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7309 |
上一章 二纪汉后 下一章 ( → ) | |
起強圉协洽五月,尽著雍涒滩二月,不満一年。 ⾼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 ◎ 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 五月,乙酉塑,永康王兀 ![]() ![]() ![]() ![]() ![]() ![]() ![]() ![]() ![]() 后数⽇,集蕃、汉之臣于府署,宣契丹主遗制。其略曰:“永康王,大圣皇帝之嫡孙,人皇王之长子,太后钟 ![]() 辛巳,以绛州防御使王晏为建雄节度使。 帝集群臣庭议进取,诸将咸请出师井陉,攻取镇、魏,先定河北,则河南拱手自服。帝 ![]() ![]() ![]() ![]() ![]() 甲午,以太原尹崇为京北留守,以赵州刺史李存瑰为副留守,河东幕僚真定李骧为少尹,牙将太原蔚进为马步指挥使以佐之。存瑰,唐庄宗之从弟也。 是⽇,刘晞弃洛 ![]() 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马希广,楚文昭王希范之⺟弟也, ![]() ![]() ![]() ![]() 丙申,帝发太原,自 ![]() 丁酉,史弘肇奏克泽州。始,弘肇攻泽州,刺史翟令奇固守不下。帝以弘肇兵少, ![]() ![]() 崔廷勋、耿崇美、奚王拽剌合兵 ![]() ![]() ![]() ![]() ![]() ![]() 辛丑,帝至霍邑,遣使谕河中节度使赵匡赞,仍以契丹囚其⽗延寿告之。 滋德宮有宮人五十馀人,萧翰 ![]() 初,翰闻帝拥兵而南, ![]() ![]() ![]() ![]() ![]() ![]() ![]() ![]() ![]() ![]() ![]() ![]() 甲辰,帝至晋州。 契丹主兀 ![]() 初,契丹主阿保机卒于 ![]() ![]() 帝之即位也,绛州刺史李从朗与契丹将成霸卿等拒命,帝遣西南面招讨使、护国节度使⽩文珂攻之,未下。帝至城下,命诸军四布而勿攻,以利害谕之。戊申,从朗举城降。帝命亲将分护诸门,士卒一人毋得⼊。以偏将薛琼为防御使。 辛亥,帝至陕州,赵晖自御帝马而⼊。壬子,至石壕,汴人有来 ![]() ![]() 崔廷勋见⿇荅,趋走拜,起,跪而献酒,⿇荅踞而受之。 乙卯,帝至新安,西京留司官悉来 ![]() 吴越忠献王弘佐卒。遗令以丞相弘倧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侍中。 丙辰,帝至洛 ![]() ![]() ![]() 戊午,帝发洛 ![]() 辛酉,汴州百官窦贞固等 ![]() ![]() 丙寅,吴越王弘倧袭位。 戊辰,帝下诏大赦。凡契丹所除节度使,下至将吏,各安职任,不复变更。复以汴州为东京,改国号曰汉,仍称天福年,曰:“余未忍忘晋也。”复青、襄、汝三节度。壬申,以京北留守崇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 契丹述律太后闻契丹主自立,大怒,发兵拒之。契丹主以伟王为前锋,相遇于石桥。初,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从晋主北迁,隶述律太后麾下,太后以为排陈使。彦韬 ![]() 初,契丹主德光命奉国都指挥使南宮王继弘、都虞候樊晖以所部兵戍相州,彰德节度使⾼唐英善待之。戍兵无铠仗,唐英以铠仗给之,倚信如亲戚。唐英闻帝南下,举镇请降。使者未返,继弘、晖杀唐英。继弘自称留后,遣使告云唐英反覆,诏以继弘为彰德留后。庚辰,以晖为磁州刺史。安国节度使⾼奉明闻唐英死,心不自安,请于⿇荅,署马步都指挥使刘鐸为节度副使,知军府事,⾝归恒州。帝遣使告谕荆南。⾼从诲上表贺,且求郢州,帝不许。及加恩使至,拒而不受。 唐主闻契丹主德光卒,萧翰弃大梁去,下诏曰:“乃眷中原,本朝故地。”以左右卫圣统军、忠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李金全为北面行营招讨使,议经略北方。闻帝已⼊大梁,遂不敢出兵。 秋,七月,甲午,以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楚王。 或传赵延寿已死。郭威言于帝曰:“赵匡赞,契丹所署,今犹在河中,宜遣使吊祭,因起复移镇。彼既家国无归,必 ![]() 吴越王弘倧以其弟台州刺史弘亻叔同参相府事。 李达以其弟通知福州留后,自诣钱唐见吴越王弘倧,弘倧承制加达兼侍中,更其名曰孺赟。既而孺赟悔惧,以金笋二十株及杂宝赂內牙统军使胡进思,求归福州。进思为之请,弘倧从之。 杜重威自以附契丹,负国中,內常疑惧。及移镇制下,复拒而不受,遣其子弘璲质于⿇荅以求援。赵延寿有幽州亲兵二千在恒州,指挥使张琏将之,重威请以守魏。⿇荅遣其将杨衮将契丹千五百人及幽州兵赴之。闰月,庚午,诏削夺重威官爵,以⾼行周为招讨使,镇宁节度使慕容彦超副之,以讨重威。 辛未,杨邠、郭威、王章皆为正使。时兵荒之馀,公私匮竭,北来兵与朝廷兵合,顿增数倍。章⽩帝罢不急之务,省无益之费以奉军,用度克赡。 庚辰,制建宗庙。太祖⾼皇帝,世祖光武皇帝,皆百世不迁。又立四亲庙,追尊谥号。凡六庙。 ⿇荅贪猾忍残,民间有珍货、美妇女,必夺取之。又捕村民,诬以为盗,披面,抉目,断腕,焚炙而杀之, ![]() ⿇荅遣使督运于洺州,洺州防御使薛怀让闻帝⼊大梁,杀其使者,举州降。帝遣郭从义将兵万人会怀让攻刘鐸于邢州,不克,鐸请兵于⿇荅,⿇荅遣其将杨安及前义武节度使李殷将千骑攻怀让于洺州。怀让婴城自守,安等纵兵大掠于邢、洺之境。契丹所留兵不満二千,⿇荅令所司给万四千人食,收其馀以自⼊。⿇荅常疑汉兵,且以为无用,稍稍废省,又损其食以饲胡兵。众心怨愤,闻帝⼊大梁,皆有南归之志。前颍州防御使何福进,控鹤指挥使太原李荣,潜结军中壮士数十人谋攻契丹,然畏契丹尚強,犹豫未发。会杨衮、杨安等军出,契丹留恒州者才八百人,福进等遂决计,约以击佛寺钟为号。 辛巳,契丹主兀 ![]() ![]() ![]() ![]() ![]() ![]() 冯道等四出安抚兵民,众推道为节度使。道曰:“我,书生也,当奏事而已,宜择诸将为留后。”时李荣功最多,而⽩再荣位在上,乃以再荣权知留后,具以状闻,且请援兵。帝遣左飞龙使李彦从将兵赴之。⽩再荣贪昧,猜忌诸将。奉国厢主华池王饶恐为再荣所并,诈称⾜疾,据东门楼,严兵自卫。司天监赵延乂善于二人,往来谕释,始得解。再荣以李崧、和凝久为相,家富,遣军士围其第求赏给,崧、凝各以家财与之,又 ![]() ![]() ![]() ![]() ![]() 杨衮至邢州,闻⿇荅被逐,即⽇北还,杨安亦遁去,李殷以其众来降。 庚寅,以薛怀让为安国节度使。刘鐸闻⿇荅遁去,举邢州降;怀让诈云巡检,引兵向邢州,鐸开门纳之,怀让杀鐸,以克复闻。朝廷知而不问。 辛卯,复以恒州顺军国为镇州成德军。乙未,以⽩再荣为成德留后。逾年,始以何福进为曹州防御使,李荣为博州刺史。 敕:“盗贼毋问赃多少皆抵死。”时四方盗贼多,朝廷患之,故重其法,仍分命使者逐捕。苏逢吉自草诏,意云:“应贼盗,并四邻同保,皆全族处斩。”众以为:“盗犹不可族,况邻保乎!”逢吉固争,不得已,但省去“全族”字。由是捕贼使者张令柔杀平 ![]() 逢吉为人,文深好杀。在河东幕府,帝尝令静狱以祈福,逢吉尽杀狱囚还报。及为相,朝廷草创,帝悉以军旅之事委杨邠、郭威,百司庶务委逢吉及苏禹珪。二相决事,皆出 ![]() ![]() 楚王希广庶弟天策左司马希崇, ![]() ![]() ![]() 契丹之灭晋也,驱战马二万匹归其国。至是汉兵乏马,诏市士民马于河南诸道不经剽掠者。 制以钱弘倧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王。 ⾼从诲闻杜重威叛,发⽔军数千袭襄州,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击却之。又寇郢州,刺史尹实大破之。乃绝汉,附于唐、蜀。 初,荆南介居湖南、岭南、福建之间,地狭兵弱,自武信王季兴时,诸道⼊贡过其境者,多掠夺其货币。及诸道移书诘让,或加以兵,不得已复归之,曾不为愧。及从诲立,唐、晋、契丹、汉更据中原,南汉、闽、吴、蜀皆称帝。从诲利其赐予,所向称臣,诸国 ![]() 唐主以太傅兼中书令宋齐丘为镇南节度使。 南汉主恐诸弟与其子争国,杀齐王弘弼、贵王弘道、定王弘益、辨王弘济、同王弘简、益王弘建、恩王弘伟、宜王弘照,尽杀其男,纳其女充后宮。作离宮千馀间,饰以珠宝,设镬汤、铁 ![]() ![]() ![]() ![]() ![]() ![]() ![]() ![]() 冯道、李崧、和凝自镇州还。己卯,以崧为太子太傅,凝为太子太保。 庚辰,帝发大梁。 晋昌节度使赵匡赞恐终不为朝廷所容,冬,十月,遣使降蜀,请自终南山路出兵应援。 戊戌,帝至鄴都城下,舍于⾼行周营。行周言于帝曰:“城中食未尽,急攻,徒杀士卒,未易克也。不若缓之,彼食尽自溃。”帝然之。慕容彦超数因事陵轹行周,行周泣诉于执政,掏粪壤实其口,苏逢吉、杨邠密以⽩帝。帝深知彦超之曲,犹命二臣和解之。又召彦超于帐中责之,且使诣行周谢。 杜重威声言车驾至即降,帝遣给事中陈观往谕指,重威复闭门拒之。城中食浸竭,将士多出降者。慕容彦超固请攻城,帝从之。丙午,亲督诸将攻城,自寅至辰,士卒伤者万馀人,死者千馀人,不克而止。彦超乃不敢复言。 初,契丹留幽州兵千五百人戍大梁。帝⼊大梁,或告幽州兵将为变,帝尽杀之于繁台之下。乃围鄴都,张琏将幽州兵二千助重威拒守,帝屡遣人招谕,许以不死。琏曰:“繁台之卒,何罪而戮?今守此,以死为期耳。”由是城久不下。十一月,丙辰,內殿直韩训献攻城之具,帝曰:“城之所恃者,众心耳。众心苟离,城无所保,用此何为!” 杜重威之叛,观察判官金乡王敏屡泣谏,不听。及食竭力尽,甲戌,遣敏奉表出降。乙亥,重威子弘琏来见;丙子, ![]() 臣光曰:汉⾼祖杀幽州无辜千五百人,非仁也; ![]() ![]() ⾼行周以慕容彦超在澶州,固辞鄴都。己卯,以忠武节度使史弘肇领归德节度使,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刘信领忠武节度使兼侍卫马步副都指挥使,徙彦超为天平节度使,并加同平章事。 吴越王弘踧大阅⽔军,赏赐倍于旧。胡进思固谏,弘倧怒,投笔⽔中,曰:“吾之财与士卒共之,奚多少之限 ![]() 十二月,丙戌,帝发鄴都。 蜀主遣雄武都押牙吴崇恽,以枢密使王处回书招凤翔节度使侯益。庚寅,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雄武节度使何重建副之,宣徽使韩保贞为都虞候,共将兵五万,虔钊出散关,重建出陇州,以击凤翔。奉銮肃卫都虞候李廷珪将兵二万出子午⾕,以援长安。诸军发成都,旌旗数十里。 辛卯,皇子开封尹承训卒。承训孝友忠厚,达于从政,人皆惜之。 癸巳,帝至大梁。 威武节度使李孺赟与吴越戍将鲍修让不协,谋袭杀修让,复以福州降唐。修让觉之,引兵攻府第,是⽇,杀孺赟,夷其族。 乙未,追立皇子承训为魏王。 侯益请降于蜀,使吴崇恽持兵籍、粮帐西还,与赵匡赞同上表请出兵平定关中。 己酉,鲍修让传李孺赟首至钱塘,吴越王弘倧以丞相山 ![]() 吴越王弘倧, ![]() 內牙统军使胡进思恃 ![]() ![]() ![]() ![]() 庚戌晦,弘倧夜宴将吏,进思疑其图己,与其 ![]() ![]() ![]() 进思杀⽔丘昭券及进侍鹿光铉。光弦,弘倧之舅也。进思之 ![]() 是岁,唐主以羽林大将军王延政为安化节度使、鄱 ![]() ◎ 乾祐元年戊申,公元九四八年 舂,正月,乙卯,大赦,改元。 帝以赵匡赞、侯益与蜀兵共为寇,患之。会回鹘⼊贡,诉称为 ![]() ![]() 晋昌节度判官李恕,久在赵延寿幕下,延寿使之佐匡赞。匡赞将⼊蜀,恕谏曰:“燕王⼊胡,岂所愿哉!今汉家新得天下,方务招怀,若谢罪归朝,必保富贵。⼊蜀非全计也,‘蹄涔不容尺鲤’,公必悔之。”匡赞乃遣恕奉表请⼊朝。景崇等未行而恕至,帝问恕:“匡赞何为附蜀?”对曰:“匡赞自以⾝受虏官,⽗在虏庭,恐陛下未之察,故附蜀求苟免耳。臣以为家国必应存抚,故遣臣来祈哀。”帝曰:“匡赞⽗子,本吾人也,不幸陷虏。今延寿方坠槛阱,吾何忍更害匡赞乎!”即听其⼊朝。侯益亦请赴二月四⽇圣寿节上寿。景崇等将行,帝召⼊卧內,敕之曰:“匡赞、益之心,皆未可知。汝至彼,彼已⼊朝,则勿问;若尚迁延顾望,当以便宜从事。” 己未,帝更名暠。 以前威胜节度使冯道为太师。 壬戌,吴越王弘亻叔迁故王弘倧于⾐锦军私第,遣匡武都头薛温将亲兵卫之。潜戒之曰:“若有非常处分,皆非吾意,当以死拒之。” 帝自魏王承训卒,悲痛过甚。甲子,始不豫。 赵匡赞不俟李恕返命,已离长安。丙子,⼊见。王景崇等至长安,闻蜀兵已⼊秦川,以兵少,发本道及赵匡赞牙兵千馀人同拒之。景崇恐匡赞牙兵亡逸, ![]() ![]() ![]() 丁丑,帝大渐,杨邠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忠武节度使刘信,立遣之镇。信不得奉辞,雨泣而去。 帝召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受顾命,曰:“余气息微,不能多言。承祐幼弱,后事托在卿辈。”又曰:“善防重威。”是⽇,殂于万岁殿,逢吉等秘不发丧。庚辰,下诏,称:“重威⽗子,因朕小疾,谤议摇众,并其子弘璋、弘琏、弘璨皆斩之。晋公主及內外亲族,一切不问。”磔重威尸于市,市人争啖其⾁,吏不能 ![]() 二月,辛巳朔,立皇子左卫大将军、大內都点检承祐为周王,同平章事。有顷,发丧,宣遗制,令周王即皇帝位。时年十八。 蜀韩保贞、庞福诚引兵自陇州还,要何重建俱西。是⽇,保贞等至秦州,分兵守诸门及衢路,重建遂⼊于蜀。 丁亥,尊皇后曰皇太后。 朝廷知成德留后⽩再荣非将帅才,庚寅,以前建雄留后刘在明代之。 癸巳,大赦。 吴越內牙指挥使何承训复请诛胡进思及其 ![]() ![]() 诏以王景崇兼凤翔巡检使。景崇引兵至凤翔,侯益尚未行,景崇以 ![]() ![]() ![]() 蜀张虔钊自恨无功。癸卯,至兴州,惭忿而卒。 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史弘肇遭⺟丧,不数⽇,复出朝参。 段译 ⾼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丁未、947) 后汉纪二后汉⾼祖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 [1]五月,乙酉朔,永康王兀 ![]() ![]() ![]() ![]() ![]() 延寿欣然与之俱⼊。良久,兀 ![]() ![]() ![]() ![]() [1]五月,乙酉朔(初一),永康王兀 ![]() ![]() ![]() ![]() ![]() ![]() ![]() 后数⽇,集蕃、汉之臣于府署,宣契丹主遗制。其略曰:“永康王,大圣皇帝之嫡孙,人皇王之长子,太后钟 ![]() 几天以后,集中蕃、汉大臣到恒州府衙,宣读契丹主的遗诏。遗诏大略说:“永康王,是大圣皇帝的嫡长孙,是人皇王的长子,太后所钟 ![]() [2]辛卯,以绛州防御使王晏为建雄节度使。 [2]辛卯(初七),后汉⾼祖任命绛州防御使王晏为建雄节度使。 [3]帝集群臣庭议进取,诸将咸请出师井陉,攻取镇、魏,先定河北,则河南拱手自服。帝 ![]() ![]() ![]() ![]() ![]() [3]后汉⾼祖召集群臣在朝廷商议进军路线。众将领都建议从井陉出兵,攻取镇、魏二州,先平定河北,河南就会自己拱手称臣。⾼祖想从石会出兵,进军上 ![]() ![]() ![]() ![]() ![]() ![]() [4]甲午,以太原尹崇为京北留守,以赵州刺史李存为副留守,河东幕僚真定李骧为少尹,牙将太原蔚进为马步指挥使以佐之。存,唐庄宗之从弟也。 [4]甲午(初十)后汉⾼祖任命太原尹刘崇为京北留守,赵州刺史李存为副留守,河东幕僚真定人李骧为少尹,牙将太原人蔚进为马步指挥使来辅助他们。李存是后唐庄宗的堂弟。 [5]是⽇,刘弃洛 ![]() [5]这一天,刘放弃洛 ![]() [6]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马希广,楚文昭王希范之⺟弟也, ![]() ![]() ![]() ![]() [6]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代理镇南节度使马希广是楚国文昭王马希范同⺟的弟弟, ![]() ![]() [7]丙申,帝发太原,自 ![]() [7]丙申(十二⽇),后汉⾼祖从太原起兵,从 ![]() 丁酉,史弘肇奏克泽州。始,弘肇攻泽州,刺史翟令奇固守不下。帝以弘肇兵少, ![]() ![]() 丁酉(十三⽇),史弘肇奏报攻克泽州。开始,史弘肇进攻泽州,刺史翟令奇死守城池,攻不下来。后汉⾼祖认为是史弘肇兵少,想召回撤兵。苏逢吉、杨说:“现在陕、晋、河 ![]() [8]崔廷勋、耿崇美、奚王拽刺合兵 ![]() ![]() ![]() ![]() [8]崔廷勋、耿崇美、奚王拽刺联兵 ![]() ![]() ![]() ![]() 弘肇为人,沈毅寡言,御众严整,将校小不从命,立挝杀之;士卒所过,犯民田及系马于树者,皆斩之;军中惕息,莫敢犯令,故所向必克。帝自晋 ![]() ![]() 史弘肇为人稳重坚毅、沉默寡言,统领军队,号令严明、军纪整肃,大小将领稍不服从命令,立刻打死;士兵经过的地方,凡犯侵百姓田地和在树上系马的,一律斩首。军队中人人小心谨慎,不敢违犯军令,所以所向无敌、攻无不克。⾼祖从晋 ![]() ![]() ![]() ![]() 辛丑,帝至霍邑,遣使谕河中节度使赵匡赞,仍以契丹囚其⽗告之。 辛丑(十七⽇),后汉⾼祖到达霍邑,派使臣招谕河中节度使赵匡赞,并把契丹囚 ![]() [9]滋德宮有宮人五十余人,萧翰 ![]() [9]德宮內有五十多名宮女,萧翰想要带走,宦官张环不给。萧翰砸坏宮门的锁。抢走宮女,抓起张环,用烧红的铁烙他,直把肚子烫烂而死。 初,翰闻帝拥兵而南, ![]() ![]() ![]() ![]() 当初,萧翰听说后汉⾼祖率兵南下,想向北回国,因为怕中原无主后,必然大 ![]() ![]() ![]() 百官谒见淑妃,淑妃泣曰:“吾⺟子单弱如此,而为诸公所推,是祸吾家也。”翰留燕兵千人守诸门,为从益宿卫。壬寅,翰及刘辞行,从益饯于北郊。遣使召⾼行周于宋州,武行德于河 ![]() ![]() ![]() ![]() ![]() ![]() ![]() ![]() 文武百官拜见王淑妃,淑妃哭泣道:“我们⺟子二人这样孤单弱小,却被你们各位推上这个位置,这是祸害我家呵!”萧翰留下一千名燕兵,把守各个大门,并作为李从益的值宿警卫。壬寅(十八⽇),萧翰和刘辞行,李从益在北郊为二人饯行。李从益派遣使者到宋州召⾼行周、到河 ![]() ![]() ![]() ![]() ![]() ![]() ![]() ![]() [10]甲辰,帝至晋州。 [10]甲辰(二十⽇),后汉⾼祖到达晋州。 [11]契丹主兀 ![]() [11]契丹主兀 ![]() 初,契丹主阿保机卒于 ![]() ![]() 当初,契丹主阿保机死于 ![]() ![]() 契丹主以安国节度使⿇为中京留守,以前武州刺史⾼奉明为安国节度使。晋文武官及士卒悉留于恒州,独以翰林学士徐台符、李浣及后宮、宦者、教坊人自随。乙巳,发真定。 契丹主兀 ![]() [12]帝之即位也,绛州刺史李从朗与契丹将成霸卿等拒命,帝遣西南面招讨使、护国节度使⽩文珂攻之,未下。帝至城下,命诸军四布而勿攻,以利害谕之。戊申,从朗举城降。帝命亲将分护诸门,士卒一人毋得⼊。以偏将薛琼为防御使。 [12]后汉⾼祖即位后,绛州刺史李从朗和契丹将军成霸卿等人抗拒诏命。后汉⾼祖派西南面招讨使、护国节度使⽩文珂攻打他们,但未能攻克。⾼祖来到城下,命令各部军队四面围住但不攻城,向李从朗等人晓以利害,劝谕归降。戊申(二十四⽇),李从朗开城投降。后汉⾼祖命令只派亲将分守各门,士卒一人也不许⼊城;命偏将薛琼为防御使。 [13]辛亥,帝至陕州,赵晖自御帝马而⼊。壬子,至右壕,汴人有来 ![]() [13]辛亥(二十七⽇),后汉⾼祖到达陕州,赵晖亲自牵皇帝的马进城。壬子(二十八⽇),抵达石壕,大梁百姓有远来 ![]() [14]六月,甲寅朔,萧翰至恒州,与⿇以铁骑围张砺之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言于先帝,云胡人不可以为节度使?又,吾为宣武节度使,且国舅也;汝在中书乃帖我!又,先帝留我守汴州,今我处宮中,汝以为不可。又,谮我及解里于先帝,云解里好掠人财。我好掠人子女。今我必杀汝!”命锁之。砺抗声曰:“此皆家国大体,吾实言之, ![]() [14]六月,甲寅朔(初一),萧翰来到恒州,与⿇合派铁甲骑兵包围了张砺的住宅。张砺正卧病在 ![]() ![]() ![]() 崔廷勋见⿇,趋走拜,起,跪而献酒,⿇踞而受之。 崔廷勋看到⿇,快步走上前去叩拜,并起⾝后跪着献酒,⿇蹲坐着接受。 [15]乙卯,帝至新安,西京留司官悉来 ![]() [15]乙卯(初二),后汉⾼祖到达新安,西京留守各司的员官都来 ![]() [16]吴越忠献王弘佐卒。遗令以丞相弘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侍中。 [16]吴越国忠献王钱弘佐去世。遗命委任丞相钱弘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侍中。 [17]丙辰,帝至洛 ![]() ![]() ![]() [17]丙辰(初三),后汉⾼祖来到洛 ![]() ![]() ![]() 命郑州防御使郭从义先⼊大梁清宮,密令杀李从益及王淑妃。淑妃且死,曰:“吾儿为契丹所立,何罪而死!何不留之,使每岁寒食,以一盂麦饭洒明宗陵乎!”闻者泣下。 后汉⾼祖命令郑州防御使郭从义先头进⼊大梁,清理內宮,密令杀死李从益和王淑妃。淑妃临死前说:“我儿子是被契丹人立为皇帝,有什么罪而至死!为什么不能留下他一个,让每年的寒食节有一盂麦饭洒在明宗陵前呢!”听到的人都流下眼泪。 [18]戊午,帝发洛 ![]() [18]戊午(初五),后汉⾼祖从洛 ![]() [19]辛酉,汴州百官窦贞固等 ![]() ![]() [19]辛酉(初八),汴州的窦贞固等文武百官在荥 ![]() ![]() [20]丙寅,吴越王弘袭位。 [20]丙寅(十三⽇),吴越王钱弘承袭王位。 [21]戊辰,帝下诏大赦。凡契丹所除节度使,下至将吏,各安职任,不复变更。复以汴州为东京,改国号曰汉,仍称天福年,曰:“余未忍忘晋也。”复青、襄、汝三节度。壬申,以京北留守崇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 [21]戊辰(十五⽇),后汉⾼祖下诏书实行大赦。凡是契丹所委任的节度使,下至将领官吏,各自安于职守,不再变更。又把汴州改为为东京,改国号为汉,年号仍称天福,他说:“我不忍忘却晋呵!”恢复青、襄、汝三州的节度使。壬申(十九⽇)任命京北留守刘崇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 [22]契丹述律太后闻契丹主自立,大怒,发兵拒之。契丹主以伟王为前锋,相遇于石桥。初,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从晋主北迁,隶述律太后麾下,太后以为排陈使。彦韬 ![]() [22]契丹述律太后听说兀 ![]() ![]() ![]() 契丹主慕华中风俗,多用晋臣,而荒于酒⾊,轻慢诸酋长,由是国人不附,诸部数叛,兴兵诛讨,故数年之间,不暇南寇。 契丹主仰慕中原的风俗,所以多用原后晋的大臣,而他自己沉湎于酒⾊之中,轻视怠慢各位酋长,因此国內人不归附于他,各部落多次叛 ![]() [23]初,契丹主德光命奉国都指挥使南宮王继弘、都虞候樊晖以所部兵戍相州,彰德节度使⾼唐英善待之。戍兵无铠仗,唐英以铠仗给之,倚信如亲戚。唐英闻帝南下,举镇请降;使者未返,继弘、晖杀唐英。继弘自称留后,遣使告云唐英反覆,诏以继弘为彰德留后。庚辰,以晖为磁州刺史。 [23]当初,契丹主耶律德光命奉国都指挥使南宮人王继弘、都虞候樊晖带领所部人马守卫相州,彰德节度使⾼唐英对他们很好。守兵缺乏铠甲兵器,⾼唐英就把铠甲兵器给他们,对他们倚重信赖就像亲戚一样。⾼唐英听说后汉⾼祖南下,带领本镇请求归降;派往的使者还没返回,王继弘、樊晖就已杀死了⾼唐英。王继弘自称为留后,派使者告诉说⾼唐英反复无常。后汉⾼祖诏令王继 弘为彰德留后。庚辰(二十七⽇),任命樊晖为磁州刺史。 安国节度使⾼奉明闻唐英死,心不自安,请于⿇,署马步都指挥使刘铎为节度副使,知军府事,⾝归恒州。 安国节度使⾼奉明听说⾼唐英被杀,心里忐忑不安,向⿇请求署理马步都指挥使刘铎为节度副使,主持军府事务,自己回归恒州。 [24]帝遣使告谕荆南。⾼从诲上表贺,且求郢州,帝不许;及加恩使至,拒而不受。 [24]后汉⾼祖派遣使者通告安抚荆南。⾼从诲上表章祝贺,并要求郢州,后汉⾼祖不答应;等到后汉⾼祖派的加恩使来到,⾼从诲拒不接受。 [25]唐主闻契丹主德光卒,萧翰弃大梁去,下诏曰:“乃眷中原,本朝故地。”以左右卫圣统军、忠武节度使李金全为北面行营招讨使,议经略北方。闻帝已⼊大梁,遂不敢出兵。 [25]南唐主听说契丹主耶律德光去世,萧翰放弃大梁逃往北方,下诏书道:“我眷恋着中原,那是本朝的故土。”派左右卫圣统军、忠武节度使李金全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筹划攻取北方;听说后汉⾼祖已进⼊大梁,于是不敢出兵。 [26]秋,七月,甲午,以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楚王。 [26]秋季,七月甲午(十一⽇),后汉⾼祖任命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为楚王。 [27]或传赵延寿已死。郭威言于帝曰:“赵匡赞,契丹所署,今犹在河中,宜遣使吊祭,因起复移镇。彼既家国无归,必 ![]() [27]有人传说赵延寿已经死了。郭威对后汉⾼祖说:“赵匡赞是契丹任命的,现在还留在河中,我们应派遣使者前往吊唁祭祀,从而起用他,并调换镇所。他已无家无国可归,一定会 ![]() [28]吴越王弘以其弟台州刺史弘同参相府事。 [28]吴越王钱弘派他的弟弟台州刺使钱弘共同参预相府事务。 [29]李达以其弟通知福州留后,自诣钱唐见吴越王弘,弘承制加达兼侍中,更其名曰孺。既而孺悔惧,以金笋二十株及杂宝赂內牙统军使胡进思,求归福州;进思为之请,弘从之。 [29]李达命他的弟弟李通主持福州留后事务,自己到钱唐拜见吴越王钱弘,吴越王承用制书加封李达为兼侍中,改他的名为孺。不久,李孺又悔又怕,用二十株金笋和其它珍宝贿赂內牙统军使胡进思,请求回归福州;胡进思替他请求,钱弘答应了。 [30]杜重威自以附契丹,负国中,內常疑惧;及移镇制下,复拒而不受,遣其子弘质于⿇以求援。赵延寿有幽州亲兵二千在恒州,指挥使张琏将之,重威请以守魏;⿇遣其将杨衮将契丹千五百人及幽州兵赴之。闰月,庚午,诏削夺重威官爵,以⾼行周为招讨使,镇宁节度使慕容彦超副之,以讨重威。 [30]杜重威自从投靠契丹、背叛中原后,心里常常疑惧;等到调任归德节度使的制令下达,他又拒不接受;他派自己的儿子杜弘到⿇处作人质,以换取契丹的援兵。当时,赵延寿有二千名幽州亲兵驻扎在恒州,由指挥使张琏率领,杜重威请契丹派他们来帮助固守魏州。⿇派将领杨衮率契丹一千五百人和幽州兵马前往。闰七月庚午(十八⽇),后汉⾼祖诏令削去杜重威的官职爵位,派⾼行周为招讨使,镇宁节度使慕容彦超为副招讨使,出兵讨伐杜重威。 [31]辛未,杨、郭威、王章皆为正使。时兵荒之余,公私匮竭,北来兵与朝廷兵合,顿增数倍。章⽩帝罢不急之务,省无益之费以奉军,用度克赡。 [31]辛未(十九⽇),杨、郭威、王章都为正使。当时正是兵荒马 ![]() [32]庚辰,制建宗庙。太祖⾼皇帝,世祖光武皇帝,皆百世不迁。又立四亲庙,追尊谥号。凡六庙。 [32]庚辰(二十八⽇),后汉⾼祖制令兴建宗庙。太祖⾼皇帝刘邦、世祖光武皇帝刘秀,都百代不迁。又建立了⾼祖、曾祖、祖、考四座亲庙,追尊谥号,共六座庙。 [33]⿇贪猾忍残,民间有珍货、美妇女,必夺取之。又捕村民,诬以为盗,披面,抉目,断腕,焚炙而杀之, ![]() [33]⿇为人贪婪、 ![]() ⿇遣使督运于州,州防御使薛怀让闻帝⼊大梁,杀其使者,举州降。帝遣郭从义将兵万人会怀让攻刘铎于邢州,不克。铎请兵于⿇,⿇遣其将杨安及前义武节度使李殷将千骑攻怀让于州。怀让婴城自守,安等纵兵大掠于邢、之境。 ⿇派使者到州督运粮草,州防御使薛怀让听说后汉⾼祖已⼊大梁城,就杀死那使者,率全州归降。后汉⾼祖派郭从义领兵一万会同薛怀让进攻邢州的刘铎,不能攻克。刘铎向⿇请求救兵,⿇派将领杨安和前义武节度使李殷率一千骑兵攻击州的薛怀让。薛怀让绕城固守,杨安等人纵兵大肆抢掠邢州、州一带。 契丹所留兵不満二千,⿇令所司给万四千人食,收其余以自⼊。⿇常疑汉兵,且以为无用,稍稍废省,又损其食以饲胡兵;众心怨愤,闻帝⼊大梁,皆有南归之志。前颍州防御使何福进,控鹤指挥使太原李荣,潜结军中壮士数十人谋攻契丹,然畏契丹尚強,犹豫未发。会杨衮、杨安等军出,契丹留恒州者才八百人,福进等遂决计,约以击佛寺钟为号。 契丹留在恒州的兵不満二千人,⿇却让有关司衙发给一万四千人粮饷,他把多出的收⼊自己的 ![]() 辛巳,契丹主兀 ![]() ![]() ![]() ![]() ![]() ![]() 辛巳(二十九⽇),契丹主兀 ![]() ![]() ![]() ![]() ![]() ![]() ![]() 冯道等四出安抚兵民,众推道为节度使。道曰:“我书生也,当奏事而已,宜择诸将为留后。”时李荣功最多,而⽩再荣位在上,乃以再荣权知留后,具以状闻,且请援兵,帝遣左飞龙使李彦从将兵赴之。 冯道等人四出巡行按抚士兵和百姓,大家推举冯道为节度使。冯道说:“我是个书生,只能向上奏报事情罢了,应从众位武将里选择留后。”当时李荣功劳最大,而⽩再荣官位在他以上,就让⽩再荣代理主持留后事务,写成奏章上报,并且请派援兵。后汉⾼祖派左飞龙使李彦从领兵前往。 ⽩再荣贪昧,猜忌诸将。奉军国主华池王饶恐为再荣所并,诈称⾜疾,据东门楼,严兵自卫。司天监赵延义善于二人,往来谕释,始得解。 ⽩再荣为人贪婪昏昧,猜忌其他将领。奉军国主华池人王饶怕被⽩再荣 ![]() 再荣以李崧、和凝久为相,家富,遣军士围其第求赏给,崧、凝各以家财与之,又 ![]() ![]() ![]() ![]() ![]() ⽩再荣认为李崧、和凝等人久做宰相,家中殷富,派军士们包围二人的住宅,请求发赏钱,李崧、和凝各自拿出家财分给他们;但⽩再荣又想杀掉二人以灭口。李前去会见⽩再荣,责备他说:“家国灭亡、君主蒙辱,你们手握兵权不去解救。现在刚刚驱遂了一个胡虏将领,镇州百姓死了近三千人,难道单单是你的力量!刚刚脫离死境,就想杀戮宰相,新天子如果追究你擅杀大臣的罪过,你用什么话来回答?”⽩再荣害怕而住手。他又想搜刮百姓的钱财来供给军队,李极力抗争,才算作罢。汉人中曾给⿇供事的,⽩再荣都把他们抓起来来索取财物,恒州人因为他贪婪暴 ![]() 杨衮至邢州,闻⿇被逐,即⽇北还,杨安亦遁去;李殷以其众来降。 杨衮到达邢州,听说⿇已被驱逐,当天向北返回,杨安也领兵跑了;李殷率领他的军队前来投降。 [34]庚寅,以薛怀让为安国节度使。刘铎闻⿇遁去,举邢州降;怀让诈云巡检,引兵向邢州,铎开门纳之,怀让杀铎,以克复闻。朝廷知而不问。 [34]庚寅(初九),后汉⾼祖任命薛怀让为安国节度使。刘铎听说⿇逃跑,就率邢州投降,而薛怀让诈称要⼊城巡视检查,领兵开向邢州,刘铎大开城门让他们进来,薛怀让杀死刘铎,以攻克收复邢州上报。朝廷知道此事但不追问。 [35]辛卯,复以恒州顺军国为镇州成德军。 [35]辛卯(初十),后汉又把恒州顺军国改为镇州成德军。 [36]乙未,以⽩再荣为成德留后。逾年,始以何福进为曹州防御使,李荣为博州刺史。 [36]乙未(十四⽇),后汉⾼祖任命⽩再荣为成德留后。一年后,才任命何福进为曹州防御使,李荣为博州刺史。 [37]敕:“盗贼毋问赃多少皆抵死。”时四方盗贼多,朝廷患之,故重其法,仍分命使者逐捕。苏逢吉自草诏,意云:“应贼盗,并四邻同保,皆全族处斩。”众以为:“盗犹不可族,况邻保乎!”逢吉固争,不得已,但省去“全族”字。由是捕贼使者张令柔杀平 ![]() [37]后汉⾼祖敕令:“盗贼不问赃物多少全都处死罪。”当时各地盗贼蜂起,朝廷深为担忧,所以刑法从严,并分派使者到各处追捕。苏逢吉自己草拟诏文,大意是:“接应盗贼,连同四邻同保,都全族处以斩首。”众大臣认为:“盗贼尚且不可灭族,况且是四邻同保呢!”苏逢吉坚持抗争,不得已,只 删去了“全族”二字。由此,捕贼使者张令柔杀死了平 ![]() 逢吉为人,文深好杀。在河东幕府,帝尝令静狱以祈福,逢吉尽杀狱囚还报。及为相,朝廷草创,帝悉以军旅之事委杨、郭威,百司庶务委逢吉及苏禹。二相决事,皆出 ![]() ![]() 苏逢吉为人,用法刻严、专嗜杀戮。在河东幕府时,后汉⾼祖曾命他“静狱”来祈求福,苏逢吉杀尽狱中囚犯回来答复。等做到宰相时,朝廷初创,后汉⾼祖把一切军务委 ![]() ![]() ![]() ![]() ![]() [38]楚王希广庶弟天策左司马希崇, ![]() ![]() ![]() [38]楚王马希广的异⺟弟弟天策左司马马希崇,生 ![]() ![]() ![]() 希萼自永州来奔丧,乙巳,至趺石。彦⽩希广遣侍从都指挥使周廷诲等将⽔军逆之,命永州将士皆释甲而⼊,馆希萼于碧湘宮,成服于其次,不听⼊与希广相见。希萼求还朗州,周廷诲劝希广杀之。希广曰:“吾何忍杀兄,宁分潭、朗而治之。”乃厚赠希萼,遣还朗州。希崇常为希萼希广,语言动作,悉以告之,约为內应。 马希萼从永州前来奔丧,乙巳(二十四⽇),到达趺石。刘彦告诉马希广,请派侍从都指挥使周廷诲等人率⽔军前往 ![]() [39]契丹之灭晋也,驱战马二万归其国。至是汉兵乏马,诏市士民马于河南诸道不经剽掠者。 [39]契丹灭亡后晋,驱赶战马二万匹回归辽国。到这时后汉军队缺乏战马,诏令到河南各道未经契丹抢掠的地方去购买士民的马匹。 [40]制以钱弘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王。 [40]后汉⾼祖制令任命钱弘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王。 [41]⾼从诲闻杜重威叛,发⽔军数千袭襄州,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击却之。又寇郢州,刺史尹实大破之。乃绝汉,附于唐、蜀。 [41]⾼从诲听说杜重威背叛,就出动⽔军几千人袭击襄州。山东南道节度使安审琦将他击退。⾼从诲又犯侵郢州,被刺史尹实打得大败。于是断绝与后汉的关系,依附于南唐、后蜀。 初,荆南介居湖南、岭南、福建之间,地狭兵弱,自武信王季兴时,诸道⼊贡过其境者,多掠夺其货币。及诸道移书诘让,或加以兵,不得已复归之,曾不为愧。及从诲立,唐、晋、契丹、汉更据中原,南汉、闵、吴、蜀皆称帝,从诲利其赐予,所向称臣。诸国 ![]() 当初,荆南介于湖南、岭南和福建之间,地域狭窄,兵力薄弱。从武信王⾼季兴时起,各道进贡经过这里者,被他多次掠夺钱财货物。到各道下书谴责,或派兵讨伐,他不得已才把财物送还,竟不 ![]() [42]唐主以太傅兼中书令宋齐丘为镇南节度使。 [42]南唐主任命太傅兼中书令宋齐丘为镇南节度使。 [43]南汉主恐诸弟与其子争国,杀齐王弘弼、贵王弘道、定王弘益、辨王弘济、同王弘简、益王弘建、恩王弘伟、宜王弘照,尽杀其男,纳其女充后宮。作离宮千余间,饰以珠宝,设镬汤、铁 ![]() [43]南汉主担心弟弟们和他的儿子争天下,就杀掉齐王刘弘弼、贵王刘弘道、定王刘弘益、辨王刘弘济、同王刘弘简、益王刘弘建、恩王刘弘伟、宜王刘弘照,并杀尽其家中男子,把妇女充⼊后宮。他还命建造离宮一千多间,装饰上珠宝,设置镬汤、铁 ![]() [44]初,帝与吏部尚书窦贞固俱事晋⾼祖,雅相知重,及即位, ![]() [44]当初,后汉⾼祖和吏部尚书窦贞固同在后晋⾼祖处供事,互相深知敬重,待后汉⾼祖当了皇帝,想任命窦贞固为宰相,他问苏逢吉道:“你之外,有谁能作宰相?”苏逢吉和翰林学士李涛知己,于是就推荐李涛,说:“过去李涛请求斩掉张彦泽,陛下在太原,曾看重他,此人可以作宰相。” 会⾼行周、慕容彦超共讨杜重威于邺都,彦超 ![]() ![]() ![]() ![]() ![]() ![]() 正好⾼行周、慕容彦超到邺都共同讨伐杜重威。慕容彦超想要加紧攻城,而⾼行周想放慢进攻来等待敌人的漏洞。⾼行周的女儿是杜重威的儿媳,彦超扬言说:“⾼行周为他女儿的缘故, ![]() ![]() ![]() 戊寅,诏幸澶、魏劳军,以皇子承训为东京留守。 戊寅(二十七⽇),后汉⾼祖下诏书,去澶州、魏州 ![]() [45]冯道、李崧、和凝自镇州还,己卯,以崧为太子太傅,凝为太子太保。 [45]冯道、李崧、和凝从镇州返回,己卯(二十八⽇),后汉⾼祖任李崧为太子太傅,和凝为太子太保。 [46]庚辰,帝发大梁。 [46]庚辰(二十九⽇),后汉⾼祖从大梁出发。 [47]晋昌节度使赵匡赞恐终不为朝廷所容,冬,十月,遣使降蜀,请自终南山路出兵应援。 [47]晋昌节度使赵匡赞顾虑最终不能被后汉朝廷所容,在冬季,十月,派使臣归降后蜀,请求从终南山路出援兵接应。 [48]戊戌,帝至邺都城下,舍于⾼行周营。行周言于帝曰:“城中食未尽,急攻,徒杀士卒,未易克也。不若缓之,彼食尽自溃。”帝然之。幕容彦超数因事陵轹行周,行周泣诉于执政,掬粪壤实其口,苏逢吉、杨密以⽩帝。帝深知彦超之曲,犹命二臣和解之;又召彦超于帐中责之,且使诣行周谢。 [48]戊戌(十七⽇),后汉⾼祖来到邺都城下,住在⾼行周军营中。⾼行周对⾼祖说:“城中粮食未尽,现在猛攻,⽩⽩损失士卒,不容易攻克城池;不如慢慢围困它,城中粮尽自然溃败。”⾼祖认为是这样。慕容彦超屡次借事端辱凌⾼行周,⾼行周向执政大臣哭诉,用双手捧粪土塞嘴,苏逢吉、杨将情况密报⾼祖。⾼祖深知慕容彦超理屈,仍命两位大臣和解;又把慕容彦超召到营帐里责备,并让他去向⾼行周谢罪。 杜重威声言车驾至即降,帝遣给事中陈观往谕指,重威复闭门拒之。城中食浸竭,将士多出降者。慕容彦超固请攻城,帝从之。丙午,亲督诸将攻城,自寅至辰,士卒伤者万余人,死者千余人,不克而止。彦超乃不敢复言。 杜重威曾声称⾼祖的车驾到达就投降,⾼祖派给事中陈观前去宣布旨意,杜重威却又关城门拒绝。城中粮食逐渐吃光。将士多有出城投降的。慕容彦超坚持请求攻城,⾼祖同意。丙午(二十五⽇),⾼祖亲自督励众将攻城,从寅时攻到辰时,士卒伤了一万多人,死了一千多人,未能攻下而收兵。慕容彦超于是不敢再说攻城。 初,契丹留幽州兵千五百戍大梁。帝⼊大梁,或告幽州兵将为变,帝尽杀之于繁台之下。及围邺都,张琏将幽州兵二千助重威拒守,帝屡遣人招谕,许以不死;琏曰:“繁台之卒,何罪而戮?今守此,以死为期耳。”由是城久不下。十一月,丙辰,內殿直韩训献攻城之具,帝曰:“城之所恃者,众心耳。众心苟离,城无所保,用此何为!” 当初,契丹留下一千五百名幽州兵守卫大梁。⾼祖进⼊大梁,有人密报幽州兵将发动兵变,⾼祖把所有幽州兵都杀死在繁台下面。待现在围困邺都,张琏率二千名幽州兵帮助杜重威拒守,⾼祖于是屡次派人劝谕招降,许诺不杀死;张琏说:“繁台下面的幽州兵卒,有什么罪而遭杀戮?现在坚守此城,只求一死罢了。”因此城池久攻不下。十一月丙辰(初六),內殿直韩训进献攻城的器械,⾼祖说:“守城所倚仗的,是众人的心;如果众人离心离德,城池就无人保卫,用这些器械⼲什么!” 杜重威之叛,观察判官金乡王敏屡泣谏,不听。及食竭力尽,甲戌,遣敏奉表出降。乙亥,重威子弘琏来见;丙子, ![]() 杜重威背叛后汉,观察判官金乡人王敏屡次哭泣劝谏,杜重威不听。到现在粮食吃光、气力用尽,甲戌(二十四⽇),派王敏出城奉上降表。乙亥(二十五⽇),杜重威的儿子杜弘琏前来朝见;丙子(二十六⽇),杜重威的 ![]() 郭威请杀重威牙将百余人,并重威家赀籍之以赏战士,从之。以重威为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重威每出⼊,路人往往掷瓦砾诟之。 郭威请求杀死杜重威的一百多名牙将,并抄没杜重威家中的资财赏给战士们,⾼祖同意了。⾼祖任命杜重威为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杜重威每次出⼊,路上的人常常向他扔碎砖烂瓦诟骂他。 臣光曰:汉⾼祖杀幽州无辜千五百人,非仁也; ![]() ![]() 臣司马光曰:后汉⾼祖杀害无辜的幽州士卒一千五百人,是不仁;引 ![]() ![]() [49]⾼行周以慕容彦超在澶州,固辞邺都;己卯,以忠武节度使史弘肇领归德节度使,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刘信领忠武节度使兼侍卫马步副都指挥使,徙彦超为天平节度使,并加同平章事。 [49]⾼行周因为慕容彦超在澶州,所以极力辞去相近的邺都。己卯(二十九⽇),后汉⾼祖命忠武节度使史弘肇领归德节度使,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命义成节度使刘信领忠武节度使兼侍卫马步副都指挥使;调慕容彦超为天平节度使,并加同平章事。 [50]吴越王弘大阅⽔军,赏赐倍于旧;胡进思固谏,弘怒,投笔⽔中,曰:“吾之财与士卒共之,奚多少之限 ![]() [50]吴越王钱弘大举检阅⽔军,赏赐比过去多一倍,胡进思极力劝谏减少赏赐,钱弘动怒,把笔投到⽔里,说:“我的财产和士卒共有,有什么多少的界限呢!” [51]十二月,丙戌,帝发邺都。 [51]十二月,丙戌(初六),后汉⾼祖从邺都出发。 [52]蜀主遣雄武都押牙吴崇恽,以枢密使王处回书招凤翔节度使侯益。庚寅,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雄武节度使何重建副之,宣徽使韩保贞为都虞候,共将兵五万,虔钊出散关,重建出陇州,以击凤翔;奉銮肃卫都虞候李廷将兵二万出子午⾕,以援长安。诸军发成都,旌旗数十里。 [52]后蜀主孟昶派雄武都押牙吴崇恽,带上枢密使王处回的信,招凤翔节度使侯益归降。庚寅(初十),命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命雄武节度使何重建为副安抚使,命宣徽使韩保贞为都虞候,共率五万兵马,张虔钊从散关出兵,何重建从陇州出兵,来攻击凤翔;又命奉銮肃卫都虞候李廷领兵二万出子午⾕,去援助长安。各军从成都出发时,旌旗连绵几十里。 [53]辛卯,皇子开封尹承训卒。承训孝友忠厚,达于从政,人皆惜之。 [53]辛卯(十一⽇),后汉⾼祖的皇子开封尹刘承训去世。刘承训为人孝顺、友 ![]() ![]() [54]癸巳,帝至大梁。 [54]癸巳(十三⽇),后汉⾼祖抵达大梁。 [55]威武节度使李孺与吴越戍将鲍修让不协,谋袭杀修让,复以福州降唐;修让觉之,引兵攻府第,是⽇,杀孺,夷其族。 [55]威武节度使李孺与吴越守将鲍修让不和,李孺谋划袭击杀死鲍修让,再率福州投降南唐;鲍修让察觉了,领兵进攻福州府署,这天,杀死李孺,灭其家族。 [56]乙未,追立皇子承训为魏王。 [56]乙未(十五⽇),后汉⾼祖追立皇子刘承训为魏王。 [57]侯益请降于蜀,使吴崇恽持兵籍、粮帐西还,与赵匡赞同上表请出兵平定关中。 [57]侯益请求归降于后蜀,让吴崇恽拿走凤翔的兵籍和粮帐向西返回,并与赵匡赞一同上表章请求出兵平定关中。 [58]己酉,鲍修让传李孺首至钱塘,吴越王弘以丞相山 ![]() [58]己酉(二十九⽇),鲍修让把李孺的头传至钱唐,吴越王钱弘派丞相山 ![]() [59]吴越王弘, ![]() [59]吴越王钱弘,生 ![]() 內牙统军使胡进思恃 ![]() ![]() 內牙统军使胡进思倚仗着有 ![]() ![]() 弘与內牙指挥使何承训谋逐进思,又谋于內都监使⽔丘昭券,昭券以为进思 ![]() ![]() 钱弘和內牙指挥使何承训计划驱逐胡进思,又和內都监使⽔丘昭券商议,⽔丘昭券认为胡进思 ![]() ![]() 庚戌晦,弘夜宴将吏,进思疑其图己,与其 ![]() ![]() ![]() 庚戌晦(三十⽇),钱弘夜里宴请将领员官,胡进思怀疑他谋害自己,便与他的 ![]() ![]() ![]() 进思称弘之命,承制授弘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侍中。弘曰:“能全吾兄,乃敢承命。不然,当避贤路。”进思许之。弘始视事。 胡进思伪称弘之命,承奉制书授钱弘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侍中。钱弘说:“能保全我哥哥,才敢接受此命,否则,我当避路让贤。”胡进思答应他。钱弘开始处理国事。 进思杀⽔丘昭券及进侍鹿光铉。光铉,弘之舅也。进思之 ![]() 胡进思杀死⽔丘昭券和进侍鹿光铉。鹿光铉是钱弘的舅舅。胡进思的 ![]() [60]是岁,唐主以羽林大将军王延政为安化节度使鄱 ![]() [60]这一年,南唐主命羽林大将军王延政为安化节度使、鄱 ![]() 乾元年(戊申、948) 乾元年(戊申,公元948年) [1]舂,正月,乙卯,大赦,改元。 [1]舂季,正月,乙卯(初五),后汉⾼祖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乾。 [2]帝以赵匡赞、侯益与蜀兵共为寇,患之。会回鹘⼊贡,诉称为 ![]() ![]() [2]后汉⾼祖因为赵匡赞、侯益和后蜀兵联合犯侵,深 ![]() ![]() ![]() 晋昌节度判官李恕,久在赵延寿幕下,延寿使之佐匡赞。匡赞将⼊蜀,恕谏曰:“燕王⼊朝,岂所愿哉!今汉家新得天下,方务招怀,若谢罪归朝,必保富贵。⼊蜀非全计也。‘蹄涔不容尺鲤’,公必悔之。”匡赞乃遣恕奉表请⼊朝。景崇等未行而恕至,帝问恕:“匡赞何为附蜀?”对曰:“匡赞自以⾝受虏官,⽗在虏庭,恐陛下未之察,故附蜀求苟免耳。臣以为家国必应存抚, 故遣臣来祈哀。”帝曰:“匡赞⽗子,本吾人也,不幸陷虏。今延寿方坠槛阱,吾何忍更害匡赞乎!”即听其⼊朝。侯益亦请赴二月四⽇圣寿节上寿。景崇等将行,帝召⼊卧內,敕之曰:“匡赞、益之心,皆未可知。汝至彼,彼已⼊朝,则勿问;若尚迁延顾望,当以便宜从事。” 晋昌节度使判官李恕,多年在赵延寿幕府中,赵延寿派他去辅佐赵匡赞。赵匡赞将要⼊蜀,李恕劝谏说:“燕王⾝⼊契丹朝,难道是他自愿的吗?现在汉家新得天下,正致力招降怀远,如果认罪回归朝廷,一定能保住富贵。到后蜀去不是万全之策,‘牛马蹄印里的⽔,容不得尺长的鲤鱼’,您一定会后悔。”赵匡赞于是派李恕去后汉奉上降表请求⼊朝。王景崇等人还没发兵李恕就到了。⾼祖问李恕:“匡赞为什么归附蜀?”答道:匡赞认为自己因为⾝受胡虏的官职,⽗亲又在胡虏朝廷,怕陛下不能详察,所以依附蜀国寻求苟且免杀。臣认为家国一定应能收留抚 ![]() [3]己未,帝更名。 [3]己未(初九),后汉⾼祖改名为。 [4]以前威胜节度使冯道为太师。 [4]后汉⾼祖任命前威胜节度使冯道为太师。 [5]壬戌,吴越王弘迁故王弘于⾐锦军私第,遣匡武都头薛温将亲兵卫之。潜戒之曰:“若有非常处分,皆非吾意,当以死拒之。” [5]壬戌(十二⽇),吴越王钱弘把原来的吴越王钱弘迁到⾐锦军的私宅,派匡武都头薛温领亲兵守卫,并悄悄告诫薛温:“如果有非常的处理,都不是我的意思,你应当拼死拒绝。” [6]帝自魏王承训卒,悲痛过甚。甲子,始不豫。 [6]后汉⾼祖自从魏王刘承训去世,过于悲伤哀痛,甲子(十四⽇),开始发病。 [7]赵匡赞不俟李恕返命,已离长安,丙子,⼊见。 [7]赵匡赞没等李恕回长安述命,就离开长安去,丙子(二十六⽇),⼊京朝见。 王景崇等至长安,闻蜀兵已⼊秦川,以兵少,发本道及赵匡赞牙兵千余人同拒之。景崇恐匡赞牙兵亡逸, ![]() 王景崇等来到长安时,听说后蜀军队已开⼊秦川,因为自己带的兵少,就起用本道兵马和赵匡赞的一千多名牙兵共同拒敌。王景崇恐怕赵匡赞的牙兵逃跑,想在他们的脸上刺字,稍微透露出一点风声;牙兵的军校赵思绾首先请求在自己脸上刺字来统率部下,王景崇很⾼兴。齐蔵珍悄悄说:“赵思绾凶猛暴戾,难以制服,不如杀掉他。”王景崇不听。赵思绾是魏州人。 蜀李廷将至长安,闻赵匡赞已⼊朝, ![]() ![]() 后蜀李廷快到长安时,听说赵匡赞已向后汉皇帝朝拜,想率兵退回蜀地;王景崇拦击,在子午⾕打败李廷。张虔钊到达宝 ![]() [8]丁丑,帝大渐。杨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忠武节度使刘信,立遣之镇。信不得奉辞,雨泣而去。 [8]丁丑(二十七⽇),后汉⾼祖病危,杨妒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忠武节度使刘信,立刻送他前往镇所。刘信不能辞行,泪如雨下而离去。 帝召苏逢吉、杨、史弘肇、郭威⼊受顾命,曰:“余气息微,不能多言。承幼弱,后事托在卿辈。”又曰:“善防重威。”是⽇,殂于万岁殿,逢吉等秘不发丧。 后汉⾼祖召苏逢吉、杨、史弘肇、郭威⼊宮接受遗嘱,说:“我气息微弱,不能多说。刘承年幼弱小,一切后事拜托各位 ![]() 庚辰,下诏,称:“重威⽗子,因朕小疾,谤议摇众,并其子弘璋、弘琏、弘璨皆斩之。晋公主及內外亲族,一切不问。”磔重威尸于市,市人争啖其⾁,吏不能 ![]() 庚辰(三十⽇),传下皇帝诏书,声称:“杜重威⽗子,乘朕小病,毁谤诽议,动摇人心,连同他的儿子杜弘璋、杜弘琏、杜弘璨一起斩首。晋公主及內外亲族,一概不予追究。”将杜重威尸的肢体裂分于街市,市民争着咬吃他的⾁,官吏不能 ![]() 二月,辛巳朔,立皇子左卫大将军、大內都点检承为周王,同平章事。有顷,发丧,宣遗制,令周王即皇帝位。时年十八。 二月辛巳朔(初一),立皇子左卫大将军、大內都点检刘承为周王,同平章事。不久,发布丧事,宣读遗制,命周王即皇帝位。那年,刘承十八岁。 [9]蜀韩保贞、庞福诚引兵自陇州还,要何重建俱西。是⽇,保贞等至秦州,分兵守诸门及衢路,重建遂⼊于蜀。 [9]后蜀韩保贞、庞福诚率兵从陇州返回,约何重建一起西行。这天,韩保贞等到达秦州,分兵把守各城门及大路,何重建于是进⼊后蜀。 [10]丁亥,尊皇后曰皇太后。 [10]丁亥(初七),后汉尊皇后为皇太后。 [11]朝廷知成德留后⽩再荣非将帅才,庚寅,以前建雄留后刘在明代之。 [11]后汉朝廷知道成德留后⽩再荣不是将帅之才,庚寅(初十),派前建雄留后刘在明前往取代他。 [12]癸巳,大赦。 [12]癸巳(十三⽇),大赦天下。 [13]吴越赵內牙指挥使何承训复请诛胡进思及其 ![]() [13]吴越內牙指挥使何承训又请求诛杀胡进思及其 ![]() 进思屡请杀废王弘以绝后患,弘不许。进思诈以王命密令薛温害之,温曰:“仆受命之⽇,不闻此言,不敢妄发。”进思乃夜遣其 ![]() 胡进思屡次请求杀掉废王钱弘以绝后患,钱弘不允许。胡进思假称王命,密令薛温害死钱弘,薛温说;“我自受命守卫那天起,没有听到过这句话,不敢妄自行动。”胡进思就在夜里出派他的 ![]() 弘畏忌进思,曲意下之。进思亦內忧惧,未几,疽发背卒。弘由是获全。 钱弘畏惧提防胡进思,极力对他低三下四。胡进思也心中担忧害怕,不久,背上恶疮发作而死。钱弘因此得以保全。 [14]诏以王景崇兼凤翔巡检使。景崇引兵至凤翔,侯益尚未行,景崇以 ![]() ![]() ![]() [14]后汉隐帝刘承诏令王景崇兼凤翔巡检使。王景崇领兵到达凤翔,侯益还没有启程,王景崇让 ![]() ![]() [15]蜀张虔钊自恨无功,癸卯,至兴州,惭忿而卒。 [15]后蜀张虔钊恨自己劳师无功,癸卯(二十三⽇),到达兴州,惭愧忿闷而死。 [16]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史弘肇遭⺟丧,不数⽇,复出朝参。 [16]后汉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史弘肇因⺟去世在家居丧,但没过几天,又出来上朝参政。 wWW.wuW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