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小说网提供战争风云(1939-1941)最快更新完整版阅读 |
![]() |
|
武王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战争风云(1939-1941) 作者:赫尔曼·沃克 | 书号:43037 时间:2017/10/30 字数:4273 |
上一章 章二十六第 下一章 ( → ) | |
对国美作战(摘自《失去了的世界帝国》) 希特勒的失策 十二月十一⽇,发生了最后的灾难。经过四天连历史本⾝都吓得不敢透气的踌躇以后,阿道夫-希特勒召集国会,对国美宣战了。 弗兰克林-罗斯福在十二月八⽇向国会发表宣战演说时,连提也没提到德国。这是很有理由的!他的家国所掀起的汹涌澎湃的战斗热情,是百分之百地针对着“可 ![]() 在这焦灼不安的四天里,我们参谋本部的一些人认为,珍珠港的袭击对我们可能证明是战争的重大转折点。可以想象,国美会从欧洲整个地转过⾝去应付⽇本。罗斯福所制造的歇 斯底里的战争 ![]() ![]() 然而元首却受到⽇本的強大 ![]() 公约变成陷阱 公约主要是宣传上的欺骗手段,象德国和意大利之间的《钢铁公约》①一样。⽇本在一九四○年加⼊了《钢铁公约》, 因此这就变成了三国公约,从而产生了虚妄的世界闻名的“轴心国”这是一句虚张声势的假话。意大利等于零。⽇本想借德国去吓唬国美人,而希特勒想借⽇本去吓唬国美人。这两个穷国用公约结合起来,希望使介于它们中间的一个富国瘫痪到不能动弹的地步。 ①指一九三九年五月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签订的军事同盟。 然而地球是圆的,在另一个方向还有另一个強大的家国介于它们中间——这就是苏联。这种情况有所不同。德国和俄国是由里宾特洛甫的互不犯侵条约联系着的,所以我国的外 ![]() 我们对俄国开始作战的时候,⽇本人发现我们的这个条款是他们逃避义务的一个可喜借口。他们很有礼貌地引证这个条款,以及他们当时跟俄国签订的中立条约,不愿进攻俄国。他们说,一旦情况许可,他们会这样做的——这就是说,要等到德国打仗流⾎差不多了,胜利近在眼前的时候。但是珍珠港事件发生,世界的情况突然逆转过来;现在⽇本要求德国帮助它进攻国美了,尽管它以前没有帮助德国去进攻俄国。 不言而喻的是,希特勒对⽇本人并没有什么亏欠。三国公约规定,缔约国的任何一方受到第三者的进攻的时候,有互相援助的义务。把珍珠港事件叫做国美对⽇本的“进攻”即使在东方人的修辞中,也是牵強附会的语言。希特勒当然有权至少要求⽇本应该对苏联宣战,作为对等 ![]() 但是希特勒从来没有提出这个要求。他让⽇本跟俄国继续保持中立,而他自己却把德国民人投⼊对国美的战争。随着这一个叫人 ![]() ![]() 元首到柏林去宣战的时候,我本人正飞往莫斯科前线进行空中视察。十二月中旬,当我又在“狼⽳”里见到他的时候,他把国美看作花花公子,毫不放在心上。有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也在场,他把国美叫作一半犹太化一半人黑化的一个杂种民族,不可能进行重大战争。他得意洋洋地说,国美忙于应付⽇本,大概要被打败。它不可能还有机会⼲预欧洲的事情。这就是他说的话。但是我那时相信,现在依然相信,这些话都是他叫部下⾼兴的胡说八道,不然就是自欺欺人之谈。跟⽇本的领袖们不一样,希特勒深知一个关于国美的决定 ![]() ![]() ![]() 这场战争 ![]() ![]() 年复一年,希特勒仿佛很出⾊地胜过罗斯福。他在一九三九年之前的不流⾎的胜利,他对波兰和西欧的迅速服征,以及一九四一年他对俄国欧洲部分的惊人的占领,使这盘棋局大大对他有利。正当阿道夫-希特勒眼看着就要将死对方的时候,⽇本突袭了珍珠港。这正是罗斯福早在等待着的一个机会。 我深知有一种习惯的说法,说希特勒觉得我们既然事实上已经在大西洋跟国美作战,为了威望的缘故,要用宣战把罗斯福打倒。还有人甚至认为,对国美宣战是一个提⾼士气的聪明举动,使公众不去注意我们在东线的停顿和挫折。但是这些推测都忽视了我们没有要求⽇本对俄国作战的这个致命弱点,以及当时这篇宣战书的措词。这个缺乏政治家风度 的文件是出于绝望和愤怒而对罗斯福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叫喊。我一直认为,希特勒是看到这盘棋已出乎意外地失去赢的希望,于是一怒之下把棋盘踢翻在地。 德国的结局 其他的作者们跟着丘吉尔的说法,把战局的转折点放在一年以后,归结在三件同时发生的事件上:斯大林格勒、阿拉明①和北非的登陆,当时场战上已有明显转机。然而真正的转变还是珍珠港事件。 ①埃及的一个小镇,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蒙哥马利将军指挥的英军在这里击败德军,使其退出埃及。 毫无疑问,只是到了一九四二年,在珍珠港事件和莫斯科受阻很久以后,我们才获得了大巨的胜利,把我们短命的帝国扩大到惊人的最远的地方。我们的潜艇差不多完全控制了大西洋,把整个英美舰队击沉海底。我们的军队开进⾼加索山脉、里海和尼罗河。我们精力充沛的盟国⽇本,在迅速的辉煌胜利中取得了它的东亚帝国。 但是,在获得这一切胜利期间,一个记忆常常萦绕在我的心中,这就是珍珠港事件刚发生以后我飞往莫斯科前线的空中旅行。我在空中看见德国的坦克、卡车和炮车在几百英里荒凉的平原上蹒跚而行,在 ![]() ![]() ![]() ![]() 我的那次旅行使我看到了莫斯科的阻塞气球和⾼ ![]() 在一九四一年以后,德国就象一个脑壳里中了一颗弹子的横冲直撞的大象,在倒下以前,使出它的全副力量去践踏、撞死磨折它的人们。那一颗弹子就是珍珠港事件。 失去了的世界帝国 我用这些评论结束了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分析的第一卷,给它作个总结是理所当然的。 乔治-马歇尔将军在他一九四五年的胜利报告中,把德国、⽇本和意大利叫做“恣意掠夺的三个犯罪家国”但是假使我们胜利了——那是我们差一点儿就要做到的——要上绞刑架的领袖人物该是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和马歇尔先生。犯罪家国就该是盟国,它们为了竭力保持几世纪以来它们财阀掠夺得来的东西,因而从空中杀屠了德国和⽇本的妇女和儿童。希特勒并没有下命令轰炸广岛和德累斯顿! 世界历史上从没有道义可言。只有依靠暴力和死亡来造成 ![]() ![]() ![]() ![]() 我们自始至终跟随着阿道夫-希特勒,从难以相信的胜利直到空前的灾难,从珍珠港事件到柏林的陷落,因为他就是我们民族的命运。他是一位浪漫主义的理想家,一位鼓舞人心的领袖,抱着到达人类可能的新⾼度和新深度的伟大梦想,而同时他又是具有钢铁意志的冷酷的谋略家。他是德国的灵魂。我们是一个富于幻想的民族,希特勒便是德国幻想的化⾝。如果不正视这一事实,我们民族的实真历史就永远也写不出来。他有他的缺点,包括确切地嗜好忍残,某种 ![]() ![]() 英译者按:阿尔明-冯-隆把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分析的两卷著作正确地以珍珠港事件作为分⽔岭。在《失去了的世界帝国》中所包括的时期內,一场欧洲战争以差不多的阵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烈猛地进行着,所以温斯顿-丘吉尔把它叫做休战以后的继续,这两次大战合在一起成为一次新的三十年战争。但是这整个期间,国美没有参加进去。到了珍珠港事件以后,我们已经深深地陷进战争里面,因而成了第一次的全球 ![]() 隆的第二卷的梗概,书名《世界 ![]() 他对希特勒的总结 ![]() |
上一章 战争风云(1939-1941) 下一章 ( → ) |
武王小说网提供赫尔曼·沃克最新小说战争风云(1939-1941)无删章节无删减全文阅读,战争风云(1939-1941)是赫尔曼·沃克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完整版阅读,武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无删减小说阅读网 |