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拣宝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武王小说网
武王小说网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竞技小说 短篇文学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武侠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网游小说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小说阅读榜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历史小说 经典名著 穿越小说 灵异小说 军事小说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好看的小说 抚母之芯 册母为后 晚节不保 我和嫂嫂 兽人老公 一龙五凤 滛男乱女 翁媳乱情 美女秘书 美艳婶婶 热门小说 完结小说
武王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拣宝  作者: 书号:18855  时间:2017/6/6  字数:3671 
上一章   ‮品赝是对绝,致精亮漂么这 章498第‬    下一章 ( → )
  ps: 第三更了,双倍最后两个半小时,求月票支持。

  什么是孤品,自然就是独一无二,天底下就一件的意思,不可能成双成对出现的东西。宣德年间的官窑青花蛐蛐罐,就是这样的存在。

  一般来说,提到宣德皇帝,在史书上评价可不低。作为永乐皇帝的孙子,宣德皇帝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集万千宠于一⾝。许多人都说,他的⽗亲能够坐稳太子之位,并且顺利地登基为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这个皇太孙的缘故。

  从文献记载看,宣德皇帝在位九年零七个月,就整个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统治而言,只能算是短暂的一瞬间。不过这一瞬间,却是明代最为辉煌的一页。

  宣德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在军政方面有卓越才⼲,而且还有许多雅好,比如留神词翰、精于绘事等等。也就是说,他的诗词文章写得不错,更擅长绘画。

  当然,无论是写诗还是绘画,在大家看来,那是十分风雅的事情。只要不做到南唐后主李煜,以及宋徽宗赵佶的地步,一般人只会称赞,不会有什么恶评。

  毕竟喜好风雅,就意味着亲近文官。史书的笔杆子就掌握在文官手里,他们自然会往好的方面书写,不可能抨击。

  不过,人无完人,宣德皇帝有个喜好促织之戏的⽑病,却是许多人深痛恶绝的事情。记得国內有一部关于促织的动画片,就是批评谴责宣德皇帝这种行为。

  所谓促织,其实养蟋蟀,斗蟋蟀。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玩蛐蛐。

  玩蛐蛐这项活动,究竟源于什么时代,已经无从考据了。反正诗经之中,就有十月蟋蟀。⼊我下的描述。然后代代相承,连大诗人杜甫、⽩居易,都写有关于蟋蟀的诗文。然而真正玩蟋蟀玩出花样,并且把玩蟋蟀编写成著作的,却是南宋相贾似道。

  史书评价,贾似道是误国害民的相,传说在北兵侵⼊宋境之际,他仍然和姬妾趴在地上观看斗蟋蟀。作为玩蟋蟀的行家里手,他两万余字的促织经,至今仍是养虫者的经典祖书。由此也看得出来。民间玩蟋蟀的风气,已经由下及上,在贵族之中流行了。

  不过仔细想想,宰相玩蟋蟀是祸国殃民的表率,那么堂堂一国之君也好玩蛐蛐,就算是有作为的皇帝,肯定也逃避不了一个不务正业的评价。

  文武百官不好说,反正作为宣德皇帝的⺟亲,当朝太后非常讨厌儿子这种行径。所以在宣德皇帝病逝之后。帝位由宣德皇帝年仅八岁的儿子即位,为防止孙子‮物玩‬丧志,荒废学业,太后⼲脆发布了命令。将宮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

  想一想,幼帝即位,朝政基本是太后管理,也就是所谓的垂帘听政。一道懿旨下去。而且还是贤明的决定,谁敢不从?

  一时之间,宣德皇帝登基之后。命令御窑厂精心烧造的蟋蟀罐就是这样被砸光了。不仅是宮中所蔵惨遭毁弃,就连御窑厂烧制好尚未进贡的蟋蟀罐也全部打碎深埋地下。

  这种情况下,宣德年间的官窑蛐蛐罐,自然成为了十分稀罕少见的东西。至于稀罕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人或许没有什么概念,那就举个例子吧。

  据查资料可知,清宮旧蔵宣德官窑瓷器一千多件,大多数是从宣德朝传存下来的,现蔵台北故宮博物院,是现今最有权威的收蔵。然而这些收蔵之中,却没有一件宣德官窑蟋蟀罐,由此也可以知道,这种东西的稀少程度了。

  反正据一些人的考据得出结论,能够在太后的旨意下,能够幸免于难的宣德蛐蛐罐肯定不多,很有可能是宣德帝赏赐大臣的礼物。毕竟按照文献资料看来,确实有关于宣德皇帝赠予‮员官‬心礼物的记载。

  当然,另外一些就是被打碎埋到地下的残器了。近些年来倒是出土不少,可是现在孔老先生秘书捧出来的蛐蛐罐明显不是残品。

  抛开残器不说,真正完好无损的东西绝对是独一无二,堪称孤品的珍宝。

  “这东西到底是真品,还是仿品?”

  看了一眼,常老忍不住质疑起来,眼中多少有点不信。毕竟后人也明⽩宣德官窑蛐蛐罐的珍贵,自然加以仿造。而且由于真品罕见,在不了解真品具体特征的情况下,往往容易上当受骗,把仿品当成真品买下来了。

  “常兄不妨看看。”

  适时,孔老先生笑道:“掌个眼,鉴赏一下,就知道是真是仿了。”

  “你不说,我也要上手观赏。”

  说话之间,常老定了定心神,立即戴上了⽩手套,又摸出⾼倍放大镜,以及強光手电筒。装备齐全了,这才开始仔细研究蛐蛐罐。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

  常老一边鉴赏,一边说道:“其实养蛐蛐最好的罐子,应该是用澄泥做的澄泥罐。澄泥制作的罐子质地润滑,透气能很好,比较适合养虫子。不过明代人不懂这个,或者说皇帝养蛐蛐的罐子,不能是最好的,肯定是要最贵的。”

  “不过对于皇帝来说,金银珠⽟太俗气了,唯有瓷器才能够彰显⾼贵⾝份,以及文雅的品味,所以青花蛐蛐罐子应运而生。而且由于皇帝的喜,御窑厂工匠对于罐子的制作自然是尽善尽美。”常老有几分叹道:“在我看来,或许最能代表宣德时期青花瓷器工艺最⾼⽔平的,应该就是官窑青花蛐蛐罐了。

  这话有点道理,众人也比较赞同。

  毕竟御窑厂的存在,本⾝就是満⾜皇帝的私,一切按照皇帝的喜好来办。朱元璋喜釉里红,所以洪武年间的釉里红是珍品,朱棣喜⽩瓷,这才有了永乐甜⽩的诞生。到了宣德皇帝时期,他本人偏青花,那么宣德青花是整个明朝最好的东西。

  当然,宣德偏青花没错,却更玩蛐蛐,那么宣德青花蛐蛐罐精美程度也可想而知。眼前这件东西就是很好的证明,器物胎体厚重,釉层肥厚,⽩中发青,这是宣德青花的特点。尤其是青花的锡光,在灯光下十分浓厚丽,十分惹眼。

  永乐宣德年间,御窑厂青花瓷普遍使用苏⿇离青,这是进口料,价格昂贵。所以才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的评价。但是便宜没好货,贵的东西往往意味着质量有保证。苏⿇离青料价格不菲,但是烧造瓷器展现出来的效果,确实比国产料更胜一筹。

  苏⿇离青发⾊深沉浓,特点更是十分明显,如果在炉火气氛好的情况下,更是能烧出宝石般的⾊泽。大家稍微打量,注意到蛐蛐罐的青花颜⾊,就可以判断东西应该是使用苏⿇离青烧制而成。

  “不过,这应该是苏⿇离青和国产青料混合使用之后,才烧造成的蛐蛐罐。”

  研究片刻,常老肯定道:“你们看,苏⿇离青呈深划⾊,而国产青料颜⾊比较清淡,有晕散的现象。所以罐子青花的发⾊比较明快,⾊泽浓重与淡雅相间,具备两种钴料的特点。”

  “混合钴料,应该比较少见吧。”

  此时,俞飞⽩饶有‮趣兴‬道:“是故意营造出这种发⾊效果来,还是由于苏⿇离青已经开始出现枯竭迹象,所以要省着点儿使用。”

  “当然是前者,想要这种浓淡相间的效果。”

  常老笑道:“要知道宣德年间国力昌盛,有⾜够的军事力量,以及财政力量到国外采购苏⿇离青。真正让苏⿇离青陷⼊枯竭危机的,却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由于政治因素,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烧瓷空⽩期。”

  “这个空⽩期要到了成化年间才恢复过来,不过库存的苏⿇离青也用完了。也就是说,瓷器的演变,也能够折出当时国力的情况。”

  常老微叹道:“这个道理不仅是我们明⽩,古人心里也清楚,不然也不会总是称赞永宣瓷器是明代瓷器的最⾼⽔平了。”

  “常老,你说的我们都懂。”与此同时,俞飞⽩好奇问道:“关键是这个蛐蛐罐呀,到底是不是宣德官窑真品?”

  “这个嘛…”

  常老迟疑了下,立即笑道:“我不说了,你们自己判断吧。”

  “什么呀,又吊人胃口。”

  俞飞⽩看似抱怨,实际上却兴致接替常老的位置,然后仔细研究起来:“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中泛青。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可能存在开片现象。在⾼倍放大镜底下,釉面充満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小气泡擦大气泡…”

  “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蛐蛐罐肯定也不例外。”

  把里胎和外釉都打量过了,俞飞⽩又小心把罐子翻转过来,察看底⾜:“宣德青花大件东西一般是无釉⽩⾊细砂底,用手‮摸抚‬十分光滑,而且边沿有火石红斑点。”

  “对,全对。”

  里里外外研究了一遍之后,俞飞⽩顿时喜形于⾊,笑逐颜开道:“这么漂亮精致,又完美无缺的东西,绝对是…赝品!”

  “什么?”

  一瞬间,孔老先生愣住了,抓破脑袋都想不明⽩,嘴上说得好好的,俞飞⽩怎么突然得到这个截然相反的结论。难道是嘴快,所以说岔了?(未完待续。。) wWw.wUwXS.Cc
上一章   拣宝   下一章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烛最新小说拣宝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拣宝是烛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