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北齐书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齐书 作者:李百药 | 书号:10195 时间:2017/3/26 字数:11683 |
上一章 三十四卷 下一章 ( → ) | |
李稚廉,赵郡⾼邑人也。齐州刺史义深之弟。稚廉少而寡![]() ![]() 天平中,⾼祖擢为泰州开府长史、平北将军。稚廉缉谐将士,军民乐悦。⾼祖频幸河东,大相嗟赏。转为世宗骠骑府长史。诏以济州控带川陆,接对梁使,尤须得人,世宗荐之,除济州仪同长史。又迁瀛州长史。⾼祖行经冀州,总合河北六州文籍,商校户口增损。⾼祖亲自部分,多在马上,征责文簿,指景取备,事绪非一。稚廉每应机立成,恒先期会,莫不雅合深旨,为诸州准的。⾼祖顾谓司马子如曰:"观稚廉处分,快人意也。"因集文武数万人,令郞中杜弼宣旨 ![]() 世宗嗣事,召诣晋 ![]() 天保初,除安南将军、太原郡守。显祖尝召见,问以治方,语及政刑宽猛,帝意深文峻法,稚廉固以为非,帝意不悦。语及杨愔,误称为杨公。以应对失宜,除济 ![]() ![]() 封述,字君义,渤海蓨人也。⽗轨,廷尉卿、济州刺史。述有⼲用,年十八为济州征东府铠曹参军。⾼道穆为御史中尉,启为御史。迁大司马清河王开府记室参军,兼司徒主簿。太昌中,除尚书三公郞中,以平⼲称。天平中,增损旧事为麟趾新格,其名法科条,皆述删定。梁散骑常侍陆晏子、沈警来聘,以述兼通直郞使梁。还,迁世宗大将军府从事中郞,监京畿事。武定五年,除彭城太守、当郡督,再行东徐州刺史。武定七年,除廷尉少卿。八年,兼给事⻩门侍郞。齐受禅,与李□等八人充大使,巡省方俗,问民疾苦。天保三年,除清河太守,迁司徒左长史,行东都事,[二]寻除海州刺史。大宁元年,征授大理卿。河清三年,□与录尚书赵彦深、仆 ![]() ![]() 述久为法官,明解律令,议断平允,深为时人所称。而厚积财产,一无馈遗,虽至亲密友贫病困笃,亦绝于拯济,朝野物论甚鄙之。外貌方整而不免请谒,□避进趋,颇致嗤骇。前 ![]() ![]() 述弟询,字景文。魏员外郞,武定中永安公开府法曹,稍迁尚书起部郞中,转三公郞,出为东平原郡太守,迁定州长史,又除河间郡守,⼊为尚书左丞,又为济南太守。隋开皇中卒。询窥涉经史,清素自持,历官皆有⼲局才具,治郡甚着声绩,民吏敬而 ![]() 许惇,字季良,⾼ ![]() ![]() ![]() ![]() ![]() 惇少纯直,晚更浮动。齐朝体式,本州岛大中正以京官为之。同郡邢卲为中书监,德望甚⾼,惇与卲竞中正,[四]遂冯附宋钦道,出卲为刺史,朝议甚鄙薄之。虽久处朝行,历官清显,与邢卲、魏收、 ![]() ![]() 子文纪,武平末度支郞中。文纪弟文经,勤学方雅,⾝无择行,口无戏言。武平末,殿中侍御史。隋开皇初侍御史,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陈使副,主爵侍郞。卒于相州长史。 惇兄逊,字仲让,有⼲局,⼲明中平原太守,卒,赠信州刺史。逊子文⾼,司徒掾。 羊烈,字信卿,太山巨平人也。晋太仆卿琇之八世孙,魏梁州刺史祉之弟子。⽗灵珍,魏兖州别驾。烈少通敏,自修立,有成人之风。好读书,能言名理,以玄学知名。魏孝昌中,烈从兄侃为太守,据郡起兵外叛。烈潜知其谋,深惧家祸,与从兄广平太守敦驰赴洛 ![]() 弱冠,州辟主簿,又兼治中从事。刺史方以吏事为意,以⼲济见知。释巾太师咸 ![]() ![]() ![]() 烈家传素业,闺门修饰,为世所称,一门女不再醮。魏太和中,于兖州造一尼寺,女寡居无子者并出家为尼,咸存戒行。烈天统中与尚书毕义云争兖州大中正。义云盛称门阀,云我累世本州岛刺史,卿世为我家故吏。烈答云:"卿自毕轨被诛以还,寂无人物,近⽇刺史,皆是疆埸之上彼此而得,何⾜为言。岂若我汉之河南尹,晋之太傅,名德学行,百代传美。且男清女贞,⾜以相冠,自外多可称也。"盖讥义云之帷薄焉。 祉子深,魏中书令。深子肃,以学尚知名,世宗大将军府东合祭酒。⼲明初,冀州治中。赵郡王为巡省大使,肃以迟缓不任职解,朝议以肃无罪,寻复之。天统初,迁南兖州长史。武平中,⼊文林馆撰书,寻出为武德郡守。 烈弟修,有才⼲,大宁中卒于尚书左丞。子玄正,武平末将作丞。隋开皇中民部侍郞。卒于陇西郡赞治。 源彪,字文宗,西平乐都人也。⽗子恭,魏中书监、司空,文献公。文宗学涉机警,少有名誉。魏孝庄永安中,以⽗功赐爵临颍县伯,除员外散骑常侍。天平四年,凉州大中正。遭⽗忧去职。武定初,服阕,吏部召领司徒记室,加平东将军。世宗摄选,沙汰台郞,以文宗为尚书祠部郞中,仍领记室。转太子洗马。天保元年,除太子中舍人。⼲明初,出为范 ![]() 皇建二年,拜泾州刺史。文宗以恩信待物,甚得边境之和,为□人所钦服,前政被抄掠者,多得放还。天统初,⼊为吏部郞中,迁御史中丞,典选如故。寻除散骑常侍,仍摄吏部,加骠骑大将军。属秦州刺史宋嵩卒,朝廷以州在边垂,以文宗往莅泾州,颇着声绩,除秦州刺史,乘传之府,特给后部鼓吹。文宗为治如在泾州时。李孝贞聘陈,陈主谓孝贞曰:"齐朝还遣源泾州来瓜步,直可谓和通矣。"寻加仪同三司。武平二年,征领国子祭酒。三年,迁秘书监。 陈将吴明彻寇淮南,历 ![]() ![]() 武平七年,周武平齐,与 ![]() 子师,少好学,明辨有识悟,尤以吏事知名。河清初,司空参军事,历侍御史、太常丞、尚书左外兵郞中。隋开皇中尚书比部、考功侍郞。大业初,卒于大理少卿。 文宗弟文举,亦有才⼲,历尚书比部、二千石郞中,定州长史,带中山郡守。卒于太尉长史。 文宗从⽗兄楷,字那延,有器⼲,善草隶书。历尚书左民部郞中、[八]治书侍御史、长乐、中山郡守、京畿长史、⻩门郞、假仪同三司。 齐灭,朝贵知名⼊周京者:度支尚书元修伯,魏文成皇帝之后,清素寡 ![]() 论曰:李稚廉等以材能器⼲,所在咸着声名。封述聚积财贿,敝于鄙吝,季良以学浅为累,文宗以附会见称。然则羊、李二贤⾜为具美,士人君子可不慎与? 赞曰:惟兹数贤,⼲事贞固,生被雌⻩,殁存缣素。封及源、许,终为⾝蠹。 校勘记 [一] 时互有所称 三朝本"互"作"牙",南本以下诸本作"雅",百衲本作"□",即"互",册府卷七二八宋本作"□",影明本作"玄",皆"互"的形讹。按"□"先讹"牙",南本臆改作"雅",他本从之。今从百衲本。 [二] 行东都事 按北齐无"东都",疑是"东郡"之讹。 [三] 三年卒 按上不记年号,据本书卷八后主纪,许惇以武平三年为左仆 ![]() [四] 同郡邢卲为中书监德望甚⾼惇与卲竞中正 按邢卲是河间鄚人,许惇是⾼ ![]() [五] 显祖初为仪同三司开府仓曹参军事 按"开府"下有脫文,当云:"显祖初为仪同三司,开府,[以烈为]仓曹参军事。"若非脫,则上云"显祖初",下又云"天保初",殊嫌重复。本书卷四文宣纪记⾼洋于天平二年授仪同三司,可证。 [六] 陈将吴明彻寇淮南历 ![]() ![]() [七] 但口⾆争来十⽇已不见从 北史卷二八"已"下有"是"字,册府卷四七七五七○一页"已"下有"⾜终"二字。按原文当同册府作"十⽇已⾜,终不见从"。北史"是"字赘,疑也是"⾜"之讹。 [八] 历尚书左民部郞中 按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称后齐度支尚书所统六曹,有"左户""右户",即"左民""右民",隋志避唐讳改。又通典卷二三户部尚书条,隋开皇三年改度支为民部,统度支、民部、金部、仓部四曹。知北齐只称"左民""右民",无"部"字,至隋始有"民部",□不分左右。这里"部"字当是衍文。 译文 李稚廉,赵郡⾼邑人。齐州刺史李义深的弟弟。稚廉从小就清心寡 ![]() ![]() ![]() ![]() 天平年间,⾼祖提拔稚廉任泰州开府长史、平北将军。他与将士们和睦相处,军民关系融洽。⾼祖多次到河东,很叹赏他的才⼲。改任世宗骠骑府长史。下诏说,济州是⽔陆要地,时常接待梁的使者,尤其需要一个得力之人,世宗推荐稚廉,任济州仪同长史。又改任瀛州长史。⾼祖经过冀州时,检查河北六州全部的文书簿籍,核对户的增减。这些都是⾼祖亲自分派布置,骑马行军,检查所需要的簿籍,头绪繁多,却必须立即准备妥当。稚廉能随机应变,马上办好,他经常提前作好准备,与⾼祖的要求相符合,从而成为其他各州的榜样。⾼祖回头对司马子如说:“看稚廉处理事情,⾜以让人心情愉快。”于是召集文武几万人,让郞中杜弼宣布皇上的旨意, ![]() ![]() 世宗继承⾼祖后,召稚廉来到晋 ![]() 丢堡初,任安南将军、主愿型太守。题担曾经召见他,向他咨询治国的方略,谈及政策刑罚宽严,题担主张严刑峻法,歪陨坚持认为遣一主张是错误的,显祖很不⾼兴。他说到杨情时,误说成扰公。因为回答不得体,被任命为济 ![]() 挝述,字昼盖,鲤蓝县人。⽗亲堑轨,任廷尉卿、辽刺史。挝述有才⼲,十八岁就做了渣征束府鉴曹参军。⾼道穆任御史中尉时,启奏朝廷任挝述为御史。改任大司马清河王的开府记室参军,兼司徒主簿。太昌年间,任尚书三公郞中,以公正⼲练著称。天平年间,对过去史实加以增删写成《麟趾新格》,书中的名分和法律条目都是他删定的。凿的散骑常侍陆晏子、沈警来访问,朝廷任命封述兼任通直郞出使梁朝。回来后,改任世塞大将军府从事中郞,监察京畿事宜。武定五年,任彭城太守、本郡都督,两次代理束徐州刺史。武定七年,任廷尉少卿。八年,兼任给事⻩门侍郞。齐立国后,封述和李奖等八人充任大使,巡视各地,访问民间疾苦。天保三年,任清河太守,升司徒左长史,管理束都事宜,不久任海州刺史。大宁元年,召⼊任大理卿。河清三年,命他和录尚书赵彦深、仆 ![]() ![]() 封述长时间担任执法员官, ![]() ![]() ![]() ![]() 儿子封元,武平末年任太子舍人。 封述的弟弟封询,字景文,任魏员外郞,武定年间任永安公开府法曹,升任尚书起部郞中,改任三公郞,出任束平原郡太守,升定州长史,又任河间郡太守,召⼊任尚书左丞,又任济南太守。隋开皇年间去世。封询涉猎经史,清⽩自守,历任各职都非常有才⼲,治理地方很有成绩,百姓和官吏都很敬重 ![]() 许惇,字季良,⾼ ![]() ![]() ![]() ![]() ![]() ![]() ![]() ![]() 许惇年经时纯真正直,年老后变得很轻浮。齐朝的官制,本州大中正要由京官担任。和他同郡的邢邵任中书监,德⾼望重,他为了与邢邵竞争大中正,就去依附宋钦道,使邢邵出任刺史,朝中大臣很鄙视他。许惇虽然长久在朝为官,历任的官职很⾼,和邢邵、魏收、 ![]() ![]() ![]() ![]() 儿子许文纪,武平末年任度支郞中。文纪弟塞经,勤学苦读,为人方正雅达,从来不做违反法度的事,从来不说开玩笑的话。武平末年,任殿中侍御史。隋开皇初,任侍御史,兼通直散骑常侍,做了访问速的副使,主爵侍郞。死时官任扭业长史。 注堡的兄长盏逻,字健让,有才⼲,划旦年间任垩愿太守,去世,追赠值塑刺史。他的儿子注塞壶,任司徒掾。 羊烈,字信卿,泰山钜平人。晋太仆卿羊玛第八世孙,魏梁州刺史羊祉弟弟的儿子。⽗亲羊灵珍,任魏兖州别驾。羊烈小时候很聪明,注重自⾝的修养,有成年人的风范。喜好读书,能清谈名理,以玄学知名。魏孝昌年间,羊烈的堂兄羊侃任太守,割据本郡起兵作 ![]() ![]() ![]() 二十岁时,州裹征用他任主簿,兼治中从事。刺史本来正为吏事忧虑,羊烈凭着办事⼲练而被信任。开始作官时任太师咸 ![]() ![]() ![]() 羊烈家世代 ![]() ![]() ![]() ![]() 羊祉的儿子羊深,任魏中书令。羊深的儿子羊肃,因学问⾼深知名于世,任世宗大将军府束合祭酒。⼲明初,任冀州治中。赵郡王为大使巡视时,羊肃被认定做事拖拉不能胜任而解职,朝中大臣讨论后认为他没有罪过,不久又官复原职。天统初,升南兖州长史。武平年间,进⼊文林馆编撰书籍,不久出任武德郡太守。 羊烈的弟弟羊脩,有才⼲,大宁年间任尚书左丞去世。他的儿子羊玄正,武平末年任将作丞。隋开皇年间任民部侍郞。死于陇西郡赞治任。 源彪,字文宗,西平乐都人。⽗亲源子恭,为魏中书监、司空,文献公。文宗学习机智灵敏,年轻时就有声誉。魏孝庄帝永安年间,由于⽗亲的功绩赐爵临头县伯,任员外散骑常侍。⽟垩四年,任痉大中正。因为⽗亲守丧解职。武定初,服丧期満,吏部征召领司徒记室,加平束将军。世宗负责铨选官吏,淘汰不合格台官,任命文宗为尚书祠部郞中,仍然领记室参军。改任太子洗马。天保元年,任太子中舍人。⼲明初,出任范 ![]() 皇建二年,任泾州刺史。文宗待人很宽厚讲究信义,使边境地区很稳定,受到邻国的敬重,在他任前被掠走的人口,大多都被放了回来。天魉初年,⼊朝任吏部郞中,升御史中丞,依旧典选员官。不久改任散骑常侍,仍然摄管吏部,加骠骑大将军。正赶上秦州刺史宋嵩死去,朝廷考虑到秦州是边疆地区,就委派文宗去治理泾州,成绩很突出,任秦州刺史,乘坐驿站车马到府上任,特别赏给他后部鼓吹。文宗治理秦州时如同在泾州一样。李孝贞访问陈,陈主对他说:“查国派源文宗到瓜步来,我们两国算是真正的通好。”不久加授仪同三司。武平二年,征⼊领国子祭酒。三年,改秘书监。 陈将吴明彻⼊侵淮南,历 ![]() ![]() ![]() ![]() 武平七年,周武帝消灭了齐国,源彪和 ![]() ![]() ![]() 源彪的儿子源师,小时候就勤奋好学,能明辨是非有见识,尤其以善于处理刑事诉讼知名。河清初年,任司空参军事,历任侍御史、太常丞、尚书左外兵郞中。隋开皇年间,任尚书比部、考功侍郞。大业初年,死于大理少卿任上。 文宗的弟弟文举,也有才⼲,历任尚书比部、二千石郞中,定州长史,带中山郡太守。死时官任太尉长史。 文宗叔伯兄源楷,字那延,有器度才⼲,擅长草书和隶书。历任尚书左民郞中、治书侍御史、长乐、中山郡太守、京畿长史、⻩门郞、假仪同三司。 齐灭亡后,朝中知名大臣到周的有:度支尚书五恺伯,是塾塞盛皇帝的后代,清心寡 ![]() ![]() ![]() 论曰:李稚廉等人才能出众,不同任职都能带来好名声。封述积聚财产,由于过于吝裔,损害了威望,许季良受学识浅薄的拖累,源文宗因攀附权贵被鄙视。羊烈、李稚廉二人是具备全面美德的人,君子士大夫对自⾝的修养怎么能不慎重呢! 赞曰:这几位贤良大臣,办事忠心耿耿,在生时遭到别人的非议,去世后却显出清⽩的 ![]() |
上一章 北齐书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李百药最新小说北齐书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北齐书是李百药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