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汉魏文魁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汉魏文魁 作者:赤军 | 书号:12274 时间:2017/4/15 字数:3515 |
上一章 属谁权兵、章一十三第 下一章 ( → ) | |
邓艾、石苞二人受是勋之命,领历年所掳⾼句丽人在辽东、玄菟二郡內屯田,练得精兵不下五千。去岁⾼句丽王位宮来扰,辽东太守董蒙率师与邓、石相合,御之于候城,位宮战不能胜,被迫主动退兵。回国之后,他越想越是气恼:“魏人易敌,反贼难当,吾今非败于魏人也,乃败于反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董蒙本人不通军事,所率魏卒只是坐镇后方,督押粮秣而已,真正顶在前线的都是邓艾、石苞所率的⾼句丽族屯兵,那些⾼句丽人不但对他们的故主毫无敬畏之心,反倒仇深似海,武器虽然不甚精良,作战却极其勇猛,这才使得位宮铩羽而归。 从来二鬼子比外族人屠戮自家同胞更为凶残,此后数千年的历史当中,相关事例不胜枚举。这主要原因,便是伪军深恐不受新主信任,因此绞尽脑汁要与自家的旧国、旧主相切割,故而刃向同胞,绝不心软。当然啦,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伪军队伍虽然心狠手黑,战斗力却未必能有多強,但邓、石等人所统御的⾼句丽屯兵却又不同,因其多为贫民、奴婢,是勋趁机祭起了“阶级斗争”的法宝,刻意煽动他们和⾼句丽地主、贵族之间的仇恨,因此战斗精神极其顽強。 再说了,邓、石等许诺说,但得伐灭⾼句丽,即使彼等返乡,而且人人都有地分,胡萝卜吊在眼前,更加增強了动力。因此这些⾼句丽屯兵战意⾼昂,再加屯兵以兵法部勒。组织 ![]() 位宮返国后越想越是羞恼,便在国中大搜,大捕屯兵们的眷属甚至亲朋。此举自然引发了大规模的恐慌和怨恨,众人都道:“今为魏人御主上者,非自奔也,昔为魏人所掳者耳。主上不能救之,而反罪及 ![]() 然而当时正逢关东诸王 ![]() ![]() ![]() 当年秋末,邓艾率五千⾼句丽屯兵及五千魏兵,翻越千山山脉,浩浩 ![]() ![]() 魏军之所以进展如此神速,亦多得马幼常之助也。当⽇马谡说降甘宁,即押其前赴洛 ![]() ![]() ![]() 此番攻伐⾼句丽,是勋也把马谡派去了,任为邓艾的参谋。不过是勋单写密信给邓艾,说:“马幼常才器过人,好论军计,然实帷幄之士,非临阵之将也。若用其谋,必可致胜,若用将兵,丧败可期。”士载你可得多留一个心眼儿啊,别蹈孔明的覆…后车之辙。 马谡给邓艾出的主意,还是他那句老话:“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理论如此,那么具体应当怎么执行呢?是勋亦有秘计相授,那就是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 其实支撑古代国中,进而影响王朝兴替的,并非惯常认为的缙绅阶层,而是自耕农。当一个王朝初兴之际,往往自耕农数量极其庞大,所占比率最⾼,是家国赋税和兵源的最主要基础。若待王朝后期,土地兼并势不可挡,自耕农数量越来越少,则必然导致赋税、兵源无着,地方势力⽇益強大且势凌央中,那就距离灭亡不远啦。 ⾼句丽就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还徘徊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的边缘,地方豪族势力庞大,所占土地、山林和拥有的奴婢、佃农数量远远超过自耕农。故此是勋授意,大军所到之处,要大力打击豪強,解放奴婢,并以所夺土地分赏之。若在中原地区搞这一套,必然引起整个地主阶级的顽強反抗,恐怕寸步难行,但在⾼句丽境內么——俺们作为“略侵军”,没把汝等附逆的豪強杀光就够仁慈了,还想保留自家土地和奴婢?焉有是理?!想当带路 ![]() ![]() 于是分到土地的⾼句丽屯兵更加气势如虹,分到土地的奴婢和贫农也纷纷加⼊到“王师”中来,魏军数量⽇益庞大,各方杀其豪強、长吏应和者亦层出不穷。在此种背景下,位宮尽搜领內,率三万大军逆之于纥升骨城外,竟然稍触即溃,败军投⼊沸流⽔而死者不下千人,降者亦近万数。邓艾衔尾而追,轻轻松松地便杀⼊了国內城,并将丸都山城团团包围起来。 捷报传至洛 ![]() ![]() 其实崔、杨二人并不是因为担心提拔邓、石,会使是家的势力继续膨 ![]() 是勋所荐之将,他们只看重一个郭淮郭伯济,因为郭氏是太原名门出⾝,其⽗、叔皆累官二千石,他本人再努努力,位列公卿亦不可怪也。魏延魏文昇出⾝就比较低了,若非是勋所荐,鲁肃、太史慈照拂,哪有资格获将军号?只是 ![]() 所以二人建议,不但不可给邓、石加授将军号,还必须另遣一大将前往,去摘那最后的胜利果实。杨修随即便推荐了中护军夏侯充。 夏侯充乃柱国夏侯惇长子,是勋掌权时命其为中护军,跟儿子中领军是复一起掌握军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修追随曹 ![]() ![]() 曹髦倒是没想得这么深,但觉无论名位,还是能力——总比他兄弟夏侯楙要強吧——夏侯充都是督军⾼句丽的合适人选。于是诏下中书,以新得⾼句丽之地为鲜州,使夏侯充为征东将军,督平、鲜二州兵马,并暂摄州事,命他即⽇启程,往赴前线。 崔、杨二人乃各归衙署,秘书、门下属官们纷纷前来探问,说你们有抹掉是宏辅中书令之位吗?天子属意由谁来接替?崔琰对心腹们说,我与杨德祖商议之后,觉得不必要再新设中书令了,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众吏皆表赞同,并且谀词如涌。随即崔琰又提到⾼句丽的捷报,以及杨修请以夏侯充往督军事之事,就中一人不 ![]() 崔琰摇头摇,说我尚无腹案,随即就问了:“平叔以为,谁可胜任?” 崔、杨二人自从⼊主內廷二省,并进而得参相位后,就开始大肆培植自家 ![]() ![]() 崔琰在秘书,最信赖之人有三,一是泰山申宗字仕谨,一是汝南曲文字墨封,一是南 ![]() ![]() ![]() ![]() ![]() ![]() 崔琰参政后,何晏急于得势,于是曲意奉 ![]() ![]() |
上一章 汉魏文魁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赤军最新小说汉魏文魁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汉魏文魁是赤军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