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太平广记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11088 |
上一章 七仙神·七卷 下一章 ( → ) | |
⽩石先生 皇初平 王远 伯山甫 马鸣生 李八百 李阿 ⽩石先生 ⽩石先生者,中⻩丈人弟子也,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其所据行者,正以 ![]() ![]() ![]() 皇初平 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 ![]() 王远 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也。举孝廉,除郞中,稍加中散大夫。学通五经,尤明天文图谶河洛之要,逆知天下盛衰之期,九州吉凶,如观之掌握。后弃官,⼊山修道。道成,汉孝桓帝闻之,连征不出。使郡国 ![]() 远无子孙,乡里人累世相传供养之。同郡太尉陈耽,为远营道室,旦夕朝拜之,但乞福,未言学道也。远在陈家四十余年,陈家曾无疾病死丧,奴婢皆然。六畜繁息,田桑倍获。远忽语陈耽曰:“吾期运当去,不得久停,明⽇⽇中当发。”至时远死,耽知其仙去,不敢下着地,但悲啼叹息曰:“先生舍我,我将何怙?”具棺器烧香,就 ![]() 远卒后百余⽇,耽亦卒。或谓耽得远之道化去;或曰,知耽将终,故委之而去也。 初远 ![]() ![]() ![]() 去十余年,忽还家,容⾊少壮。鬓发霅黑。语家人曰:“七月七⽇,王君当来,其⽇可多作饮食,以供从官。”至其⽇,经家乃借瓮器,作饮食百余斛,罗列布置庭下。是⽇,王君果来。未至,先闻金鼓箫管人马之声,比近皆惊,莫知所在。及至经舍,举家皆见远。冠远游冠,朱⾐,虎头鞶囊,五⾊绶,带剑。⻩⾊少髭,长短中形人也。乘羽车,驾五龙,龙各异⾊,前后麾节,幡旗导从,威仪奕奕,如大将军也。有十二伍伯,皆以蜡封其口,鼓吹皆乘龙,从天而下,悬集于庭。从官皆长丈余,不从道衢。既至,从官皆隐,不知所在,唯独见远坐耳。 须臾,引见经⽗⺟兄弟,因遣人召⿇姑,亦莫知⿇姑是何人也。言曰:“王方平敬报,久不到民间,今来在此,想姑能暂来语否?”须臾信还,不见其使,但闻信语曰:“⿇姑载拜。不相见忽已五百余年,尊卑有序,拜敬无阶。烦信承来在彼,食顷即到。先受命当按行蓬莱,今便暂住,如是当还,还便亲觐,愿未即去。”如此两时,闻⿇姑来。来时亦先闻人马声。既至,从官半于远也。 ⿇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许,于顶上作髻,余发散垂至 ![]() ⿇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浅于往⽇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 远叹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 ⿇姑 ![]() ![]() ⿇姑手爪似鸟,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 ![]() 经比舍有姓陈者,失其名,尝罢县尉,闻经家有神人,乃诣门叩头,求乞拜见。于是远使引前与语。此人便 ![]() ![]() ![]() 远去后,经家所作饮食,数百斛皆尽,亦不见有人饮食也。经⽗⺟私问经曰:“王君是何神人,复居何处?”经曰:“常在昆仑山,往来罗浮括苍等山,山上皆有宮室。主天曹事,一⽇之中,与天上相反覆者十数过。地上五岳生死之事,皆先来告王君。王君出,城(云笈七签卷一○九引《神仙传》城作或不)尽将百官从行,唯乘一⻩麟,将十数侍人。每行常见山林在下,去地常数百丈,所到则山海之神皆来奉 ![]() 其后数十年,经复暂归家,远有书与陈尉,其书廓落,大而不工。先是人无知方平名远者,因此乃知之。陈尉家于今世世存录王君手书,并符传于小箱中。(出《神仙传》) 伯山甫 伯山甫者,雍州人也。⼊华山中,精思服食,时时归乡里省亲,如此二百年不老。到人家,即数人先世以来善恶功过,有如临见。又知方来吉凶,言无不效。其外甥女年老多病,乃以药与之。女时年已八十,转还少,⾊如桃花。汉武遣使者行河东,忽见城西有一女子,笞一老翁,俯首跪受杖。使者怪问之,女曰:“此翁乃妾子也,昔吾舅氏伯山甫,以神药教妾,妾教子服之,不肯,今遂衰老,行不及妾,故杖之。”使者问女及子年几,答曰:“妾已二百三十岁,儿八十矣。”后⼊华山去。(出《神仙传》) 马鸣生 马鸣生者,临淄人也,本姓和,字君贤。少为县吏,捕贼,为贼所伤,当时暂死,忽遇神人以药救之,便活。鸣生无以报之,遂弃职随神。初但 ![]() ![]() 李八百 李八百,蜀人也,莫知其名。历世见之,时人计其年八百岁,因以为号。或隐山林,或出市廛。知汉中唐公昉有志,不遇明师, ![]() ![]() ![]() ![]() ![]() ![]() ![]() ![]() 李阿 李阿者,蜀人,传世见之不老。常乞于成都市,所得复散赐与贫穷者。夜去朝还,市人莫知所止。或往问事,阿无所言。但占阿颜⾊,若颜⾊欣然,则事皆吉;若容貌惨戚,则事皆凶;若阿含笑者,则有大庆;微叹者,则有深忧。如此候之,未尝不审也。有古強者,疑阿异人,常亲事之,试随阿还,所宿乃在青城山中。強后复 ![]() 译文 ⽩石先生 皇初平 王远 伯山甫 马鸣生 李八百 李阿 ⽩石先生 ⽩石先生是中⻩丈人的弟子,古代仙人彭祖在世时,⽩石先生已活了两千岁了。他并不热衷于得道成仙,只是希望长生不死就可以了,所以对人间的享乐都不放弃。他最注重的就是节制男女 ![]() ![]() ![]() ![]() 皇初平 皇初平是丹溪人。十五岁时,家里让他出去放羊,遇见一个道士,道士看他憨厚善良,就把他领到浙江金华山的山洞中,一去就是四十多年,他也不再想家。他的哥哥叫皇初起,进山寻找,找了好几年也找不到。后来他在街上见一个道士,就向他打听说,“我有个弟弟叫皇初平,家里让他放羊,已经走失了四十多年,不知他的死活,也不知他在什么地方,恳求道长给算一算。“道士说,金华山中有一个放羊的小孩,姓皇字初平,肯定就是你的弟弟了。”初起听后就跟着道士,到金华山里找到了弟弟,兄弟相见悲喜 ![]() ![]() 王远 王远,字方平,是东海人。曾被举荐为孝廉,任过郞中,后来升任为中散大夫。 ![]() 修成得道后,汉孝桓帝刘志听说后,几次召他进宮,他始终不出山。桓帝又派地方官吏去找他,強迫他上车,把他拉到京城。但他见了桓帝后,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桓帝问话,刘远也不回答。后来他在宮门上题了四百多字,说的都是未来的事。桓帝十分生气,让把宮门上的字用刀削去。面上的字刚削掉,板里的字又显了出来,因为字的墨已渗透到门板里了,越削越清楚。 王远没有后代,他家乡的人世代相传供养他。同郡有个太尉叫陈耽,专门为王远建了一座修道的专室,并早晚向他行礼叩拜,只说是向他祈福,并不说想跟他学道。王远在陈耽家住了四十多年,陈家没有一个人生病或死亡,连奴仆婢女都平安无恙。陈家始终六畜兴旺,庄稼丰收。 有一天王远突然对陈耽说,“我的 ![]() ![]() ![]() 在此之前,王远曾打算往浙江东南的括苍山,经过江苏吴郡,住在苏州西门的蔡经家。蔡经是个普通老百姓,然而从骨相上看可以成仙,王远看出来了,所以住在他家。王 远对蔡经说,“你命中该得道成仙,上天打算接你去补充仙宮的缺额,由于你从年轻时就没有学习道术的修炼,所以你现在精气少而⾝子肥胖,不可能成仙飞升。只有从⾁体中解脫出来才能成仙,⾁⾝的解脫不过像从狗洞中钻出去一样,你不要怕。”于是王远就把解脫⾁体的方术传授给蔡经。然后就离开他去了。 蔡经后来突然⾝体变得像火一样发热,要求家里人用冷⽔浇他。全家就都打来⽔向他⾝上浇,像浇一块烧焦的石头。这样浇了三天⽔,蔡经就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然后家里人把蔡经弄到屋里 ![]() 蔡经去了十几年后,突然又回到家来,容貌像青年一样,⾝体強壮,头发胡须又密又黑。蔡经对家里人说:“七月七⽇王远要到咱家来,那天要多多作些饭菜,好招待他的随从员官们。” 到了七月七⽇那天,蔡经家借了不少炊具,作了好几百斗粮食的饭,摆放在院子里,后来王远果然来了。王远来到之前,先听见了敲锣打鼓吹奏箫管的音乐声和人喊马嘶声,周围邻居们都十分惊恐,也看不见仙人究竟在哪里。及王远来到蔡经的家,家人们全看到了他。 只见他穿着大红袍服,头戴远游冠, ![]() ![]() 王远到了以后,所有的随从仪仗立刻不见了,只有王远坐在那里。过了片刻,王远召见了蔡经的⽗⺟兄弟,然后又派人请⿇姑到这儿来,大家都不知道⿇姑是什么人。王远让派去请⿇姑的人对⿇姑说。“王方平恭敬的向⿇姑禀报,说他很久不到人间来了。现在他来到人间,不知⿇姑您能不能赏光到人间来一趟,一起叙叙话。” 不一会儿⿇姑的信使就来了,不见那使者,只听他发出了声音说,“⿇姑我这里向王远君施礼了。我们已经五百年没见面了,虽然我们地位⾝份不同,但互相尊重敬仰,没有什么尊卑之分。先给你捎去个信,我一顿饭工夫就到。我已接受了使命要到蓬莱仙去视察,必须去一趟,但很快就会回来,回来后我就马上到你那儿去拜望,希望你等等我不要马上离开人间。” 过了两个时辰,就听说⿇姑到了。也是先听见人马声,等到了以后,都看见⿇姑的随从仪仗只有王远的一半多。⿇姑到了以后,蔡经领着全家上前拜见。只见⿇姑是个十八九岁的美貌的女子,头顶上挽了个发髻,剩下的头发都披散下来垂到 ![]() ⿇姑进屋拜见了王远,王远忙站起来还礼。两人坐完以后,双方带来的厨师把各种佳肴呈送上来,食具都是金杯⽟盘,不计其数,但盘中的菜肴大都是各种花,香气立刻充溢了屋子內外。这时宾主切开盘里的⾁⼲吃,原来是天上麒麟⾁作的⾁⼲。 这时⿇姑对王远说,“我从上次接待你以来,已经看见东海三次变成桑园田野了。刚才我到蓬莱仙洲去,看见岛周围的⽔,比上次我来会见时又浅了一半,是不是蓬莱仙洲的⽔也要⼲涸而变成陆地呢?”王远 ![]() 这时⿇姑想看看蔡经的⺟亲和 ![]() 王远笑着对⿇姑说,“看来你还是年轻好胜啊。我老了,早就不喜 ![]() 余杭城老太太捎话给王远说。“我担心人世上的酒你们喝不惯吧。” ⿇姑的手生得像鸟的爪子,蔡经看见就心里暗想,“如果我后背发 ![]() ![]() ![]() ![]() ![]() ![]() ![]() 蔡经的邻居有个姓陈的,不知道叫什么名,曾做过县尉被罢了官,听说蔡经家来了神仙,就登门磕头要求拜见神仙。王远听说后,就让把陈某带上来。见面后,陈某就恳求王远收留他在他的左右当差,和蔡经在一起。王远让陈某面朝太 ![]() ![]() ![]() ![]() 陈某用此符给好几家百消了灾除了病。陈某活到一百一十岁才去世。 他死后他的弟子又拿他的符使用,就不再灵了。 王远离开蔡经家以后。蔡家院子里摆放的那些饮食都光光的了,但当时并没有看哪个神仙吃饭。蔡经的⽗⺟私下问蔡经王远是位什么神,住在哪里。蔡经说,“他经常住在昆仑山,往来于罗浮山,括苍山等各山,每个山上都有他的宮室。他主管天曹的事,每天在天上地下反复来往十几次。地上三山五岳的事和人间的生死,都先报告给王远。他每次出行时,并不带着百官,只骑着一头⻩⾊麒麟,带十几个侍从。他出行都是腾空飞行,山林都在他下面,离地常好几百丈,所到之处山海之神都 ![]() 几十年后蔡经回了次家,王远让他带信给陈某,字写得很大很潦草。从前没有人知道王方平就是王远,由于此信才知。陈县尉家到现在世代保存着王远当年亲笔写的信和那仙符,都收蔵在王远当初给陈尉的那个小箱子里。 伯山甫 伯山甫是古代九州之一的雍州人。进了西狱华山专心修道,服食丹砂仙药,也常常回到家乡探亲,这样活了二百岁还不显老。伯山甫每到别人家去时,就历数这家人祖祖辈辈的善恶和功过,好像他亲眼见过似的。他还知道别人未来的吉凶福祸,说出来没有不灵验的。伯山甫的外甥女年老又多病,就给了她一些药。外甥女当时已经八十多岁,服下药以后,立刻变得年轻了,面⾊像桃花样 ![]() ![]() 马鸣生 马鸣生是山东临淄人,原来姓和,字君贤。他年轻时当过县衙里的小官。因为捕捉強盗,被強盗所伤,忽然遇见一个神仙用药救活了他。马鸣生觉得无法报答神仙救命之恩,就丢掉了官职跟着神仙去了。一开始他只想得到医治刀 ![]() ![]() ![]() 李八百 李八百是四川人,不知道他名叫什么。由于好几代人都见过他,推算他已活了八百岁,所以叫他李八百。他有时隐居在山林里,有时又到城镇里来。他听说陕南汉中有个叫唐公昉有志于修道,但没有⾼明的老师指点,就打算把修炼的方术教给他。李八百打算先试试唐公昉,就假装是外地人,到唐公昉家受雇当仆人。李八百对唐公昉侍护得非常细心周到。能充分领会唐公昉的心意,不同于其他的仆人,唐公昉就特别喜 ![]() ![]() ![]() ![]() ![]() ![]() ![]() ![]() ![]() ![]() ![]() ![]() ![]() 李阿 李阿是四川人,好几代人都见他不老。李阿常常在成都街上乞讨,但却把讨来的东西又都散给了穷苦的人。他夜晚离开成都,第二天早上又回来,人们不知他住在什么地方。如果问李阿什么事,李阿从来不回答,但只要看他脸上的表情也就明⽩了,如果李阿脸露出⾼兴的样子,那么问的事就是吉利的,如果李阿満脸愁容,那么问的事就是灾祸,如果李阿听后微笑,就一定有大喜事;如果李阿轻轻叹口气,那问事的人一定会有很大的愁事。就这样向李阿问事。结果都十分灵验。有个叫古強的人,怀疑李阿不是凡人,就经常侍候李阿,并试着跟李阿走,才知道他住在青城山里。古強打算跟李阿去山中修道,但自己没有道术,怕遇见山中虎狼,就偷偷带上他⽗亲的一把大刀。李阿就很生气地对古強说,“你和我一同走,还用害怕虎狼吗?”说罢夺过刀摔在石头上,刀就断了。古強见刀坏了,心里很犯愁。第二天早上古強跟着李阿出山时,李阿问道,“你是不是为刀坏了而发愁?”古強说实在是怕回去后被⽗亲责怪。李阿就取来断了的刀,用左手把刀放在地上敲了一下,刀就又恢复原状了。古強跟着李阿回成都时,在城外遇见一辆飞奔的马车,李阿把脚放在车轮下,结果车轮子硌坏了,李阿的脚也被 ![]() ![]() ![]() ![]()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李昉、扈蒙、徐铉等最新小说太平广记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