。王都长大后,很分阿谀逢 ![]() ![]() ![]() ![]() 及晋王存勖讨张文礼,处直以平⽇镇、定相为 ![]() 晋王李存勖讨伐张文礼的时候,王处直认为平时镇州、定州 ![]() 军府之人皆不 ![]() ![]() ![]() ![]() 军府的人们都不愿招致契丹人⼊侵,王都也忧虑王郁夺取他的地位,于是与书吏和昭训密谋劫持王处直。正好遇上王处直与张文礼在城东喝酒吃饭,王处直晚上回来,王都将他统领的几百名新军士卒埋伏在王处直的住地,一起冲出来边呼边嚷将王处直劫持,并说:“将士们不愿以城招致契丹人的⼊侵,请您回到西院。”于是把他和他的 ![]() ![]() [17]吴徐温劝吴王祀南郊,或曰:“礼乐未备;且唐祀南郊,其费巨万,今未能办也。”温曰:“安有王者而不事天乎 !吾闻事天贵诚,多费何为!唐每郊祀,启同门,灌其枢用脂百斛。此乃季世奢泰之弊,又安⾜法乎!”甲子,吴王祀南郊,配以太祖。乙丑,大赦;加徐知诰同平章事,领江州观察使,寻以江州为奉化军,以知诰领节度使。 [17]吴国徐温劝说吴王去南郊祀,有人说:“现在礼乐还没有准备好。况且唐朝在南郊祭祀时,耗资巨万,现在也办不到。”徐温说:“哪有做了王不祭祀天的!我听说侍奉上天贵在心诚,多耗费又有什么用呢?每当唐朝在南郊祭天,打开南门时,都要用一百斛油脂灌大门的枢纽,这都是衰世挥霍无度的弊病,怎么能效法呢?”甲子(十二⽇),吴王在南郊祭天,并以太祖配享。乙丑(十三⽇),实行大赦。加封徐知诰为同平章事,兼任江州观察使,不久以后又改江州为奉化军,让徐知诰兼任节度使。 徐温闻寿州团练使崔太初苛察失民心, ![]() 徐温听说寿州团练使崔太初因苛刻繁琐失掉民心,打算征调他。徐知诰说:“寿州是边陲大镇,如果追究崔太初,恐怕引起动 ![]() [18]十一月,晋王使李存审、李嗣源守德胜,自将兵攻镇州。张处瑾遣其弟处琪、幕僚齐俭谢罪请服,晋王不许,尽锐攻之,旬⽇不克。处瑾使韩正时将千骑奇突围出,趣定州, ![]() [18]十一月,晋王派李存审、李嗣源镇守德胜,他亲自率兵攻打镇州。后梁将领张处瑾派其弟张处琪、幕僚齐俭向晋王认罪并请求投降,晋王没有答应,率领全部精锐队部继续进攻镇州,结果十几天也没攻下来。张处瑾派韩正时率领一千多骑兵冲出包围圈,直奔定州,打算向王处直请求援救,晋军一直追到行唐,把韩正时俘获斩杀。 [19]契丹主既许卢文进出兵,王郁又说之曰:“镇州美女如云,金帛如山,天皇王速往,则皆已物也,不然,为晋王所有矣。”契丹主以为然。悉发所有之众而南。述律后谏曰:“吾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究也,何必劳师远出以乘危徼利乎!吾闻晋王用兵,天下莫敌,脫有危败,悔之何及!”契丹主不听。十二月,辛未,攻幽州,李绍宏婴城自守。契丹长驱而南,围涿州,旬⽇拔之,擒刺史李嗣弼,进攻定州。王都告急于晋,晋王自镇州将亲军五千救之,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将兵戍狼山之南以拒之。 [19]契丹主已经允许卢文进出兵援救张文礼,王郁又劝他说:“镇州的美女如云,金帛如山,天皇王如能迅速赶到,那里的美女金帛都归您所有,不然的话,就归晋王所有了。”契丹主认为王郁说得对,于是带领全部人马向南进发,述律后劝他说:“我们有西楼羊马之富,这里的乐趣已不可穷尽,何必要劳师远征而且冒着危险去求得那利益呢?我听说晋王用兵,天下无敌,如有危险或被击败,后悔也就来不及了。”契丹主没有听从述律后的劝说,十二月,辛未(二十⽇),契丹人向幽州发起进攻,晋将李绍宏环城自守。契丹人向南深⼊,包围了涿州,十几天后攻下,抓获了涿州刺史李嗣弼。又前进攻打定州。王都向晋王告急,晋王从镇州率领五千亲军前往援救,并派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率兵驻扎在狼山以南抵御契丹人。 [20]⾼季昌遣都指挥使倪可福以卒万人修江陵处郭,季昌行视,责功程之慢,杖之。季昌女为可福子知进妇,季昌谓其女曰:“归误汝舅:吾 ![]() [20]后梁⾼季昌派都指挥使倪可福带领一万多士卒修筑江陵的外城,⾼季昌巡察时,指责工程进展太慢,用 ![]() ![]() [21]是岁,汉以尚书左丞倪曙同平章事。 [21]这一年,汉以尚书左丞倪曙为同平章事。 [22]辰、溆蛮侵楚,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讨平之。 [22]辰州、溆浦的蛮夷犯侵楚国,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率军击败他们。 二年(壬午、992) 二年(壬午,公元992年) [1]舂,正月,壬午朔,王都省王处直于西第,处直奋拳殴其 ![]() [1]舂季,正月,壬午朔(初一),王都到西院看望王处直,王处直愤怒地用拳打王都的 ![]() [2]甲午,晋王至新城南,候骑⽩契丹前锋宿新乐,涉沙河而南;将士皆失⾊,士卒有亡去者,主将斩之不能止。诸将皆曰:“虏倾国而来,吾众寡不敌;又闻梁寇內侵,宜且还师魏州以救 ![]() ![]() [2]甲午(十三⽇),晋王到达新城南面,侦察的骑兵回来说契丹军的前锋驻扎在新乐,准备过了沙河向南进军。将士们听后都 ![]() ![]() ![]() ![]() 晋王至定州,王都 ![]() ![]() ![]() 晋王来到定州,王都到马前去 ![]() ![]() 戊戌,晋王引兵趣望都,契丹逆战,晋王以亲军千骑先进,遇奚酋秃馁五千骑,为其所围。晋王力战,出⼊数四,自午至申不解。李嗣昭闻之,引三百骑横击之,虏退,王乃得出。因纵兵奋击,契丹大败,逐北至易州。会大雪弥旬,平地数尺。契丹人马无食,死者相属于道。契丹主举手指天,谓卢文进曰:“天未令我至此。”乃北归。晋王引兵蹑之,随其行止,见其野宿之所,布藁于地,回环方正,皆如编翦,虽去,无一枝 ![]() 戊戌(十七⽇),晋王率兵直捣望都,契丹兵 ![]() ![]() ![]() 契丹主责王郁,絷之以归,自是不听其谋。 契丹主责怪王郁,把他捆着带回来。从此以后契丹主不再听他的计谋了。 晋代州刺史李嗣肱将兵定妫、儒、武等州,授山北都团练使。 晋国代州刺史李嗣肱平定了妫、儒、武等州,晋王授予他山北都团练使。 [3]晋王之北攻镇州也,李存审谓李嗣源曰:“梁人闻我在南兵少,不攻德胜,必袭魏州。吾二人聚于此何为! 不若分军备之。”遂分军屯澶州。戴思远果悉杨村之众趣魏州,嗣源引兵先之,军于狄公祠下,遣人告魏州,使为之备。思远至魏店,嗣源遣其将石万全将骑兵挑战。思远知有备,乃西渡洹⽔,拔成安,大掠而还。又将兵五万攻德胜北城,重堑复垒,断其出⼊,昼夜急攻之,李存审悉力拒守。晋王闻德胜势危,二月,自幽州赴之,五⽇至魏州。思远闻之,烧营遁还杨村。 [3]晋王北攻镇州的时候,李存审对李嗣源说:“梁人听说我们在南边的兵少,他们不攻德胜,必袭魏州。我们两个人都集中在这里⼲什么呢?不如把军队分开来防备梁军的进攻。”于是两人就把军队分开,一部分驻扎在澶州。戴思远果然率领全部杨村的军队直奔魏州,李嗣源率兵走在他们的前面,驻扎在狄公祠,并派人通告了魏州方面,使他们有所准备。戴思远到魏店,李嗣源出派将领石万全率骑兵挑战。戴思远知道晋军有了防备,就向西渡过洹⽔,攻下成安,大肆抢掠后返回。后来戴思远又率领五万士卒向德胜北城发起进攻,在城外挖了一条条壕沟,又修筑了层层墙垒,切断了晋军的出⼊之路,昼夜连续进攻,李存审全力坚守。晋王听说德胜的形势危急,二月,从幽州出发,五天到达魏州。戴思远听说晋王率军将要到来,就烧毁了军营逃回杨村。 [4]蜀主好为微行,酒肆、倡家靡所不到;恶人识之,乃下令士民皆著大裁帽。 [4]前蜀主喜 ![]() [5]晋天平节度使兼侍中阎宝筑垒以围镇州,决滹沱⽔环之。內外断绝,城中食尽,丙午,遣五百余人出求食。宝纵其出, ![]() [5]晋国天平节度使兼侍中阎宝修筑墙垒把镇州包围起来,并引滹沱⽔环绕在镇州四周。镇州城继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城內的粮食也快吃完了。丙午(疑误),镇州城派五百余人出城找食物。阎宝让他们出来,打算用伏兵把他们抓获。但这些人出来后就攻打工事,阎宝轻视他们,没有任何防备,不一会儿又有数千人到来。这时阎宝的军队还没有集合,镇州人毁坏了阎宝的包围工事冲了出去,并放火攻击阎宝的军营,阎宝不能抵御,退到赵州坚守。镇州人把晋军修筑的墙垒等工事全部毁掉,并把他们的粮草拿走,好几天都拿不完。晋王听说此事,调昭义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嗣昭为北面招讨使,代替阎宝。 [6]夏,四月,蜀军使王承纲女将嫁,蜀主取之⼊宮。承纲请之,蜀主怒,流于茂州。女闻⽗得罪,杀自。 [6]夏季,四月,前蜀军使王承纲的女儿将要出嫁,前蜀主把她收取宮內。王承纲请不要让女儿⼊宮,前蜀主非常生气,把王承纲流放到茂州,王承纲的女儿听说⽗亲被治罪,就杀自了。 [7]甲戌,张处瑾遣兵千人 ![]() ![]() ![]() [7]甲戌(二十四⽇),张处瑾出派一千多士卒到九门外 ![]() ![]() ![]() ![]() ![]() ![]() ![]() ![]() ![]() ![]() ![]() 晋王以天雄马步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命嗣昭诸子护丧归葬晋 ![]() ![]() ![]() 晋王任命天雄马步都指挥、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命令李嗣昭的儿子们护送李嗣昭的灵柩回晋 ![]() ![]() ![]() ![]() ![]() ![]() [8]阎宝惭愤,疽发于背,甲戌卒。 [8]阎宝战败后 ![]() [9]汉主岩用术者言,游梅口镇避灾。其地近闽之西鄙,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未至数十里,侦者告之,岩遁逃仅免。 [9]南汉国主刘岩按照术士的话,到梅口镇去躲避灾难。这个地方接近闽的西部边境,闽将王延美率兵来袭击他,走到离刘岩还几十里的地方时,侦察的人告诉了刘岩,刘岩赶紧逃跑,才免遭袭击。 [10]五月,乙酉,晋李存进至镇州,营于东垣渡,夹滹沱⽔为垒。 [10]五月、乙酉(初六),晋将李存进到达镇州,在东垣渡安营扎寨,在滹沱⽔两侧修筑营垒。 [11]晋卫州刺史李存儒,本姓杨,名婆儿,以俳优得幸于晋王。颇有膂力,晋王赐姓名,以为刺史;专事掊敛,防城卒皆徵月课纵归。八月,庄宅使段凝与步军都指挥使张朗引兵夜渡河袭之,诘旦登诚,执存儒,遂克卫州。戴思远又与凝攻陷淇门、共城、新乡,于是澶州之西,相州之南,皆为梁有;晋人失军储三之一,梁军复振。帝以张朗为卫州刺史。朗,徐州人也。 [11]晋国卫州刺史李存儒,本姓杨,名婆儿,因为会演戏,得到晋王的宠 ![]() [12]九月,戊寅朔,张处瑾使其弟处球乘李存进无备,将兵七千人奄至东垣渡。时晋之骑兵亦向镇州城,两不相遇。镇兵及存进营门,存进狼狈引十余人斗于桥上,镇兵退,晋骑兵断其后,夹击之,镇兵殆尽,存进亦战没。晋王以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 [12]九月,戊寅朔(初一),张处瑾派其弟张处球乘李存进没有防备,率 兵七千突然到达东垣渡。这时晋国的骑兵也向镇州城开进,但两军并没有相遇。镇州的士卒赶到李存进营门,李存进十分狼狈地率领着十几个人在桥上作战,镇州的士卒被击退,晋国的骑兵切断了他们后面的队部,前后夹攻,镇州的士卒几乎被消灭光,李存进战死。晋王任命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 镇州食竭力尽,处瑾遣使指行台请降,未报,存审兵至城下。丙夜午,城中将李再丰为內应,密投缒以纳晋兵,比明毕登,执处瑾兄弟家人及其 ![]() 镇州城內食尽力竭,张处瑾出派使者到行台请求投降,还没有得到回报,李存审的队部已兵临城下,丙午(二十九⽇)夜晚,镇州城中将领李再丰为內应,秘密地用绳子从城墙上把晋军拉进来,到天亮就全部登上了城,抓获了张处瑾的兄弟家人以及他的同 ![]() 符习不敢当成德,辞曰:“故使无后而未葬,习当斩衰以葬之,俟礼毕听命。”即葬,即诣行台,赵人请晋王兼领成德节度使,从之。晋王割相、卫二州置义宁义,以习为节度使。习辞曰:“魏博霸府,不可分也,愿得河南一镇,习自取之。”乃以为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加李存审兼侍中。 符习不敢接受成德节度使,他辞让说:“原来的节度使没有儿子而且还未安葬,我符习应当服重丧然后把他安葬,等到葬礼完毕之后,我再听从大王的命令。”安葬以后,他到了行台。赵人请求晋王兼领成德节度使,晋王答应了赵人的请求。晋王割出相、卫二州设置义宁军,任命符习为义宁军节度使。符习又辞让说:“魏、博是大王的藩镇,不能分割,我希望得到⻩河以南的一个镇,我符习自已去攻占。”于是晋王任命他为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加任李存审兼侍中。 [13]十一月,戊寅,晋特进、河东监军使张承业卒 ,曹太夫人诣其第,为之行服,如子侄之礼。晋王闻丧,不食者累⽇。命河东留守判官何官何瓒代知河东军府事。 [13]十一月,戊寅(初二),晋特进、河东监军使张承业去世,曹太夫人到张承业的府第为他服丧,和他的儿子、侄儿们服的丧礼一样。晋王听到张承业死的消息后,好几天都不吃饭。晋王命令河东留守判官何瓒代管河东军府事。 [14]十二月,晋王以魏博观察判官晋 ![]() [14]十二月,晋王任命魏博观察判官晋 ![]() 魏州税多逋负,晋王以让司录济 ![]() ![]() 魏州的赋税拖欠得很多,晋王因此责怪司济 ![]() ![]() [15]是岁,契丹改元天赞。 [15]这一年,契丹改年号为天赞。 [16]大封王躬义, ![]() [16]大封王躬义,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